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重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工程的下游工艺。方法工程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3.1在Bioengineering L1 523型12.8L自控发酵罐中经24h发酵,细胞干重达到77.3g/L,表达量为菌体蛋白量的29.4%。发酵菌体经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后,依次经DEAE52,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最终产物纯度达到98%,回收率为80.5%。结论纯化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经SDS-PAGE电泳测定为电泳纯,分子质量为90ku,N端序列为NH2-H-D-P-V-V-L-Q-R-R-D-W-E-N-P-G,与基因序列设计一致。  相似文献   

2.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小梁的数量、降低Cath L的表达,木瓜高剂量组与雌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作用在高剂量组更加明显.木瓜提取液能够降低破骨细胞Cath L的表达来抑制骨基质中ColⅠ的分解,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60只健康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油溶液造模,药物组造模同时给予辛伐他汀灌胃(5mg·kg-1·d-1)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橄榄油皮下注射。8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I、III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较轻,I、III型胶原及TGF-β1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由此得出,辛伐他汀可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I、III型胶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HA、LN、PⅢNP、IV-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35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46例健康人血清HA、LN、PCⅢ、Ⅳ-C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寡肽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与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采用WST-8法测定了胶原蛋白寡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了胶原蛋白寡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实验表明,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寡肽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P<0.01),以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7.
Ⅰ型胶原凝胶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的Ⅰ型胶原凝胶对腹部愈合不良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切口愈合不良病例按有无感染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切口清洗后涂布Ⅰ型胶原凝胶,对照组常规清创换药;记录和比较两组切口新鲜肉芽生长达到2期缝合的时间(肉芽形成天数)和切口愈合的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无感染切口的平均肉芽形成和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例)分别为(3 1±0 9)d和(10 4±1 4)d,对照组(20例)分别为(6 4±1 0)d和(13 3±1 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有感染切口的治疗组(10例)分别为(4 2±0 4)d和(12 3±2 5)d,对照组(10例)分别为(7 0±0 5)d和(15 6±2 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I型胶原凝胶具有促进腹部愈合不良切口肉芽生长的作用,可加速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HA、LN、PⅢNP、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35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46例健康人血清HA、LN、PCⅢ、Ⅳ-C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HMGB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B1)对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HMGB1在心梗后心脏重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CFs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0(对照组)、0.01、0.1、和1 mg/L 浓度的HMGB1进行干预,6、12、18、24和48小时后进行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s增殖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48小时后,不同浓度的HMGB1组新生SD大鼠CFs增殖水平和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2.HMGB1浓度为0.1mg/L时CFs增殖水平和I、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较其他处理组均升高(p<0.05)。结论:HMGB1能促进SD大鼠CF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其作用显示在低水平时可能呈浓度依赖性,并且浓度为0.1mg/L时效应最明显,结果显示HMGB1参与了心梗后的心脏重构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单克隆技术制备鼠抗人Ⅳ型胶原(Ⅳ-C)单克隆抗体。用氯胺-T方法标记Ⅳ-C,应用免疫竞争法建立Ⅳ-c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其检测范围20-500ug/L。方法和结果:通过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亲和常数等实验方法学检验,表明Ⅳ-C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应用该方法检测30例肝炎患者、15例肝硬化患者、35例NIDDM患者25例甲亢患者;除NDDM、甲亢外,其余患者血清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NIDDM患者,甲亢患者Ⅳ-C血清浓度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Ⅳ-C血清浓度检测在肝病、肾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活血抗纤复方对日本血吸虫性早期肝纤维化小白鼠体内血清中Ⅰ,Ⅲ型前胶原(ProcolegenTypeⅠ和ProcolegenTypeⅢ)的作用。结果表明:活血抗纤复方具有明显的降解PC-Ⅲ型纤维的作用,可以使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血清PC-Ⅲ含量显著下降(P<0.001);血清PC-Ⅰ型前胶原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能有效地抑制实验动物血清中PC-Ⅰ型前胶原含量增加(P<0.05),但不能抑制血清中PC-Ⅲ型增加(P>0.05)。提示活血抗纤复方(桃仁水蛭煎剂)能有效地促进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吸收与分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保肝Ⅰ号(BGYH)对四氯化碳(CCl4)和高脂饮食联合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40% CCl4-大豆油灌胃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建模结束后模型组重新分组后用BGYH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治疗17 d,进行肝脏病理和血清学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BGYH能够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脂肪变性和组织增生,降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增加血清白蛋白(ALB),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HA),肝脏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的. BGYH能够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转氨酶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名生育过眼皮肤白化病(OCA)先证者母亲再次怀孕的家庭进行酪氨酸酶(TYR)基因突变研究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TYR基因各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启动子区,分别以异源双链分析法(HA)、变性高效液相层析(DHPLC)和DNA序列测定技术分析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突变,明确突变的致病性后,检测胎儿TYR基因相应位点与基因型.结果:先证者的基因型为c.232_233insGGG/c.841G>T,其父母基因型分别为c.232_233insGGG和c.841G >T突变杂合子.E281X具有致病性.胎儿未获得父亲的c.232_233insGGG突变和母亲的c.841G >T突变.HA和DHPLC法所获得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确定了先证者基因型,并检测出一种新的致病性突变c.841G >T.胎儿未获得致病性基因突变,具有正常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极值Ⅰ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全面地研究了极值Ⅰ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通过统计试验和理想系列还原计算分析比较了各种估计方法的优劣,指出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规定采用的龚贝尔法是不足取的,并对规范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然胶原蛋白通过戊二醛改性试剂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继之以湿热灭菌处理以改善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特别是胶原蛋白的收缩温度和膜通透性来制备动物细胞培养载体,综合改性胶原蛋白膜载体在CHO细胞生长及目的产物EPO表达方面的优势,确定新型胶原蛋白膜载体性价比优于C-DISK及进口A-DISK载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汉丹肝乐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用汉丹肝乐治疗,研究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中药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结果模型组Ⅰ、Ⅲ型胶原及层粘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汉丹肝乐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及层粘蛋白的表达明显较模型组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猪血清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效果较为理想,汉丹肝乐能有效防治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教育与心理学的实验用数理统计的理论,探讨Ⅰ型错误的概率α与Ⅱ型错误的概率β之间的反比关系以及Ⅰ型错误、Ⅱ型错误与样本容量的关系。指出在教育与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对它们慎重考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大鼠肝脏Ⅰ型脱碘酶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只孕鼠分为正常妊娠对照组(n=10)和妊娠高血压模型组(n=10)。于妊娠第13天,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L-NAME至妊娠第21天,复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起止时间同模型组一致。采集两组大鼠肝脏和血液,进行肝脏DIO-ⅠmRNA表达量和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DIO-Ⅰ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 <0. 05),血液中TT3、FT3浓度显著降低(P <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降低孕鼠肝脏DIO-Ⅰ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导致血液TT3、FT3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小白鼠人工复制Ⅰ型变态反应动物为模型,观察其在过敏性休克过程中的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呼吸困难,肌肉颤抖,全身出汗;肺充血出血、微血栓及透明膜形成;皮下组织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实质器官变性或坏死.结果表明,过敏性休克可引起各器官微循环障碍,多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模型进行了肝纤维化可逆性及药物抗纤维化作用等的研究。现综述如下。1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机制1·1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特点胆管阻塞(BDL)包括胆管结扎、胆管结扎后切断和胆管粘堵(如逆行性注入组织胶)等方法。研究证实胆管粘堵的方法较其它两种方法稳定,胆管再通率低于单纯胆管结扎与胆管结扎后切断。阴宏[1,2]等总结了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模型的特点:(1)炎症反应轻,肝细胞坏死不明显;(2)胆管阻塞术后纤维化形成快,术后7d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板层素、透明质酸等)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