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功能意念教学法的背景功能意念教学法是七十年代欧洲兴起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众所周知,外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这一门语言。它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2.
唐诗 《科技资讯》2015,13(1):231
双方的谈话中的口译员,发挥着中介机构的作用,像一座桥梁一样。作为一名翻译,掌握一门外语是一个先决条件,但不是所有的人掌握了一门外语就能当翻译的。翻译,尤其是口译,不只是要机械地把词、短语、句子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涉及到很多语言外的问题。该文从口译员的着装及妆容、口译员的礼仪及口译员的临场发挥三个方面来探讨口译员语言外的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谈到外语学习,匈牙利有一位叫卡莫·洛姆布的人说:“我大致用了25年的时间学习了16种语言,10种达到能说的程度,另外6种达到能翻译专业书刊、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的程度。”他把自己学习外语的心得体会总结为十条:⒈学习外语一天也不能中断。倘若确实没有时间,哪怕每天挤出10分钟也行;早晨是学习外语的大好时光。⒉要是学厌了,不必过于勉强,但也不要扔下不学。这时可以改变一下学习方式:比如把书放到一边去听听广播,或暂时搁下课本的练习去翻翻词典等。⒊绝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记硬背。⒋应该随时地记下并背熟那些平日用得最多的“句套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学外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顺利地进行两种语言的互译,口译如此,笔译亦然。然而,翻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却成了长期争论的教学原则问题。有的人重“听说”轻“翻译”,刻意追求课堂教学外语化。特别是Paraphrase(口头意译)占了很重的份量。持“听说”论者授业时,尽量避免漏出一句中国话。但是这种做法往往是用心良苦,效果却不一定都好。通常的课堂即景是:教师满头露水,学生汗不敢出。这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什么?Dr Johnson,给翻译定义为:“To translate is to change into omother language.netaingng as much of the sense as one can”.(翻译就是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尽量保存其原意。)他又说:“A translatoc must te a master of two hanguages, ldis mactery must not te of the some sovt in toth tongues.tos his kwovolledge of the hoiaign tanguage must te cictiral while that of this ovon must he practical.”(翻译者必须通晓两种语言,对两种语言的通晓法不同,他对外语的知识必须是批评的,而对本族语的知识就必须是实用的。)Dr Iohneson所说的对外语知识要带批评性(critical),对本族语的知识,要能实际运用(practical),这就是翻译的原则,灵魂和指南,也是从事翻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对母语所下的定义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母语就是汉语。母语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而外语是后天有意识学习而得的。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母语掌握程度的高下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可以说母语是一切语言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但随着翻译法的种种弊端在语言教学发展中的突显,翻译手段屡遭诟病,被认为过分依赖母语而妨碍了外语习得。然而,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翻译无疑是一种认知策略,即以母语为基础,理解或输出第二语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翻译手段适当地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推出一种便于同不能讲英语的人通话的新的电话翻译系统。这种称为AT—AND—T语言线路的服务机构每天提供24小时服务。它配备有能处理143种外语和方言的翻译人员,其服务对象是企业、机关、政府和社会机构。另外,这种系统还可用作三方电话会议。用户还可以通过这种服务,将英语翻译成其他语言。  相似文献   

9.
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语法比较简单,易于学习。这种语言是谁创造的?是波兰的一位医生,他的名字叫路德维希·柴门霍夫。1859年,柴门霍夫生于波兰的一个小镇,名叫比亚里斯托克,镇上住着波兰人、犹太人、俄罗斯人和日尔曼人。各民族之间语言不通,矛盾重重,有时还发生格斗。柴门霍夫看了,心里非常难受,发誓要发明一种语言,作为各民族的公共语,以增  相似文献   

10.
李剑琴 《科技信息》2013,(16):216-216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英语翻译技巧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甘小群 《科技资讯》2013,(30):235-235
做翻译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翻译科技英语时,只要掌握了基础的英语,就可以借助专业词汇的工具书来进行翻译。那是因为科学的语言严谨单一,句式固定,没有过多的修辞语。但是,一个精通外语的人仅仅借助工具书也未必能够翻译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维和行动中,英语文献和口语表述均使用了大量的缩略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联合国语言文化现象。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影响与日俱增,该文化现象已逐步向国际社会渗透。本文从词汇学、语用学、翻译学等多个视角对联合国维和英语缩略语这一新兴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全面探讨,剖析了缩略过程中的字化机制以及字化带来的字义演变的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维和英语缩略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是国家出版局直属单位之一,代号为220。简称: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处。从1973年起,专门从事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和印制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于1979年改建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除继续承担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和印制工作外,并从事书刊的出版工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业务范围有一、出版期刊: 《翻译通讯》双月刊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使》月刊中文版。这两种刊物,国内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外由中国国际书店发行。二、翻译和印制联合国出版物: 接受联合国有关机构委托翻译和印制的工  相似文献   

14.
王淼 《少儿科技》2009,(7):39-39
世界语是一种人造国际辅助语,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7月26日创立,旨在消除国际间交往的语言障碍,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被誉为“国际普通话”,是联合国唯一确认推广的国际语。每年的7月26日是世界语创立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王海葳  杨清 《科技资讯》2015,13(2):207-208
传统的外语地名译写方法通过地名词典、地名录等相应的语言工具书查询转写,对其他地名结合《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进行音译。这种地名译写最显著的特点是对翻译人员要求较高、工作量大、译写繁琐、译写效率较低。该文特以东南亚地区缅甸为例,结合人的自主性和机器语言的高效性,通过对《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的研究,制订出一套基于EXCEL的人机交互式外语地名辅助翻译方法,此方法极大提高了翻译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只要与邦外产生交流与交往,便不可避免地通过翻译活动产生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它在本质上仍是本国语言,因为使用的语言符号本质上仍是本国传统的;但是,从语源学、语义学、语法学等角度上看,它却又融入了异域的一些因素,我们称这种语言为翻译语言.翻译语言包括“外来语”、“欧化语”、“西化语”这样一些概念和成分;但区别于后者的是:翻译语言是以其自身的语音、语汇及语法为系统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大致有三:1.从文化——语言进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语言在何种程度上能被或已被本国人民所接受;2.从翻译语言的成功性来检讨以往翻译标准的得与失;3.从翻译语言与本族语言的相融性来窥测世界语言大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翻译电话     
最近,日本发现了一种翻译电话。人对着话筒讲日文,对方电话听筒即可直接听到翻译好的相应的英语或其他外语。翻译电话的构成包括:声音识别器——用于识别电话声音;电子计算机——用于贮存译文和发出信号;声音合成器——用于把计算机发出的信号合成为声音。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声音识  相似文献   

18.
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辅助语,世界语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语言实践。世界语在19世纪末传入我国,世界语教学与人才培养萌芽于20世纪初期、成长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发展繁荣于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大学在世界语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高等院校薪火相传,为世界语事业发展培养后继人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枣庄学院继往开来,立足“国际化”“复合型”和“有特色”的办学定位,聚焦“世界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能熟练运用世界语在教育、传媒、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教学、跨文化交流、翻译等工作,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应用型世界语人才。  相似文献   

19.
韩文汉译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个外语学习者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通过翻译可以检验学习者对母语的认知程度和对外语的熟练程度。韩文汉译是韩汉翻译的其中一部分,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对于更好地理解韩国语言的特点和汉语的特点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导游翻译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外语导游必须具备的口语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导游翻译课程教学应包括的语言应用和汉译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