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的作品,充满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处于多重困境之华人的人文关怀。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一位有着中西文化双重经验的作家自我心历的写照,通过"梦想:天堂美国"、"‘他者’:无根漂浮"和"碎梦:无路逃遁"三个层面对她那一代人的"美国梦"进行了描写和剖析,力图通过现身说法,让国人了解旅美华人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狂人日记》运用"独白体"(日记)特殊格式,塑造了主人公"狂人"真、善、美的典型形象,将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和"迫害狂"中的"这一个"刻画得既生动又真切,充满了鲜活的血肉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让千千万万读者都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是"狂人"形象和《狂人日记》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1、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寻根”热。“根”是什么?为何要“寻”? —“根”即指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对于这一概念内涵没有太大的疑义,那么,犹太人要寻根,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要寻根,旅居海外的华人的后裔要寻根,都是十分自然的。西方现代派的先驱、著名《变形记》的作者弗兰茨·卡夫卡所以会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执着地表现一种铭心刻骨的孤独感,缺乏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依附与认同,大约也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他是奥地利人,又是犹太人,出生却在布拉格。因为是犹太人,所以他与布拉格的奥地利统治者很疏远;因为是奥地利人,又与寄居地的布拉格人有隔阂。这种双重的隔阂造成了双重的孤独,他缺乏一种与心灵相沟通的文化背景。—他没有“根”。旅美的台湾作家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一部着意表现寻根意识的力作。作品的主人公在旅居美国期间有一种深重的失落感、孤独  相似文献   

4.
渝文 《少儿科技》2011,(11):32-33
朱,指红色,如朱红、朱笔、朱砂等。碧,指青绿色,如碧革、碧绿、澄碧等。红色和青绿色在人们眼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但有时又会出现"看朱成碧"的奇异情景。古人眼中的"朱成碧"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叔夜》:"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相似文献   

5.
兼义性与多训词是《尔雅》"二义同条"特有的属性,以这两个属性为划分标准,可将"二义同条"分为兼义与单纯两大类,又可以分为多训词与单训词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杨晋 《世界知识》2013,(18):68-68
2013年8月28日,"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嫖娼被抓引起关注.《洛杉矶时报》称,薛蛮子是一名被"归化"的美国公民,也是一名中国版"推特"作者.据《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薛蛮子曾经是一家名为华艺百创的"网络水军"公司的投资人,该公司正是不久前被北京警方抓获的"网络大谣" "秦火火"来北京供职的第一家公司. 而巧合的是,8月28日当天也正好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纪念日.有网络名人又把这两起事件联系起来,强调当年马丁·路德·金也曾经嫖娼.言下之意,"网络大V"与"美国圣人"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点小小的光荣.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的"非"和"匪",在很多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汉语教材中,都不加以区别,用简单的"同"或"通"来解释。有必要对这两个字进行历史的考察,得出符合语言事实的结论。"非"和"匪"的用法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同时文章又对"篚"字进行了描述,理清了"非"、"篚"、"匪"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这两个字使用情况的统计,可以对先秦典籍的断代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见异"概念,用"形器易征"与"文情难鉴"作对比,引出识鉴"文情"问题。鉴照"文情"的三个条件:一、圆该,二、博观,三、见异。鉴照"文情"的标志——见异,其内涵包括同中之异、众见中之异者和某物或某事的特质等。"见异"是获取"知音"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吴琼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114-116
通过以《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将军令》、《浔阳琵琶》、《平沙落雁》等乐曲为例,探究"逆分型节奏"和"渐变结构原则"在琵琶传统乐曲序部中的运用,使音乐在板式的连接上不再是机械的重复,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又由于这些乐曲序部的右手指法、音区、音高、力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即使运用了同一种节奏型、同一种速度原则,也会准确地表现不同的乐思,体现了"同中存异"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华亭 《世界博览》2011,(12):62-63
中国是唯一人数增长的美国留学生目的国 去中国学习不仅意味着在全球市场中的个人前途,也是美国年轻人"爱国"的表现。和记者对话时,Matthew操着一口还算流利的普通话,虽然话语间还带着一些"洋味":"在来中国之前,我已经学习了两年的中文。从开始上大学到毕业这四五年,我们学校选修中文的学生增长了足有四倍,原来只有30来人,现在有一百多了。"  相似文献   

11.
"溱洧"原是一个地域名称。但自从《诗经.溱洧》出现后,在历代诠释《诗经》的正统文人眼里,《溱洧》这篇典型的代表郑国风俗的情歌不符合"礼"的要求,已成为"淫乱"的代名词,这与郑国地理、风俗有重大关系。《溱洧》正是春秋时的郑国政治民主,风气开放,民风淳朴,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2.
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见南子"一章里,夫子"矢辞"中的"否"、"厌"二字的读音直接影响着本章训诂的准确性。历代学者对这一章的翻译,或主观上强改字意,或辗转意译附会旧说,究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否"、"厌"二字的读音。通过研究,在"子见南子"章里,"否"字正音念"pǐ","厌"字正音念"yā"。而本章的正确释义是:夫子见过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对子路发誓说:"我如果心思不正,上天惩罚我!上天惩罚我!"  相似文献   

13.
关于留学生政策,应分两个问题讨论:一是今后如何派遣留学人员出国学习的问题;另一个是如何处理“学留”,也就是留学生(主要是在美国的留学生)学成不归的问题。关于前一个问题,笔者这些年已曾在海内外多次阐述过自己的看法(见《科技导报》1986年第四期),而且国内近年也根据过去的经验调整过留学政策,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是讨论后一个问题,重点放在对已经造成的事实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想法。需要一再强调的是,学成不归的留学生基本上只是在美国留学的二三十岁的理工科学生。许多文章或舆论将其他各式各样的留学人员混在一起讨论,反而冲淡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些留学生学成不归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美国有机会获得适当的发展,而经济上的收益比国内至少高30倍。如果这一因素不存在,基本上就不会有学成不归的问题。因为,国内虽然有许多方面甚令人失望,但在国外也有国外的苦经。  相似文献   

14.
"主题先行"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贬低《子夜》的重要原由,所依据又大都是茅盾自己后来对于《子夜》主题的阐释。但茅盾在写作《子夜》时,是否真的清晰而明确地预设了这一主题?这一主题与《子夜》的文本实际又是怎样的关系?将两者作对照,会发现并不很吻合,尤其在吴荪甫形象塑造上。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很可能并未清晰确立他后来所述之"主题",他的写作意图只是如《子夜》初版《后记》中所言"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更应该从文本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作者自述出发。  相似文献   

15.
"一丝不挂"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赤身裸体,但这个意义相对晚出,《汉语大词典》在这一义项下,引用的例证是宋代杨万里的《清晓洪泽放闸》诗。其实,这一成语最早源于汉译佛经,原本形式为"寸丝不挂",此外,还有"一缕不挂"、"一丝不著"、"不挂一丝"、"不挂寸丝"、"不挂一缕"等形式,由于类推机制的作用等原因,最终,确定为"一丝不挂"。  相似文献   

16.
姚丹 《当代地方科技》2011,(8):167-167,171
众所周知,岛崎藤村的代表作《破戒》通过对主人公濑川丑松从"守戒"到"破戒"的心路历程的细腻描写,反映了消除等级差别、主张人权解放和自由平等的近代观念与日本社会残留的封建等级意识之间的纠葛。在主人公丑松身上,既表现了近代日本青年对社会的反感、不满和反抗,又反映了他们与生俱来的软弱性。本文拟从小说《破戒》这一富有宗教色彩的题目入手,从宗教中的"破戒"来进一步解读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17.
陈开和 《世界知识》2013,(12):58-59
近年来,席卷欧美各国的传统媒体"谢幕"大潮至今仍未止息。仅去年底以来,又有美国《新闻周刊》、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和《德国金融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停刊、破产或转为数字刊。今年2月,曾畅销全球数十个国家的《读者文摘》再度申请破产保护。4月份,德国第二大通讯社德国国际通讯社(DAPD)在月初宣布退出历史舞台;到了月底,已经风雨飘摇数年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又准备打包出售旗下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在内的八份传统大报。  相似文献   

18.
亢霖 《世界博览》2011,(6):82-82
对于卧底来说,"洗白"和"洗黑"的结果都是惨败,留给内心的终极困扰则是:我是谁?如果你生活在敌人当中又被当成自己人,你多半是警方派到黑帮的卧底。当然,你也有可能是个地下党。前者在港产片《无间道》里,后者在内地电视剧《潜伏》里。《无间道》成为近年来港产片的巅峰,"双卧底"叙事模式是主要原因之一。黑帮里有警察的卧底,警察里也有黑帮的卧底,搅和在一起,张力十足。  相似文献   

19.
"空白"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作品中都含蓄地传达着作品的思想,西方接受美学中伊瑟尔最早提出了"空白点"一词,实际上是指"空白"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含蓄美。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将作品比作镜子,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现实社会,而作者则是灯,作者的创作、作者的灵魂将灯点亮,没有灯,镜子便不能反映。陈英雄通过写实般的镜头记录、质朴的台词处理、简单的情节架构、卑微的人物设置等质朴的"空白"表现之灯,含蓄地用《三轮车夫》这面"作品之镜"反映了越南生活的贫苦、黑暗等,完成了影片的"后殖民主义批判"。这面"空白"之灯同时为观众留下了足够的二度创造空间,读者的思想与影片充分交融,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三轮车夫》这面明镜便将该片的意旨反映到了观众的思想深处。  相似文献   

20.
罗锦旻 《科技信息》2010,(2):165-16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教授于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清华园写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著名散文。文中流露出的孤独情绪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这里引起笔者注意并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孤独缘何而生?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类生存的这一必然矛盾,是决定"孤独"产生的根本原因。朱先生写《荷》文时,便陷入了人生负担过重的生存境况。其二,"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社会变革又给他带来了选择的彷徨。朱先生的"烦闷"和"孤独"是来自于人的"个性"与"社会性"这一无可避免的矛盾。以朱先生的个性来说只有到大自然的宁静中去感受独处之妙处和孤独的趣味,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欣赏者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