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乡村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规范和通过乡村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乡村社会资本,它们既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又是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乡村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以提高乡村治理绩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社会综合调查项目数据(CGSS2015)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社会资本通过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治理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影响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治理满意度均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但社会规范对主观幸福感有抑制作用;(2)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就需要建立和谐的社区,而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中居民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了社区治理的资本,在农村治理中也需要培育信任、亲情、互惠等社会资本,进而完善农村的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4.
基层民主问题是我国政治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充分发育的社会资本是我国基层民主得以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等要素,对基层民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公民参与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习惯;社会资本对有际合作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信任与互惠而实现;社会资本中的信任有助于培养公民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治理能够协调成员间共生关系和行为,促进成员间相互依存、互动耦合,进而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共生发展及价值共创.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与组织生态学,根据现有研究归纳出信任、声誉、合作文化、联合制裁四种非正式治理,运用Logistic模型,构建共生理论视角下非正式治理对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等成员共生关系演化影响的共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演化稳定性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共生演化取决于成员间共生系数的强弱,其中,信任、声誉、合作文化共生系数对系统成员共生演化产生正向影响,利于互惠共生形成,而联合制裁对系统成员共生演化的影响既有正向也有负向的,可能产生寄生、偏利或互惠共生.系统成员共生稳定状态的收益受非正式治理共生系数和主体收益最大值影响.非正式治理影响创新生态系统各企业向互惠共生关系的演化,为企业非正式治理发挥正向作用,实现价值共创及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共生健康运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看,我国体育小镇社会管理存在着社会资本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信任"资本有限、"规范"资本不足、"网络"资本不健全。为进一步提升体育小镇的社会管理能力,推动体育小镇稳定、可持续发展,应以社会资本积累为逻辑起点,发挥社会资本对体育小镇社会管理的导向、纽带和辐射作用,以善治为指导,培育社会认同,促进信任资本发展,形成良好公共精神;以法治为指导,加强制度建设,增加规范资本供给,形成完善的法治规范;以创新为指导,协调社会组织,健全网络联结机制,形成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与影响,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覆盖面偏低、治理不健全、带动力不强。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信任缺失、规范缺失和网络缺失是其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需要建立全新的信任体系,规范政府、社长与社员的权力与义务,开拓网络增加合作以扩大产量与销路。  相似文献   

8.
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从社会资本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企业供应战略中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信息获取、有利于供应链网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同时对企业供应战略中社会资本的消极作用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从文献计量的分析角度,利用Excel统计论文的年度发文量,通过Bibexcel,Ucinet和Netdraw得出高频词共词矩阵和共词网络可视化图谱,并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国内外适应性管理的研究趋势与热点.研究表明:(1)国外和国内的适应性管理发文量除个别年份有所回落,均呈上升趋势,且国内的相关研究略晚于国外.(2)共线网络可视化图中的关键词adaptive management、climate change、adaptation、resilience、adaptive capacity与适应性、适应性管理、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3)国内外适应性管理研究的对象及尺度存在差异.国外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环境管理领域,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探索生态系统的敏感与脆弱因素,寻找问题的爆发原因,通过适应性分析建立适应性循环机制并通过监测、管控探索适应性管理对策来保护生态系统,适应性对策渐成体系,研究尺度较大;而国内研究对象除了环境管理领域还涉及企业、城市、教育、交通旅游等,研究尺度集中于中、小尺度,且国内研究处于理论探讨的初步阶段,侧重于基本理论的构建,适应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完善,缺乏适应性管理对策的深入探讨.综上,目前国内外适应性管理研究的共同趋势是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区域内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实施适应性管理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3个方面:(1)提出通用的适应性管理概念,应用新的技术方法探索适应性机理建立适应性治理机制;(2)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内部的复杂结构,探索治理过程中与子系统结构的耦合关系;(3)加强多尺度、跨学科的适应性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资本网络理论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网络是在信任、协调和规则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影响下,形成的链接体系。它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重要的机制保障,因为,社会资本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共生,并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成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社会资本网络缺陷,技术创新出现产学研分离、技术创新懈怠等不良现象,对此,应建设社会资本网络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如在社会资本网络下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的共享范式、系统范式和空间范式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技术创新网络有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治理理论已难以适用于具有开放结构的技术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理论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强弱连接)的分析,并没有深入到对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下的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方式,研究表明:有核技术创新网络主要以强连接为主,应当利用核心企业对网络进行权威型治理;无核技术创新网络主要以弱连接为主,应当利用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对网络进行联合型治理。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关系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社会资本之于企业治理的影响及家庭企业的关系治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社会资本是影响交易治理的重要因素 ,对中国文化和转型期社会资本的分析表明 ,企业家族化治理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 ,关系治理成为家族企业的普遍选择。借鉴契约的分析维度 ,本文发展了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中国家族企业关系治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开放式网络环境下实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任管理方案.该方案显式地加入了上下文信息,并使用一种统计学方法推算出上下文信息对实体行为的影响因子.采用一种上下文间的信任度映射方法,使得实体能够根据一些相关上下文中的信任信息推算出其他实体在陌生上下文中的信任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信任度估算比其他使用特定算法的系统更精确.  相似文献   

14.
 科技支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期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基本要求。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体现为行动导向的3个层面、5重维度, 3个层面包括理念层面、准备层面和行动层面; 5重维度分别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智能化、基层社会自治、制度化渠道与非制度化渠道互补融合。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在于: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的一线人力资源需求供应不足;科技支撑的资金需求大、资金来源单一;社会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科技的发展;科技支撑社会治理实践的因地制宜和地方经验不够。为应对上述挑战并抓住科技支撑的机遇,提出面向未来的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对科技嵌入社会治理形成科学的认知;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搭建形成实践闭环;坚持负责任的创新,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构;兼顾基层下沉与领域细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法律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已进入一个通过法律建构社会秩序的时代。但法律治理与社会管理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缝隙,且过多地强调法律治理会出现"法律依赖主义"的困境。因而,新时期社会管理机制应当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管理与法律治理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加强道德约束等途径,使整个社会管理秩序日趋健康、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成熟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是否会昙花一现,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一套完善的网络治理机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环境为供给稳定状态下的需求不确定性、定制交易中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时间紧迫条件下的任务复杂性以及交易频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治理目标为协调、整合、互动、维护与规范,治理绩效为促进新的创新企业衍生、促进合作创新实现、维护合作创新活动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创新效率。拓展了传统网络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将地方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的规制功能纳入网络治理框架进行分析,体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握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