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破译河图、洛书、八卦,揭示河图、洛书、八卦、卦爻的原始意象以及河图、洛书与龟卜、易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易》有三才,不传“人数”,汉太乙式提供了洛书“人数’,恰与星占吻合,证明河图、洛书数字是星宿,其星象只能是实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河图》上的圈、点与八卦的对应关系,自11世纪至20世纪末,未能正确解译,故被称之谓“《河图》的奥秘”。《周易》的蕴藏,取决于《河图》上的圈、点所在的位置及其颜色的黑、白与数的奇、偶。将《河图》中研得的八卦卦数,应用于《周易本义》卷首之九种易图,结果对应和谐,合契若神。且八卦卦象、卦数的和谐与九图间存在着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4.
《律吕正声》梳理了《尚书》《礼记》《乐记》《毛诗》等儒家经典关于乐舞的记载,采纳了韩邦奇的乐舞思想,系统地记述了先秦至明代的乐舞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律吕正声》中乐舞的剖析,进一步阐释我国古代雅乐舞中蕴含的人道、政道和阴阳变易之道。  相似文献   

5.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6.
《老子》第五章是体现老子"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思想的代表性章目之一。此章之主旨,乃在于主张虚静无为,效法天地自然,倡导"天人合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作者运用双重比喻手法,强调"圣人"要像"天地"仁爱万物一样地仁爱百姓;而要实现如此之爱,"圣人"就必须进一步像"天地"自然运转生化与仁爱万物一样来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仁爱百姓。如此"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老子》全书,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抨击了维护君主专制的人(小儒),认为他们所谓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为君权辩护的无耻说辞。“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本出自《庄子·人间世》,《庄子·让王》对此问题进行了呼应,通过文本可以发现《原君》中的小儒对其内涵进行了曲解:其一是对君主本位的曲解,其二是对君臣关系的曲解,其三是对反抗暴政的曲解。“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与《原君》篇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并不矛盾,黄宗羲并没有否认君臣存在于历史中的事实,其辨明君主职位的指向也正是处于“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前提之下的社会职能问题。同时,黄宗羲也道破了“君臣之义”的历史性,破解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易被曲解的逻辑难题,是对原句思想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被称之为唯情派,《牡丹亭》是其代表作,情是该剧的主题和灵魂,作者又赋予它丰富的至情意蕴,至情不仅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之情,还是歌颂自然人性的欲望之情,同时还是反对封建礼法束缚的抗理之情。正是由于丰富的至情之美,才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易 《科技智囊》2010,(9):73-73
<正>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这句话粗读的时候,觉得大概意思能够懂了,不想,在深究的过程中,却碰到了一个千百年来《易学》不解的难题。难题的关键在于"参伍以变",先来看参,参同叁,就是三的大写,参就是三;同理,伍是五的意思。"参伍以变"指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太极易经柱能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象征吗?让我们首先来研究文化象征的数学内涵,并就此探索易经柱背后的数学奥秘。一、和谐对称——文化象征物的重要特征文化的合理性、完善性,是使其生命力长存、影响力持久的根本保障,因此,作为文化象征物的图饰与建筑,使无一例外地具有和谐对称的特点。作为文化象征的图饰,除其一定的思想内涵之外,其表面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具有和谐对称性,如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卐  相似文献   

11.
就《汉语札记》中的属格标记"之"与《马氏文通》中的介字"之"在偏次时的用法进行对比研究,重点研究"之"的隐现问题,发现在此问题上,马若瑟的视角主要在西方语法体系,同时也注意到了汉语特有的语感问题。马建忠主要从汉语自身特点来看,主要关注韵律、音步、强调、省略、语气等修辞方面的问题,对西方语法体系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同样作为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五四文坛传播的产物,《银杏之果》与《沉沦》在同为“自杀”的故事情节中,表现出走相径庭的艺术趣味和人生追求:《银杏之果》明显体现了注重精神情趣的沃尔特·佩特的“刹那主义”的影响,而《沉沦》则在对“外在压迫”和“悲痛感”的强调中走向“颓废”的反抗,凸显出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推类是以墨家逻辑为主体的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数书九章》也使用“推类”作为数学推理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心性之学直接关系到《白雨斋词话》的理论品质及其立论的内在肌理.“沉郁”作为一种深怀儒家道义信仰的贤人君子在道不可行、身处困境之中而依旧从善固执、忠爱缠绵的悲剧性情感,它即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高卓的词艺境界.由此可以得出“沉郁说”本身就潜藏着对“怨慕”之情和“弱德”之美的内在关涉.  相似文献   

15.
《所罗门之歌》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不断进行渗透和颠覆,以使美国黑人逐渐忘记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坚持不懈地修复着黑人文化。她认为,黑人同胞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本文分析了小说主人公“奶人”的自我追寻,认为黑人的自由与发展要依靠像“奶人”这样的年轻人,“奶人”的成长经历代表着作者与黑人同胞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6.
侠义小说强调的是"义",没有"义"的内在观照,"侠"之行动的破坏性会更强,其形象是不完美的。通过对历史存在之"侠"复杂性的分析以及"义"之宽泛内涵、"侠"义"结合过程的阐释,可以看出,《三侠五义》是"侠"、"义"结合的典范。《三侠五义》中侠客行侠仗义有两种模式,其形成既与历史上的"侠"相关联而又有所演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定语语料的分析来发现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规律。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定语的性质对“之”的隐现起很大的作用,因为不同性质的词语做定语时“之”的隐现情况不同:方位名词、数词、量词后不带“之”;其它名词后有的带“之”,有的不带“之”;代词后绝大多数不带“之”,只有一例带“之”;具有指代人称作用的谦敬词后带“之”;单音节形容词后不带“之”,双音节形容词后多数带“之”;动词后多数不带“之”,短语后一般带“之”。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儒家乐理极力追求的一种哲学境界,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在对律学的研究中,承继中国传统文化,把对律学的研究与崇尚"自然之理"联系起来,这也是王邦直《律吕正声》重要的指导思想。王邦直《律吕正声》对"自然之理"的崇尚,主要表现在黄钟尺寸的来源,黄钟尺寸的还原,律吕尺寸的载体,律吕之数的计量,律吕侯气的方法,律吕之数的运用,以及制作八音的材料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美学思考起步伊始就从<红楼梦>"接着讲",目光远大,思想敏捷.前人忽视了<红楼梦>与民族的精神底蕴的内在关系的角度,忽视了<红楼梦>作为民族的伟大灵魂苏醒与再生的史诗的一面,而王国维正是由此人手,进入<红楼梦>所开创的灵魂的维度,尤其是进入对于"第三种悲剧"即"悲剧之悲剧"的揭示,从而开创了一种阐释<红楼梦>的新的可能性.但是,在经由人与灵魂的维度进入悲剧之后,他却转而寻求"解脱",结果为自己的美学思考留下了深刻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五之”教学模式,是借用中国古人的“五之”治学模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运用于高校教学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学教学中,尝试运用“五之”教学模式来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