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实验以从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组织分离到的内生细菌YBS106对三叶一心棉苗进行灌根诱导,同时挑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或棉花黄萎病菌,测定YBS106诱导对棉叶中抗性相关酶POD和PPO活性及与抗性相关的MDA和VC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YBS106对棉花枯、黄萎病的相对防效。结果表明,YBS106诱导对POD和PPO活性及MDA和V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YBS106能有效诱棉叶中POD和PPO等防御酶活及Vc含量增加和MDA含量的减少,MDA和Vc含量在诱导后第5天达到最高,POD和PPO活性在诱导后第10天达到最高。病原菌挑战接种100 d时,YBS106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4.24%和71.37%,这与棉花系统抗性相关的防御酶活及相关物质(MDA和Vc)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该结果表明YBS106诱导棉花产生了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2.
决明子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中药决明子的乙醇提取物及氯仿提取物对核盘菌(Sclerotinia)、镰刀菌(Fusarium)、柑桔绿霉(Penicillium)、棉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ossypiiSouthw.)等10余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决明子乙醇提取物与氯仿提取物对镰刀菌、弯孢菌、油菜菌核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棉花炭疽病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和棉花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达53%和62%。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危害棉花维管组织的两种真菌类病害,在全国棉区均有分布,它们通过病原菌堵塞导管、产生毒素等多种形式危害棉株。本文论述了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致萎机制、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规律,最后提出抗病育种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斑蝥素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斑蝥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500mg/L的斑蝥素溶液对所测的9种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制作用,对所测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中的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立枯病菌、蚕豆菌核病菌、油莱菌核病菌、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等6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500mg/L的斑蝥素对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立枯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以不同的斑蝥素提取物浓度处理水稻纹枯病菌,实验结果表明:斑蝥素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生长的战EC90=4.80mg/L,EC50=1.84mg/L,且10mg/L的斑蝥素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的抑制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壳寡糖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平均分子量500~2000的壳寡糖对棉花炭疽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植物病原 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rthmonas oryzae)、马铃薯环腐病菌(Clavibacter michganensis)、棉花角斑病(Xathomonas campestris)等植物病原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  相似文献   

6.
从引起棉花红腐病的病原真菌——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的菌丝中制备了细胞壁水解产物,测定了其对棉花叶片和棉花组培细胞的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菌菌丝细胞壁水解产物可以诱导棉花细胞的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诱导过程需要钙离子.用水杨酸预先作用棉花组培细胞可以提高细胞对病原菌菌丝细胞壁水解产物的诱导敏感性,使β-1,3-葡聚糖酶和另一类与植物抗病反应有关的酶(过氧化物酶)达到最大活性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薄壁边缝式滴灌带,在新疆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不同方式的配置,研究分析了不同配置方式下对棉花产量、节水效果、成本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壤土上深埋式滴灌(埋深35cm)可显著提高棉花籽棉产量,提高水产比和水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浅埋式滴灌可明显降低成本,但节水效果和增产效果较差,在砂壤土上的应用须慎重。  相似文献   

8.
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Fum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幼菌丝具有强烈的寄生能力,对于老熟菌丝的寄生能力较弱。木霉能够产生琼脂扩散性和挥发性抑菌物质。绿色木霉LTR-2产生的挥发性抑菌物质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木霉生物防治作用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葡萄糖是竞争对象之一。木霉具有很强的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培养液中添加几丁质、木霉菌或者棉花枯萎病菌菌丝干粉后培养木霉,培养液上清能够破坏枯萎病菌的菌丝尖端并导致原生质体的泄露,该现象主要与木霉的几丁质酶活性有关。木霉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世界棉花贸易状况及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世界棉花贸易的现状和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调整棉花品种结构和区域格局、提高棉花单产、实现棉花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棉花市场体系等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FLP技术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的36菌株和2个标准枯萎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1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28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99条,占总带数的34.49%,棉花枯萎病菌7号小种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41~0.95间,平均为0.71,表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利用NTSYS pc软件中UPGMA算法构建了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亲缘关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系的AFLP指纹多态性与致病力多态性不相关,但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与病原菌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对一把伞南星内生细菌YBS106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发酵液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杯碟法测定YBS106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不同生长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活性。菌株YBS106的最佳生长条件为:pH7.0,28℃,发酵72 h,接种量4%,揺床转速为200 r/min。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可达56%。  相似文献   

12.
<正>经90—93年四年来对一四七团棉田杂草进行了普查,其结果:杂草规纳为十一大群落,二十一科,五十二种。其中以禾本科、灰藜、田旋花、芦苇四大群落为最多,而多年生杂草又占绝对优势,危害棉花生长发育最为严重。上述四大群落,二十一科,五十二种杂草,不同程度的在一四七团棉田普遍滋生繁殖.发生面积约占全团棉花播种面积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提取并纯化了番茄早疫病、黑根霉、棉花立枯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等8个植物病原菌菌株的凝集素,试验观察凝集素与供试19个木霉菌株的凝集反应效价,结果表明除番茄早疫病外,木霉菌分生孢子不同浓度悬浮液与植物病原菌产生的凝集素均有凝集反应,并且木霉菌分生孢子与病原菌凝集素的凝集反应效价与木霉菌对其防效有显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镰刀菌产生的凝集素与木霉菌的凝集反应效价与木霉菌对它的防效具有显相关性.因此可以利用凝集素筛选木霉高效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棉花主要生育期危害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子.本文模拟田间棉花苗期及花铃期温度的异常变化,结合土壤主要病原菌及冰核细菌与温度之间的互作,初步研究了温度对棉花主要生育期的危害能力,结果表明,在-3~15℃的范围内,真正造成棉花烂根烂种的温度范围应当在3~10℃,病情指数高达90.00%.将处于花铃期的棉花植株置于人工气候箱中,设立3个降温梯度处理棉株,32~20℃降至20~16℃,棉株未表现出不良症状; 32~20℃降至16~3℃,仅造成棉叶螨和棉蚜危害叶片萎焉、干枯,叶柄干枯,危害较轻的叶片仅边缘卷曲干枯,其他叶片表现正常;32~20℃降至16~3℃,棉花整株受害,叶片似水烫状,失水透明,叶片及植株顶端干枯,至室温后干枯死亡.INA 、立枯丝核菌和低温(15~10℃)互作可加重棉花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正>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属于战略储备物资,为了进一步做好棉花加工工作,提高棉花的经济效益,自治区和兵团各级领导对棉花生产及加工给予高度重  相似文献   

16.
以棉花栽培品种"新陆早45号"为材料,研究喷施"西域金杉"牌打顶剂代替人工打顶的效果。经"西域金杉"牌棉花打顶剂处理后,通过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处理区的棉花生长发育良好,顶部叶片变小,单铃重增加,结果表明"西域金杉"牌棉花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新棉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快棉花品种推广步伐,拓宽棉花品种推广渠道,促进我省棉花生产,达到提高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收入的目的,由常德市种子营理站,临澧县棉科所共同组织了2006年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及展示.  相似文献   

18.
板栗贮藏中的病原菌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贮藏板栗中分离并鉴定出5种主要病原菌,它们是Dothiorella gregri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apulariasp,Penicilliumsp和yeast.通过对这些病原菌的侵染条件和贮藏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除青霉外,低温自发气调能有效地抑制其它4种病原菌的蔓延,而无毒无污染的山梨酸钾又可使青霉的危害大为降低,从而确立了低温气调控制生长期感染病原菌的蔓延,以及适当的药剂防止采后感染病原菌扩散的防霉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因棉叶螨对棉花持续严重为害,已给垦区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当前,生产上采用3911拌种来压低棉花苗期叶螨的虫口密度。这项措施,在棉花叶螨防治乃至棉花病虫综防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成为棉花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生产防治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诸如3911拌种的持效期有多长的问题。在3911持效期内,棉苗是“毒苗”,虽然此时有叶螨在棉苗上取食活动,但最终因“食毒死亡”而不能继续生存、繁殖。若在此时进行大面积的喷药防治,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盲目推迟化防时间,有时又会因防治延误而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以142团4个营,7个连队的部分棉田作基地,开展了3911拌种对棉叶螨持效期预测的调研.  相似文献   

20.
北疆棉花根际微生物对棉花立枯病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石河子地区棉花根际土壤中采集土样36份,经室内分离,纯化后获得生长数量占优势的菌株各108个共计324个,对棉花立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平板双培养法拮抗测定,共筛选出100个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对之进行筛选,比较后,选出拮抗活性较强的9个菌株进行盆栽试验,最后确定了7个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