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玉米嫩单10为材料,分别用0,25,50,75 mmol/L的NaCl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并在胁迫处理后的2,4,6d测定幼苗叶及根中的脯氨酸含量,幼苗叶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在同一胁迫时间里,幼苗叶及根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幼苗叶中还原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出现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出现下降趋势。表明玉米嫩单10幼苗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顺应反应。  相似文献   

2.
单独的 NaCl 明显增大玉米叶片组织质膜透性,在不同浓度 NaCl 和 CaCl_2等渗或不等渗的培养液中,CaCl_2显著降低 NaCl 对玉米幼苗叶片质膜透性的增大效应.外界的[Na~+]/[Ca~(++)]比为5时,Ca~(++)的降低作用最大.Ca~(++)对 NaCl 诱导的效应的降低作用,也表现在植株干重的恢复和叶片 Na 含量的降低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碧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特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但高浓度NaCl(≥25 mmol/L)处理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系统II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浓度增加下降,气孔限制值(LS)、MDA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浓度增加而上升;但NaCl处理对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由此说明,低浓度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且NaCl浓度低于100 mmol/L时也未引起黄瓜幼苗叶片光抑制的发生,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下降以及气孔限制,并且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也起到增强其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低于25mmol/L时,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高于此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种子胚根长度、幼苗茎粗和叶面积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油菜内酯喷施玉米幼苗叶片,在干旱条件下,对叶片的生理特性及植株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清水喷施对比,经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增加,细胞膜系统完整性良好,叶绿素含量增大,相对含水量提高,株高和叶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抗旱性。而在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的几个浓度中,0.1ppm的油菜素内酯对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用含有0~400 mmol·L-1NaCl和等渗于200 mmol·L-1NaCl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Hoagland溶液处理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 Bobr)幼苗,15 d后测定根和叶片中主要无机离子及有机溶质含量、渗透势和渗透调节能力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幼苗无机离子总量及Na+、Cl-含量随NaCl浓度增大而增加,分别占计算渗透势(COP)的58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氮素与重金属铬的相互作用,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铬胁迫下氮施用量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和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铬浓度20μmol/L时,与对照相比,玉米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铬浓度20μmol/L时叶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溶液中铬浓度升高,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P0.05),根部和地上部对铬的吸收和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在铬浓度100μmol/L时达到最大。氮的加入可缓解重金属铬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具体表现为16 000μmol/L的氮处理水平提高了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P0.05),同时降低了叶片MDA和根部铬含量(P0.05),但促进了铬在玉米幼苗体内的转运(P0.05)。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2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赣棉11却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二品种棉花的丙二醛含量均有一定增加,但新陆早13的丙二醛含量增加更明显.新陆早13的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但赣棉11受NaCl胁迫影响较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赣棉11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油菜内酯喷施玉米幼苗叶片,在干旱条件下,对叶片的生理特性及植株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清水喷施对比,经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增加,细胞膜系统完整性良好,叶绿素含量增大,相对含水量提高,株高和叶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抗旱性。而在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的几个浓度中,0.1ppm的油菜素内酯对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2年生澳洲坚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叶片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胁迫(NaCl浓度低于60 mmol/L)下,随着NaCl浓度升高,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缓慢增加;而Chl a、Chl b、Chl a+Chl b和Chl a/Chl b含量则缓慢下降.高盐胁迫(60~300 mmol/LNaCl),显著降低SOD和POD活性,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光合能力;显著增加MDA含量.这表明澳洲坚果在NaCl浓度低于60 mmol/L的盐土里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两种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幼苗根和叶在不同盐度培养下,蛋白质、丙二醛及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度对秋茄和桐花树幼根和幼叶蛋白质含量都有,总体上是低盐度稍降低其含量,高盐度稍增加其含量。秋茄幼根和幼叶在0-50盐度范围内MDA含量随盐度的升高先降后升,但是根和叶上升的折点不同(根30,叶20),而桐花树幼根MDA含量在盐度30范围内比较平稳,盐度高于30时则迅速上升,而幼叶在盐度20以内下降,高于20则上升。秋茄和桐花树的幼根在低盐情况下H2O2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幼叶都表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只是上升的折点不同而已(秋茄40,桐花树20)。这些结果表明,盐度对秋茄和桐花树幼根和幼叶的H2O2含量及膜脂过氧化作用是有一定差异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评价了对李树树干注入络合铁肥矫治缺铁性黄化症的效果。注铁后,不仅叶内的全铁、活性铁及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而且提高了其氮、磷、镁、锰、锌的含量及降低了钾、钙、硼的含量。文章比较了元素间的相关性及处理与正常叶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水淹胁迫玉米幼苗生理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淹胁迫后,每隔12h对玉米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随水淹时间的延长出现减少,CTP活性随水淹时间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抗性的大麦品种(系)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后,大麦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性品种增加的幅度比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同时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养部位、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银杏不同营养部位、树龄的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营养部位叶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长枝>中短枝>树冠>短枝,枝条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为顶部叶>中部叶>基部叶,树冠上、中、下部叶黄酮含量呈现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尤其是15年以上成年大树黄酮含量下降的更加明显,几乎是幼龄小树的1/2。同时还对不同时期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黄酮含量以10月份最高。因此,以叶用栽培为目的的银杏,应以10月份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16.
赤霞珠葡萄生长期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的花、果实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含量季节变化及其与叶片、叶柄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开花期阶段,Cu,Fe,Mn元素的含量呈现先降后升,Zn,Ca,Mg,K元素的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进入果实发育期,Cu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它6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终花期至盛花后20 d均呈极显著下降,盛花后20~60 d,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盛花后80~100 d,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除Cu与其它元素间无相关性外,其它6种矿质营养元素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间的Ca含量、Mn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而K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叶柄与果实间的Mn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生长于重庆缙云山北坡海拔750m的30年生大花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var.grandflora)为材料,研究了环剥促进花芽分化的效应及其所引起的叶片内一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环剥的枝条平均成花率为对照的147倍;叶片内内源激素ZR/GA的比值明显提高;环剥显著的提高了叶片内总糖的含量,降低了总氮的含量,使C/N比显著提高.环剥促花是通过内源激素促进糖类等营养物质在叶片及芽内积累,提高了C/N比,从而促进成花.  相似文献   

18.
Pb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茶树解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铅(Pb)胁迫下茶树解除Pb毒性能力的影响,分别用醋酸墨水染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MS)、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了接种AMF后茶树根系菌丝的侵染率,土壤中球囊霉素(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含量,茶树根系、叶片、土壤中及GRSP中Pb含量及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AMF后,茶树根系菌丝侵染率为60.13%,茶树的生物量、百芽重和显著增加,并极显著地提高土壤中总GRSP含量,由于GRSP对Pb的大量螯合作用,使得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大大降低,加之茶树根系、叶片中对Pb的总吸收量减少,且根系Pb含量增加,因此,叶片中Pb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酶活性也相应地下降.  相似文献   

19.
额济纳旗胡杨幼叶糖类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额济纳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中两种不同样地中的胡杨幼叶为材料,进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研究,并对胡杨叶的形态结构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胡杨叶形态结构表现为随时间变化,叶的长、宽逐日增大,胡杨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时间变化而明显增大;淀粉含量则随时间变化呈略微增大趋势.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样地,胡杨叶中可溶性糖含量较大,这是对干旱胁迫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20.
氯化钠处理下绒毛白蜡种苗的耐盐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对不同浓度氯化钠处理下白蜡种子发芽质量指标和幼苗的钠钾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存活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2)不同浓度盐处理之间幼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3)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Na^+浓度升高,Na^+/K^+比上升。幼苗存活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