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每天要接纳数千名因体内某一重要器官功能失常而来就医的患者,由于缺乏可移植器官,他(她)们中的许多人将面临着死亡。然而,一项运筹中的振奋人心的新方案,将对那些需要器官的患者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人造肌体组织或器官的生成,称之为‘“新生器官”门ew-Oluslls)。第一种实施步骤是,一名人体组织工程师将一个特定分子,例如一种生长素注入或放置在需要再生的伤口或组织上,这些分子可使患者自身的细胞移入患处,转变成为正确的细胞型并再生这一组织。第二种实施步骤更为大胆,患者接受已于事先从他或她本人,或捐赠者那里所采…  相似文献   

2.
打印血管     
人造器官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组织工程学小组成功地用细胞取代油墨,使用"打印机"创造了有功能的血管和心脏组织,有关论文本月发表在《组织工程学》杂志上。这一工作是首次用打印机生产出有功能的三维生命组织,是实现打印整个器官目标的里程碑。哥伦比亚州密苏里大学的伽柏·福加克斯(Gabor Forgacs)和同事们打印了各种组织结构,包括血管和心脏组织薄片。心脏和血管内皮细胞被打印出来后,经过70个小时,细胞与组织融合在一起,90  相似文献   

3.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探索性强、实际应用性大的生物医学领域前沿性支柱性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被誉为转化医学的核心学科.近年的研究表明,以往以血液和骨髓为主体的免疫学研究数据与肠、肺、泌尿系统等称为黏膜免疫系统组织器官的免疫学特性存在巨大区别,更与尚未列为免疫器官而又独具免疫特性的器官/组织(如肝、胰、骨、子宫、肾等)的特性相差甚远.这些"非专职"的免疫器官/组织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微环境,含有独特的免疫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免疫学特性,并与所在区域的器官/组织的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目前,多数"非免疫"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及其疾病机理、"专职免疫"器官与"非免疫"器官间的区域免疫特性的关系以及循环免疫系统对主要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形成的关系均缺乏系统研究.对这些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学特性、细胞分子调控网络进行基础性、前沿性的先导研究,将揭示区域免疫反应与重大疾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寻找新的免疫治疗靶点.这既是免疫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又符合国家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器官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美国每年用于这方面的开支约占全年医疗费用的一半。治疗措施包括:器官移植(同种或异种移植)、外科手术、人造假体、机械装置,少数患者还可借助药物治疗。但对那些损伤严重的组织器官而言,上述方法均不能完全修复衰竭的组织器官,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     
杨黄恬 《科学》2005,57(5):54-55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机体或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或分化成特定/多种细胞组织器官的潜能。干细胞在理论上突破了细胞分化的单向性,由于体外培养的成功.日益显示出对人类健康的潜在价值。最显见的医学应用潜能,是有望成为细胞组织移植甚至器官的新来源.以取代病人体内损坏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达到治疗组织缺损、遗传缺陷、器官障碍等难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树木的茎、枝、叶以及巢些组织器官的细胞上常产生各种不同种类的孔。各类孔对树木的新陈代谢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孔虽小,但它们对树木的生存却有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崔磊 《世界科学》2006,(7):29-30
自人类诞生以来,因创伤、疾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就如梦魇一样从始至终伴随着人类。早期人们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只有等待残疾或死亡。现代医学的发展为组织器官缺损的治疗找到了多种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方法是:(1)自体组织移植将病人自身的组织或器官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其自体发生病损的部位,以修复病损部位的组织损伤。但这种治疗手段在修复病损组织的同时也对正常部位造成了新的创伤,而且当病损组织范围过大时(如身体大面积烧伤),往往缺乏足够的供区组织进行修复。(2)异体、异种组织移植由于自体组织移植存在上述的…  相似文献   

8.
内幕故事     
《科学之友》2004,(4):62-63
人体是一部惊人的机器。如果你能像科学家一样,使用一台高倍显微镜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内部,就会发现上万亿个不同的部件,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正在高效率地共同工作着。更神奇的是,它们都被挤在一个个小小的空间里。(举例来说,人的肠子很长。如果你身高1.58m,你的肠子比你长5倍!)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细胞。功能相同的细胞聚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组织,比如肌肉组织或皮肤组织。不同的组织组成器官,比如心脏、大脑和肺。一个器官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器官彼此相连,形成功能各异的系统。举例来说,人的呼吸由呼吸系统控制,而对食物的处理则由消化系…  相似文献   

9.
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林元凯译任大明校工程化的人造组织是治疗损伤和疾病的天然社代物,但它们的制造者却是身体自身的细胞。在公元3世纪关于圣徙COsmos和Demian的传说中,一个刚死去的摩尔奴隶的腿被移植到一个刚刚被截肢的罗马教士身上。教士的生命危在旦夕,但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刘林森 《世界科学》2001,(11):12-14
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人体内能够转化成多种细胞的基本细胞,它具有再生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使人再生受损的细胞和组织——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化特征和遗传异质性.无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对提高总体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类器官模型具有培养周期短、操作便捷和拟合度高等优势,能够真实保留患者肿瘤的遗传信息,在模型构建和个性化药物筛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类器官稳定性差、肿瘤微环境单一、通量低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类器官芯片是类器官在生物技术维度的延伸,可以实现对理化环境因素的精准控制、高度模拟肿瘤微环境、显著提高药物筛选通量,有效弥补了传统类器官培养技术的不足,开启了肿瘤个体化治疗新纪元.本文总结了微流控类器官芯片作为个性化药物筛选模型的优势特征,并结合在肺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类器官芯片在肺癌精准治疗中的转化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文韬 《世界科学》2012,(11):16-16
恢复细胞多能性是很多科学家的期盼,最终用于再生医学更换患者受损或病变的器官组织,这已经成为生物学最热门的分支之一。通过重编程将细胞恢复到胚胎期状态、重新拥有分化成各类成熟细胞潜能的研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分别是英国的约  相似文献   

13.
吕斌 《科学之友》2006,(6):72-72
进入炎夏的高温天气后,人们中暑是常见的事,尤其是年老体弱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患的老人,若疏于防范,中暑后救治不及时,则有发生猝死的危险.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老化、退化,生理功能下降,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均差,如本身再患有心脑血管病,一旦发生中暑,就会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CP包埋剂及其在昆虫体壁组织连续切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织切片技术的核心是包埋剂的选择及应用。针对昆虫体壁组织的特殊性(含外骨骼),研制了发明了一种新型包锂剂CP(colophony-paraffin)。应用其可在保持昆虫器官完整的前提下,进行连续切片,攻克了目前世界上昆虫体壁组织连续切片的3大难题。  相似文献   

15.
或是立法的形式促进器官捐献,以满足移植和研究的需要。尽管几十年来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科学进步显而易见,但现实是,来自于自愿捐献的配型器官仍然很少,而且,器官捐献者必须在生前明确表示愿意捐献。例如,在威尔士进行的调查显示,虽然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人表示,很希望看到自己死后的心脏、肝脏、肺和其他组织能得到重新利用,但这些人中只有一半会去器官捐献登记处注册。在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上药物筛选技术主要是依据药效学模型进行细胞和动物实验,测试给药前后的变化,但是这种初筛方法的效率并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类器官芯片成为生物医学中极具特色而富有活力的新兴领域.相比传统的平面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类器官具有更接近在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反映人体生理学特性.结合类器官芯片与微流控技术构建的生理微系统,可以在体外模拟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征.本文综述了类器官的培养现状、器官芯片的制作和应用以及结合仿生传感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展.这些技术研究在药物研发、疾病模型和个性化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组织L程将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制造生物替代物以恢复、维持和改善生物体的功能。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美国,自1988年以来,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积极推动下,通过课题研究以及一系列该领域的专家小组讨论会,组织工程研究已经拉开帷幕。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美国的组织工程研究活动缘起,然后将论题集中在作为组织工程基础的细胞培养技术方面,再讨论一些应用的例子,包括人工皮肤和包封细胞在人工生物器官开发中的应用;对培养中的血管重建方法也作了简要讨论,这种重建血管的方法既在基础研究中应用,也在外科分流术中作为一种人工血管来植入。最后提到了组织工程其它的一些潜在应用以及这门技术未来发展的一般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生命体是一个等级式的组织结构,由已知的最小的亚原子粒子开始,逐级构成了原子、分子、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最后成为完整的机体。拿我们自身来说,一个人体有神经、肌肉、骨胳、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循环、泌尿、生殖和感觉等器官或器官系统;每一器官行使一定的功能,分别由许多种特定的组织和细胞所构成,一个成年人体  相似文献   

19.
胡海 《科学之友》2010,(3):29-29
<正>皮肤被称为"第三脑"是有原因的。它覆盖着全身,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使身体内各组织、器官免受外界的侵袭。而且皮肤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却是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6,(9):72-72
1997年,一只背上长有“人耳”的裸鼠轰动了整个世界。它标志着人造器官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