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从教育内部的改革,还是从教育外部的适应,都已经到了‘讲改革就没有出路’哟地步。教育改革的出路是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要统一认识实施素质教育。我院的人文教育要重视目的性和实践性,我院的人文学科建设要重视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指示,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那么,在新形势下,教育如何实现“三个面向”,是教育工作者探讨、思索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理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开放性和科学思维的创造性等特点。这一理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我国教育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个面向”理论也渗透在他有关教育的其他论述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之中。学好用好这一理论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而创立的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等理论,对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三个面向”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问题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提出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阐述了“严”与“爱”相统一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学技术,首先要靠教育培养人才.“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②他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的重大任务,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是:“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要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并引导着我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本文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分析为背景,围绕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探讨面向21世纪我国师范高等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新时期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与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坚持邓小平新时期教育思想指导地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 一、“三个面向”的深刻内涵 1983年9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论,它不仅仅是对一所学校一般意义上的题词鼓励,而是对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总结。“三个面向”的立足点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战略性、全局性的特征。从空间上,不仅着眼于中国,而且放眼于世界;从时间上,不仅考虑到当前,而且还考虑到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全面系统地形成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因此,深刻理解“三个面向”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实质和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达县第一小学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小学活动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科研实验课题,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对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习平 《安徽科技》1998,(10):21-21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正式转轨。“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及如何理解“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这对我们实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 ,撷取人本主义心理学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学流派 ,这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位 ,注重学生身心和情感的发展 ,强调“自我实现”。其理论的合理内核值得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学习、借鉴。但是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有局限性 ,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 ,对其加以批判地吸收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英语教学中在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至少有三点启示:1.在理论方面,“教育脱离生活、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是当时也是当今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必须坚定地走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农村教育要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在实践层面,陶行知教育改革实践昭示我们,教育改革家首先是实干家而不仅仅是宣传家。教育改革需要勇往直前,不抱怨现实。3.在精神层面,改革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其三是不怕失败。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均以创新教育为焦点和核心 ,已成为趋势。为了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基础教育界也开展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取向的创新教育研究。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时间均不长。笔者认为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均亟需以全球为视野、以“面向世界”为参照系。本文将据此并结合教育实践 ,展开相关探讨。一、“面向世界”参照系的基本涵义参照系一般是指为了研究系统的运动状态而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或系统。“面向世界”参照系来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17.
作为指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面旗帜,教育民主化不应是空洞的理想和口号,我们必须理解其所蕴含的核心理念,赋予其实在的意义。剖析由“民主”到“教育民主化”的思想演进,试图对民主视野中教育发展的主要议题做一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2010年——教育大改革的新一年,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悄然而至。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教育改革将更加凸显。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有45处提及“改革”,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等不同领域。教育部将成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及试点”,研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及试点实施的方案,支持重点领域的改革。教育改革成为最突出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以及教育生态理论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教育治理”来实现“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育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制度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拥有高质量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并见于具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