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网络管理功能是保证卫星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功能之一,针对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的特点,研究了作为商业卫星系统网络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计费管理功能,建立了基于星载交换机计费代理实现的计费管理模型,提出了针对用户的结合会话和策略(区分业务策略、流量策略和QoS策略)的计费方案,设计了系统的计费管理公式,为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的实现和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同种类网络(Internet、无线移动Ad Hoc网络、卫星和其它综合网络)的高复杂性、异质性和完整性,使得传统的网络管理架构已不再适用于混合网络管理,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网络管理协议(NMP),并利用Manager/Agent系统加以验证,设计了一个用于连接两种Agent的独特网关.仿真分析对比了协议NMP和SNMP的信息传输时间和协议数字单元,结果表明协议NMP更优.  相似文献   

3.
结合宽带卫星网络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宽带卫星网络路由协议SARP(SatelliteNetworkAdaptiveRoutingProtocol) ,着重介绍了SARP工作范围、主要设计思想及实现 .通过仿真测试了SARP的性能 .结果表明 ,在宽带卫星网络环境下SARP比传统的链路状态协议L S的性能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4.
卫星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未来的卫星网络将会是一个大规模动态异构网络。本文针对传统的网络管理技术对于卫星网络的不适用性,将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和卫星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卫星网络的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方案。该方案增强了卫星网络管理系统的的智能性、可靠性、一致性、灵活性和整体性,并且降低网络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为卫星网络管理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卫星综合信息网的网络管理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基于卫星网络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设计了层次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相结合的天地一体化的混合式网络管理模型(HH,HierarchicalHybrid),包括组织模型、信息模型和功能模型等,并且首次提出将资源管理、任务调度管理、卫星网络重构等内容引入到卫星网管领域,同时在时间开销上对模型进行了评估·该网管模型的实现可以改变目前卫星管理的烟囱式模式,增强卫星网络运行的自主性、高效性以及信息的安全和可靠传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卫星网络的建设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协议互补的方式来设计并实现局域网内的资产扫描,资产扫描所需要得到的信息包括软硬件信息等.并针对每种协议的适用环境以及限制条件进行分析,获得了该多协议环境下所能得到的最大信息集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最小信息集.该多协议资产扫描系统相比于一般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更有效、更详尽地获得局域网的资产信息.  相似文献   

7.
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监控信息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信息和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扩充, 设计并实现面向应用软件的网络监控系统. 该系统提供对应用程序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监控功能. 研究管理站点、管理代理、监控模块间监控信息的交换和传输方式, 包括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协议栈的定义、通讯协议的设计等. 阐述监控信息传输时报文分组和重组的必要性, 并设计相应的算法;提出一种效率较高的可逆转换规则, 与传统的可逆转换规则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 该网络监控系统可用于实现监控模块、管理代理、管理站点间监控信息实时、准确的交换与传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网络管理、SNMP协议、MIB、网管代理等基本概念,立足通信总站网管现状和通信综合网菅建设的需求,对基于SNMP协议、以Ethernet局域网为网络平台的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实现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具有星际链路的LEO/MEO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星际链路的LEO/MEO卫星网络,设计了一种具有自主运行能力的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SDRP).采用时间离散化的链路状态增量更新的虚拟拓扑路由算法,降低了网络开销.提出的多点转发节点选举算法,提高了路由收敛速度和网络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的路由收敛时间远小于网络稳态保持时间,路由收敛时间是OSPF的1/10,平均协议带宽占用率也大大小于OSPF,可以保证卫星网络的信息可靠传送.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利用Web 技术实现本地电话网网管系统的方法。为了实现基于Web 的网管,就必须实现现有的基于CMIP/SNMP(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的网管协议向基于Web 的网管协议的迁移。建立了基于Web 的网管与CMIP/SNMP代理的网关接口和MIB( 管理信息库) 网关接口来解决这个问题,并结合实际,给出了一个基于Web 方式的网管信息系统的实例,同时探讨了该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深入分析SNMP协议和远程监控网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v2的中层定时得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农田作物缺水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方法;探讨了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协议;实现了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系统综合运用无线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基于Internet显示平台的监测点管理查询技术,将功能相同或不同的传感器构成智能化传感器网络,从而全面提升了系统的自动化与监测水平。分析了目前实现精确农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系统通过嵌入式控制技术完成智能化灌溉,可很好地实现节水。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环网柜电气连接点的温度在线监测和告警,本文设计了基于声表面波(SAW )的无源无线测温管理系统,重点论述了声表面波无源无线测温原理和告警控制算法。基于RS485标准Modbus协议并通过Epon网络将SAW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准确及时传输至通讯管理机;通讯管理机将温度信息转换为IEC61850信息并运行告警控制算法,监控计算机展示数据。采用高低温箱模拟温度变化和MV1000记录温度,对无源无线测温管理系统进行验证,试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目前星载交换系统中路由交换技术的协议开销大、信令复杂、服务质量(QoS)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星载交换系统组网架构,对卫星通信SDN控制器和星载SDN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初步设计,实现了星载交换系统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的分离,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通过实验仿真,分析比较了SDN星载交换系统和传统星载交换系统的系统负荷和路由收敛时间。结果表明,SDN星载交换系统在降低星载计算能力需求和有效提高拓扑结构稳定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减少传统星载交换系统的有效负荷,优化卫星信道资源利用率,提高卫星通信网络的QoS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矿井监控通信系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线通信中断,无法及时得知井下人员信息,现有应急通信系统通信范围没有包括需要救援人员的问题,构建了新型的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网络.系统在有线通信中断时,唤醒部分WSN节点,构成Ethernet-WSN-Ethernet应急通信网络以保证井下人员信息无碍传输.针对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系统需求,设计了一种IS-MAC(Improved S-MAC)协议,设计了带有优先级标志的数据帧和控制帧,引入自适应接入控制机制,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自动切换.仿真结果表明,IS-MAC改进协议,与S-MAC相比,降低了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期,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可以较好地区分优先级,具有自适应性,能满足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16.
卫星ATM网络中结合DA协议的接纳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卫星通信系统的链路资源,针对卫星异步传递模式(ATM)网络的特点,在链路资源按需分配(DA)协议的控制论模型基础上,研究了该协议对业务统计特性的影响,并且基于跨层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一个结合媒介访问控制层DA协议的接纳控制算法。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不考虑DA协议的接纳算法相比,在一定的接纳门限范围内能够接纳更多的连接。该算法增加了网络的业务接纳率,提高了卫星链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焊接机器人网络控制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的一对多模式加以改变,设计了一个不同于C/S模式的对等网络信息传输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焊接机器人的网络实时控制.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 Protocol,UDP),综合应用socket通信和多线程等技术,构建了一种焊接机器人网络实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在移动性管理仿真方面的空白,以铱星星座为参照,基于OPNET设计了一个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仿真平台.针对低轨卫星的运行特点,从工程实现的角度设计了一套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测量的硬切换方案,包括星间切换和波束间切换的信令流程.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正确模拟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在不同条件下对卫星通信和切换质量进行对比并输出相关数据参数,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