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利用来自浮标卫星的数据和计算机模型研究地球海洋,科学家得出结论: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多于发散回太空中的能量,所以地球能量失衡,造成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2.
动力学讨论的是一个轨道世界和封闭系统,热力学讨论的是一个过程世界和开放系统。地球的热演化历史和地球内部热状态分布确定了地球演化进程的不可逆性和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的不可逆性,也由此确定了地球为一开放的热动力学系统。按各种能量的来源不同,把地球内部统一的能量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地球深处的热能地球上有许多活火山,它们喷出的炽热的岩浆中蕴藏着很大的能量。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活火山,经常喷出岩浆,滚滚注入太平洋,激起的蒸汽热浪冲天而起。这些蒸汽不正好是火力发电厂用来驱动汽轮机发电所需的蒸汽吗?是否可以利用火山岩浆的巨大热能来发电呢?...  相似文献   

4.
新地球理论     
新地球理论一书是一本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对流、矿物学、火山学、能量学和地热活动史的跨学科的高级读本,它囊括了内部地球的所有方面,以及地球的起源、组成、演化等方面。本书是安德鲁在1989年所著的地球理论一书的完整升级版,他包含了许多新的图片和表格。并对层析成像、自组织、板块构造学说等部分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地球上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资源以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都是地球过去和现在所获得的太阳能或太阳能作用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只要太阳依然存在,其所提供的能量就足以满足地球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所有能量。然而,在一阵新能源开发和应用的投资浪潮之后,人们发现这条通向未来能源的光明大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难关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6.
按照地球转动的动力学理论,证明了水库蓄水能使地球产生转动惯量变化,因而使地球释放动能,以三峡水库为例,计算出地球将释放1.448× 10^16J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08,(3):50-52
世界最强的激光 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发的这台被命名为“HER-CULES”(太阳神)的激光发射器瞬间能量输出可高达300兆瓦,大约相当于美国总发电能力的300倍,或是一兆个普通电脑电源同时输出的能量。不过它发射的时间太短了,只有30飞秒(30x10-15秒),所以实际上消耗的能量比白炽灯泡一秒钟还要少得多,但在这短暂的一瞬间,被击中的目标却等于是受到了“在太空中放一个巨型的放大镜,将所有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光全部集中在沙粒大小的一个点上”那么强的能量。据了解,这项技术可能会应用于协助科学家发展更适合治疗癌症的质子和电子束。  相似文献   

8.
<正>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片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从科幻回归科学,想象中的它们能实现吗?行星发动机造得出来吗?影片中,人类计划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这些发动机依靠重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核聚变反应是将两个原子核重新结合,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其间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利用这一能量推动地球,原理上是说得通的。  相似文献   

9.
1997年12月6日美国西利桑那州大学空间监测计划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近地小行星,直径约1.6公里,是一颗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石质小行星,编号为1997XF11。根据这颗小行星运行轨道的计算,国际小行星联盟发布消息,认为这颗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相碰撞,被列为有可能对地球“造成灾害威胁”的第108颗小行星。美国天文学界的某些天文学家和小行星研究专家认为,1997XF11小行星将于2028年10月26日17时30分(国际时间)与地球相碰撞,碰撞能量约为  相似文献   

10.
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暧暖的,为什么?因为阳光中有能量。夏日里,阳光下,感觉炙热难耐,说明阳光中的能量有很多。太阳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5×10~8公里,太阳从这么远的距离把能量送到地球来,大概只能通过电磁波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太阳辐射。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在可见光波段能量最强,其次还有红外和紫外区域。太阳光经大气吸收一部分后照射在地面上。历史上有很多人对太阳辐射能量进行了测量,由于大气的干扰很难测出准确的值,最后  相似文献   

11.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本土能源,在地球46亿年的演变过程中,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持续衰变产生的热量每时每刻都以大地热流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同时在地球的某此构造活动区,能量以火山、温泉、地震等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少儿科技》2011,(9):1-1
1985年.地球的“老朋友”哈雷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如期而至!这一年,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许下了一个愿望:76年后,也就是2061年,当哈雷彗星再次飞临地球时,人们的科学素质已大幅提高。心动不如行动!同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推出并实施“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计划主要针对美国儿童,也就是未来美国的主人,目的是:通过在全美中小学和幼儿园采用新的教学大纲,改善美国青少年科技知识薄弱的现状,争取到2061年使美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达到一个新高度,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05,(11):56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四、太阳1.太阳常数我们用太阳常数来表示太阳的总辐射能。其定义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远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所接受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它等于1.95卡。2.太阳的光度()由太阳常数容易求出。或落在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能量同总能量的比为:式中为地球的半径,a为日地距离。表示太阳的周日视差。从1984年起,国际上采用因此,落在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能量只有太阳总辐射能的22亿分之一。3太阳的有效温度Te根据太阳总辐射能的测量结果,利用物理学中黑体辐射定律,可算出光球的温度。观测证明,光…  相似文献   

15.
温室效应太阳将能量辐射给地球表面,同时地球又以同样的方式将能量向宇宙空间发散。这两个过程维持着地球能量的收支平衡,保持地表温度的长期稳定。但是,地球向外发散能量是低温热辐射,这种辐射主要是红外线,它很难透过CO_2气体。因此,CO_2在大气中含量增加时,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产生辐射差额,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并平衡在较高的水平上。这就是大气中CO_2增加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上面的分析只是一种理论推测,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6.
熵与地球生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上任一地区接收到太阳辐射能量的周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由此及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状况出地球系统在一个周期中的熵变公式,得出地球系统平均负熵流功率,由于地球系统温度的日周期变化源地球自转,因而地球自转是地球系统熵变功率为负的根源,又由于生命生存、生物进货依赖于负熵流,得出重要结论:地球自转是地球系统生物进货和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并且还对人体热熵流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广义相对论以及相互作用原理,一个星体穿越另外两个星体之间所形成的缺失能量空间时,这个星体在穿越过程中与4维空间交换的固有能量会发生变化。理论计算表明,从升温开始到升温结束或从降温开始到降温约束的7.5d,实际上整个地球升降温幅度大于0.08℃。对于地球这样一个有大气层的行星而言,这种能量的周期性变化会对大气气温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厦门科技》2000,(8):50-50
太阳黑子活动达到高潮时,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太空喷出大量带电粒子,形成了太阳风暴。科学家形象地把这一现象比喻为太阳打“喷嚏”。太阳的活动对地球至关重要,因而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往往会发“高烧”。  相似文献   

19.
地球演化至今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无论人类是否出现,地球系统始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生物种类在不断地更替,从低级向高级进化。进入有高级生物阶段后、内部以能量、物质和信息循环为特征的生态系统维持了一种稳定的状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稳定源于系统中丰富生物种类和食物链(网),能量和物质能够“物尽其用”,在循环过程中没有累积和浪费。  相似文献   

20.
高建华 《科技信息》2011,(35):I0317-I0318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一切能源都来源于太阳。而太阳的能量本身,是我们地球上所有能源中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能源。将太阳能更好地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