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实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经济上要有创新能力,二是城市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建立生态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局限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着“矿竭城衰”局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参照宋永昌等提出的生态城市评价方法,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构建了温州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对该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城市化必须协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的中等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扩展张力。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避免大城市已暴露出的环境问题,是城市政府及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以积极主动科学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构筑现代城市生态文明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这间的矛盾总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同目标,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代价却常常遭到忽视。其结果是整体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了,在可持续发展普受关注的今天,城市建设正走向一种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5.
丁立伟 《科技信息》2009,(20):I0345-I0345
城市视觉环境艺术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视觉环境艺术,是指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运用城市的空间比例、尺度、序列和色彩以及高低、形体、质感,并遵循统一、变化、协调、韵律的美学法则,创造出既相互统一,又富有变化的城市环境。本论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探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视觉环境艺术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理论上指导城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从工业革命后就呈现了快速化普遍化的劲头,而近年来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模式更是日趋成熟。但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生态和环境问题,城市生态问题也成为了不得不重视的建设内容之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城市环境的破坏也会抑制城市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城市生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伟 《科技资讯》2011,(13):161-161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塌陷区范围扩大,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城市转型是必然的选择。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试从城市规划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山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山水生态城市"建设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新 《甘肃科技》2007,23(5):181-183
生态城市建设顺应当代城市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从理论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把生态城市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去,发挥城市规划的能动作用,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促使城市空间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城市规划者有责任在规划过程中,有目的地去解决,从而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更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创业。从这一点出发,文章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坚持的原则,并阐述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从而为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协调的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我国20年内集中爆发。我国正面临着如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水质恶化、大气污染、生态破坏、人居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并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保证城市的继续发展,必须尽快根治以上的问题。本文将生命体的概念引入城市科学研究中,将城市视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生态学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解决现有问题,并指出走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城市道路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工程与建设》2005,19(5):358-360
生态城市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理想的人居胜境。城市生态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方法。如何搞好城市生态规划,目前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文章通过如何建设好生态宁国的几点规划建议,试图探索城市生态规划的有效途径。以期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研究了生态城市的特点和功能,指出了甘井子区生态环境构建决定了大连市城市空间必然向外扩展,并提出了生态环境构建的对策与措施:①强化政府的管理、监督职能;②合理构建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③加强教育,提高公众保护城市环境的参与意识和行动;④城市扩展与环境相协调,走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着能有一个安静、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思潮,它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生态设计思想、整体设计思想、公众参与思想、安全设计思想以及体现特色文化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作为一个新概念,生态城市建设以生态城市系统为基础,有独特的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文章研究了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并试图归纳生态城市的主要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指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董立锋 《科技信息》2007,(9):227-228
循环经济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态经济,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邻近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地理区位得天独厚,所以对杭州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城市,以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目前杭州市在这一方面的系统工作落后于国内一些省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当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为此,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在城市规划中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的聚居环境越来越重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及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结合有关实例研究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主要内容,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1世纪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理想目标.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和城市耗散结构理论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薛孔宽 《科技潮》2008,(3):28-31
工业文明创造了现代城市,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经济能力的增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同时,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和隐患已开始显现。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生态文明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现代工业文明。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不能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跨越式地迈向生态文明才是正确的选择。生态人居是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中人居环境的理想目标,也将成为城市与乡村趋近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静  尹东晓 《科技信息》2009,(21):276-276
通过对屋顶花园在城市建设应用中的价值工程分析,提出屋顶花园是城市建设生态化、人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屋顶花园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降温隔热、保护屋顶,还开辟了绿色空间、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城市气候环境、增强了城市立体景观。屋顶花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使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总体环境达到和谐,是城市文明与文化生活环境的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城市化与循环经济--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环境承载力是人类可安全施加给环境的最大“荷载”量,其关键问题是某一特定数量的人口需要多大面积的生产性土地来支撑.城市是人类消费物质、能源最强烈的节点和全球生态系统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和“熵黑洞”,城市自身无法实现可持续,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态足迹概念模型从人类需求占用角度为评估人类对环境系统的承载压力及环境可持续状态提供了较好的测量方法.通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变化分析,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讨论了城市化及生态退化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足迹贸易对环境的作用,指出了城市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重新考虑现行经济增长政策的隐性成本;开展清洁生产,充分综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及对其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