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永亮 《甘肃科技》2014,30(21):36-39
通过瞬变电磁法,基本查明了区内矿体赋存情况与矿体赋存有关的断裂构造,对泥盆系地层做了初步了解,进一步控制了勘查区断层。但本次电法解释成果中对于测区中推测矿体的赋存,仅仅是通过电性层的视电阻率值推断的,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体勘查中低频电碰法的技术分析,并针对低频电磁法在矿体勘查中的广泛应用进行分析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隐伏矿体的定位预测,已成为当今社会找矿实践与勘察分析的当务之急.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甚低频法探矿接收机的研制设计,为我国探矿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此接收机可以接收3个台、每个台3个不同的频率共9路甚低频(VLF)信号.这些信号导入地下后是一些强大的电磁波信号,经过抗混叠滤波器,A/D转换器等,最后有信号分析仪分析计算出感应电磁场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并判断出零交点的准确位置,最后做出相应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萤石矿露头矿和浅部矿的逐渐减少,传统单一的方法已难以满足勘探需求。以内蒙古林西赛波萝沟门萤石矿为例,探讨了甚低频电磁法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在浅覆盖区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甚低频电磁测量可显示构造破碎带在平面上的展布情况,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可以显示元素异常的分布,判析构造破碎带的含矿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地球物理方法存在的多解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国兴  李亚辉 《广东科技》2012,21(9):121-122
根据矿区的矿化地质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对矿区内有色金属矿进行勘查,勘查结果发现该区由1个主矿体和14个零星小矿体(脉)组成。其中,1号主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F4断层的石英岩(脉)中,矿化以铅锌为主,伴生有益元素钨,属小型中低温石英岩(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矿床有着不同的成因特征。根据祁雨沟-公峪金矿区的矿体赋存状态、成因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详细的论证和简要的概述。对矿体垂向上进行预测,在矿体开采和生产探矿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航空瞬变电磁法在国外多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块状硫化物矿勘查中。该类型矿产在国内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勘查手段为地面物化探方法,但周期长,受地形影响大。为此,国内引进航空瞬变电磁法,并首次在黄土坡矿床开展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床上方具有航电异常显示,低阻体空间上与主矿体吻合较好,并在主矿体南侧新发现一处航电异常,为该矿床深边部找矿提供线索。本文开展的航空瞬变电磁法测量试验找矿效果分析,为国内多金属矿产勘查,尤其是块状硫化物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作为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航空瞬变电磁法在国外多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块状硫化物矿勘查中。该类型矿产在国内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勘查手段为地面物化探方法,但面临周期长,受地形影响大等问题。为此,国内引进航空瞬变电磁法,并首次在黄土坡矿床开展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床上方具有航电异常显示,低阻体空间上与主矿体吻合较好,并在主矿体南侧新发现一处航电异常,为该矿床深边部找矿提供线索。国内首次开展的航空瞬变电磁法测量试验找矿效果分析,为国内多金属矿产勘查,尤其是块状硫化物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郝兴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552-13558
鲁西地区齐河地区近年来在铁矿勘查过程中发现了多个接触交代型铁矿,该区铁矿经勘查显示有集中分布、厚度大、品位高、埋深大的特点。研究区大张、李屯和潘店地区物探异常查证工作表明铁矿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囊状、脉状等。该区铁矿体具有明显的“地层、侵入岩和构造”控矿特征;在铁矿体赋存位置方面,地层控矿表现为部分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侵入岩控矿表现为部分铁矿产于闪长岩体中,接触带控矿则表现为地层和岩体间接触带是主要铁矿赋存地段。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在燕山晚期研究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深源岩浆向上侵位过程中不断演化分异,形成了闪长质岩浆,在与奥陶纪灰岩接触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闪长质岩浆析出大量铁质成分,形成含铁富矿热液,并在有利赋矿部位形成铁矿体。研究区接触交代型铁矿的形成与保存是中生代区域性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事件和区内地层、岩浆及构造等各种成矿要素有机耦合的结果,该区铁矿具有十分重要的勘查研究和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延安 《甘肃科技》2013,29(15):40-41
徽县头滩子地区赋矿构造和金矿体、呈潜隐伏形式产出,赋矿构造的电阻率与其围岩有很大差异,提供了良好地球物理勘查前提。采用甚低频电磁法(VLF)研究地下含矿层位的电性结构、含矿构造电磁异常形态规模,进而结合地质研究,异常查证,达到事半功倍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ETM+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区构造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化探、物探等信息,建立适用于研究区的遥感找矿模式,圈定找矿远景区,用于指导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12.
在金属矿床勘查的过程中,激发极化法作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中的一种重要勘查方法被地质工作者广泛应用,其在矿床勘查及矿山外围找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以期对广大的地质工作者进行矿产勘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探讨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与广义帕累托分布(GPD)理论原理吻合,从而构建矿产资源预测GPD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的阈值和参数选取进行了探讨。将设计的GPD模型应用到实际矿区进行矿产预测,结果发现设计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圈定出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分布区域,圈定出的区域范围与矿体分布吻合,有利于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梁瑞  徐超  张晓梅 《科技信息》2013,(11):422-424
蔡家营铅锌银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为华北地台北缘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矿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域内物化探异常众多,具有广阔的找矿远景,日后应加强外围找矿的力度,实现在华北地台北缘找矿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磁法在多金属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折高精度磁法勘探在多金属矿勘查的应用,说明配合基础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或者查找构造带;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具有磁性或有磁性矿物与之共生的特点,进行直接找矿;根据矿床在成因或空间上与某些磁性地质体或构造有关的特点,进行间接找矿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海托勒南山一带矿产资源丰富,以钛、磁铁、金、铅锌等多金属矿为主,研究区位于托勒南山以北大白石头沟一带,分布两处明显磁异常带。在总结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航磁异常的综合查证,结合前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重点对区内航磁异常的成因、地质背景、矿化蚀变、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筛选了3处找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该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重要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7.
勐板铅锌矿区位于云南西部的保山地块中,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为铅、锌等金属矿床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成矿地质基础,但也极大地增加了矿产资源勘查的难度。为进一步探索勐板矿区的矿产资源储备前景,基于岩(矿)石标本物性分析和现场的试验结果,发现该区含矿的岩体可产生明显的激电异常。故在研究区范围内部署多条激电中梯剖面,圈定出9个异常区,综合化探、地质资料成果,确定了5个重点找矿靶区。基于上述工作,在重点异常区布设两条激电对称四极测深剖面,对重点异常体的深部纵向分布和延伸进行探索。以研究矿区横纵向激电响应特征为主,地质、化探成果为辅的综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可为云南勐板地区及其邻区或类似地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下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性变化(磁异常)来寻找地下有用矿产或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应用最早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铁矿勘探中更是使用广泛,成效显著,随着磁测仪器的逐步更新和磁学理论的日臻完善,磁法勘探必将在地质科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认识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本区阶段性勘查成果,综合矿区地层、构造,以及矿体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的研究,总结找矿标志,对今后在本地区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