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源,京城供热之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忆 《科技潮》2004,(4):16-20
北京市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城市热网,通过贯穿东西的四条大干线,连接朝阳、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六区的近8000万平方米建筑。目前在地理位置上存在接入城市热网条件的已建建筑和规划建筑有1.2~1.5亿平方米,但目前向城市热网提供热量的热电厂仅能提供满足最多7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采暖热量。热源不足成为北京市城市热网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桂轶 《工程与建设》2013,27(1):47-48,60
随着城市建设,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对集中供热制冷的方式选择是开发和运营的重点.目前集中供热制冷的方式很多,但是系统的费用分析和安全可靠性综合比较涉及的并不多,该文针对目前主要的几种形式,对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和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贠海 《科技咨询导报》2013,(16):131-131
集中供热是我国近些年组不发展起来的新型供热方式.我固传统的供热模式是分散式锅炉房,即不同的小区域靠单独的锅炉房供热,相互之间没有管线连接.若供热热量不足或热量过剩,都无法通过热量流动来协调调度.目前,已经有超过85%的城市采用集中供热方式供热,这种方式更符合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日趋短缺的能源储备、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集中供热方式可以将热量进行科学统筹,整合不同位置的热源,使其用于更需要的地方,减少分散式供热方式常见的热量浪费及热量不平衡问题,并便于统一规划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当然,城市集中供热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其规划、管理、设计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该文对城市集中供热方式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探索其解决方案,提出了运行、管理、设备、节能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座落在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的芜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7年3月18日破土动工以来,经过短短三年多的建设,投资17.52亿元,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轿车工厂.公司占地面积五十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发动机厂、轿车厂等五个专业厂(车间).  相似文献   

5.
使用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是我国目前很多小区为业主提供生活用热水的主要方式。太阳能集中供热具有绿色、节能、安全、经济实惠的特点。该文主要介绍了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的运行原理,指出了太阳能集中供热的优点,描绘了太阳能供热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下称浙大科技园)自2001年初创建至今,已有入园注册企业400余家,注册总资本将近18亿元,其中科技孵化企业260多家。2005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近2亿元。孵化场地面积从刚开始的5000多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20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用城市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中常用的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户供热等三种方式。本文以单位蒸发量所服务的供热面积及所需供热设备为依据,对三种常用供热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供热应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燃气锅炉;户式供热应在缺少集中热源的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8.
郭剑峰 《科技潮》2009,(7):60-61
基地档案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位于安定门外大街33号,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现共开设12个类别50多个专业培训小组,标准化科技教室16间。目前,该馆已成为全区中小学科技活动中心、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馆内设有科普部,负责组织、指导全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与科学家见面、科技夏(冬)令营、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6)
北京市属科研院所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积极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正在成为行业技术创新跨世纪的生力军。据统计,近3年来,市属科研院所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723项,成果转化与技术辐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约70亿元。北京市拥有科研院所107家,大部分是技术开发型机构。近些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他们在努力为首都经济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与企业结合。目前,院所结构调整、人才分流取得初步成效。大部分院所已成为北京市技术开发体系的中坚,85%以上的科技人员进入了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院所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是大力发展科技产业。近年来北京一些具有产业开发实力的院所,通过联营、兼并、合资、控股、承包等形式,创办了300多个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11年,海盐创新科技园出现了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土地出让、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的崭新局面.新引进项目5个,出让土地64.8亩,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总投资5.3亿元.到目前为止,己累计引进项目7个,出让土地113亩,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总投资8.8亿元.其中,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的浙江海利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已经打桩施工,可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进行公房出售,激起市场一片热情:一是集团突击购房踊跃;二是房地产开发商踊跃,新开工面积大量增长。据报道,1999年我国经济适用房施工总面积为2.44亿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为1.35亿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大约60%。像北京这样的地区增幅更是巨大,一下子就冒出了19个经济适用房开发小区。这些小区最大的规划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如回龙观小区,最小的也要1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总面积可达到1300多万平方米。以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计算,这19个小区便可容纳100多万人,至少30万户家庭。如果再加上整个市区零散的建房,北京市未来3年的竣工面积至少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成立于1990年。截至到2005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拨款近1.93亿元,资助的科研项目近2000个。据不完全统计,在已结题的970个项目中,共发表论文6293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达798篇,被EI收录的达471篇。在取得累累硕果的今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迎来了新的起点——第四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供热从分散式锅炉房逐步过渡到集中式供热,超过85%的城市建有集中供热设施.集中供热方式可以整合不同位置的热源,对其科学统筹,使热量应用于更需要的地方,减少了分散式供热中常出现的不同地区热量不平衡现象,降低了热量浪费和热量缺口.处于发展阶段的集中供热锅炉房也存在动力设备调节方式不合理,管理力度较小,容量储备系数过高等高能耗问题.该文对集中供热锅炉房的运行能耗进行研究,分析了集中供热锅炉房中出现的导致能耗偏高的因素以及常用节能措施,提出了运行、管理、设备、节能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市县动态     
《今日科技》2021,(4):32-34
正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梅山正式入园,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2018年6月,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启动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整个项目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截至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并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5.
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集中供热技术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采用新技术进行集中供热是供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集中供热中的新技术进行了相关思考,旨在说明集中供热中运用新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集中供热锅炉房目前存在的锅炉容量储备系数过高、动力设备裕量过大且调节方式不合理、运行管理不力及对负荷波动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并针对集中供热锅炉房能耗过高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1993,(3)
对于全世界十几亿青少年来讲,"恐龙"这个神秘而有趣的名字对他们的吸引力已保持了百余年之久.目前这个热门的兴奋话题在全球范围内仍是方兴未艾.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北京自然博物馆最近完成了一个近千平方米的新型展览——"恐龙世界".为了使小观众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进入事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苏联住房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以往。据报道,苏联在1979年前的61年中建房总共只有35.73亿平方米,而在1980—1988年的8年间交付使用的住房共有8.71亿平方米,平均每年建房1.089亿平方米。在1986—1989年,年均交付使用的住房为220万套,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增加16.5%。此外,1989年私人建房就达237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张万良 《科技资讯》2009,(23):100-100
工业集中供热是由一个大型的热源通过热力管网向一个或几个较大区域或工业企业集中供热的方式。集中供热由热源,熟网和热用户三者组成,叫做集中供热系统。热源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工业锅炉组成,热用户分为工业用热和生活用热,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存在着很大的节能潜力,如锅炉的选型,燃料的选用,管网的设计与维护,本文就供热介质的连用对节能降耗所起的作用略微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3,(11)
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业已成为首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有科技中介机构近5000家,从业人员16万余人,涉及技术、信息、法律、融资、会计等20多个领域,全行业创造的服务增加值已占北京市GDP的2.66%。记者日前从召开的北京创新服务机构座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的“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从战略规划、政策制订、示范工程等方面为建设首都经济创新体系做了有效铺垫,同时也促进了北京科技中介服务业迅速发展。资料反映,2001年整个行业的营业收入达到348.53亿元,创造增加值75.81亿元,比2000年增长24%,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