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西方传教士对开创中国图书馆新纪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图书馆,打破了中国传统藏书楼的格局,带来西方图书馆的建设思想、管理方式和分类法以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近代从事的图书活动,主要包括建立出版机构、编译西书、办刊物;创办图书馆,加强藏书建设;传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和管理理念,进行开架借阏等读者服务工作。他们的思想和活动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代晚期西方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晚期传教士将西方近代绘画带入中国,开始了中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正面交流,但是由于中西方审美观的巨大差异,西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西洋版画艺术方面,尤其是坤舆图、西方原版图书以及圣迹画对明代晚期的中国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不久就发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一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并对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开始了解、研究这一群体及其信仰——中国伊斯兰教。他们考证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整理了中国伊斯兰教文献,在与阿訇和毛拉的接触中也形成了他们对这些中国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认识。这些共同构建了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初步认知。尽管西方传教士了解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直接目的是出于传教,但他们的研究开启了近代西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代图书馆思想体系形成二十世纪初期,老一辈图书馆学者引进西方图书馆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立了中西合成壁式的“中国图书馆学”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图书馆学研究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图书馆文化深受西方社会影响,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国情的不同,中外图书馆也存在着应用、立法、准入制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李爱民 《科技信息》2009,(30):43-43
西方的基督教传教士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股特殊势力,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可否认,近代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具有很大的侵略性和隐蔽性,给近代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是在另一方面,基督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本文主要介绍的是1900年以前基督教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报刊是西方传教士首创的。19世纪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的办报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传教士报刊开启了民智,推动了思想启蒙的发生,对我国国人自办报刊起到了示范作用。传教士在中国文化近代化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在16世纪中叶,西方的天主教传教士就开始来到中国传教,鸦片战争以后,伴随资本主义大炮狂暴袭来的,便是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展开了普遍的传教活动.传教士的东来,一方面是在履行其传教与文化侵略的职责,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为中国带来了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支特殊的外来势力.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西方宗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这一问题存在着基本否定和过分赞扬两种颂向,没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因此,笔者拟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晚清时西方宗教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图书馆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影响力。自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西方的图书馆管理思想逐渐传到中国,使得中国的藏书楼逐渐向社会开放,形成近代的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从过去的经验管理到现代的科学管理、系统管理过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1912—1949年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晚清西方传教士将数学符号系统地引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物理知识表示方法相互交融,从而使中国传统物理学知识逐渐走向近代化.比较了晚清不同物理译著中的数学符号,解读数学符号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分析数学符号的演变对我国物理学知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经历元代高峰之后,从明初到万历年间开始止步不前,之后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我国,带来了一些先进的天文知识——天文仪器、天文历算、天文著作,使我国的天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飞速发展时期。但是传教士在天文知识的传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先进的“日心说”没有及时传入我国,望远镜也未在我国得到正常地使用。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传教本质属性的影响和国人对西学吸收主动性不够。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西方来华传教士采取学术传教的策略,他们在中国学者的合作下翻译了一批西书.因此,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随之被传入中国.分析其中传入的若干则流体知识,包括液体的特性、比重、浮力和压力等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降,中西文化的交流,往往以基督教的传播为因由,《天学初函》保存了这一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一批文献。分析这批文献,可以发现明末士人与来华传教士引进完整西学体系的努力;同时,通过《天学初函》的流传,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学体系在与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的角力中逐渐销蚀、肢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代在华外国“法律人“包括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商人、领事法官和“洋顾问“、“洋幕宾“.他们在华期间译书著书、创办教学机构和文化机构、向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进谏“、参与变法修律、领事审判等活动,传播西方法律文化,推动了在近代中国法制变革和法制转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学科馆员制度在西部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必要性,探讨了该制度的建立对西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当代我国图书馆界存在的对西方图书馆理论的盲从、对自身理论的漠视及图书馆日益明显的技术化和市场化倾向出发,探讨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背景,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