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目前的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主要以列举方式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极大限制了行政赔偿范围。建议采取“概括加否定排除式”的立法模式扩大行政赔偿范围,将行政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行为和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2.
3.
4.
市场经济下行政赔偿已经成为弥补公民损害必不可少的方式,但是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却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制度在理论预设和现实操作中的缺陷。基于以上的问题,试图在信息公开的背景下对行政赔偿的范围进行重构和探讨,并且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5.
随着行政诉讼实践的发展,行政司法实践界和理论界均意识到有必要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加以扩大,否则不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也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相去甚远。文章仅对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赵娜 《科技信息》2007,(26):254-255
国家对行政侵权赔偿范围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其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程度,也是国家民主与法治的标尺,因此,必须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错误职权行为有所约束和惩戒,赔偿即是其中之一。完善国家行政赔偿制度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我国自实施《国家赔偿法》以来,由于立法滞后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国家行政赔偿的范围过窄导致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合法权益不能完整保护的缺陷日益突出,有待于在理论上深化认识和实践上加以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相关资料,先从理论上阐明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基于完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目标与理念,提出相关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命令型行政理念,树立新型的现代行政法理念。行政契约以其固有属性和内在本质在行政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行政法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公证行为的性质与特点,提出并论证了将公证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万鑫 《科技资讯》2012,(6):239-239
本文通过对公共服务供给与主体职能之间关系的阐述,解析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中行政机构的角色定位,进而引出了我国行政机构在公共服务供给职能上既是承担者又是监督者,如何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加快行政机构的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需要的日益增长呼吁着公共服务的发展提高。政府仍作为公共服务唯一的提供者已无力满足社会发展的公共需要。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应由政府与民间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基础设施既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一般条件又是专业化的产业部门。单靠政府投资管理很难消除社会对基础设施需求的瓶颈约束,因此对基础设施的民营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13.
管理就是服务,政府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往往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甚至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21世纪,我国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所以提升行政管理道德,建设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在历史上一度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效仿的对象,随着行政管理市场导向的推进,新公共服务模式进入西方行政管理的视野。通过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思考,提出了新公共服务行政责任观,同时对传统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予以对比和批判,提出新公共服务模式的行政实践,即竭诚为公民提供服务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伦理的失范现象,提出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行政伦理的六大原则: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的原则;继续、借鉴和发展统一的原则;广泛性与先进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6.
行政赔偿范围是我国国家赔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行政赔偿范围的特点进行分析,反思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相应的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规范行政与行政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作为整个国家权力的一个构成要素,其形式来源应该是宪法和法律,其实质来源是民众.行政权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必须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即规范行政,使行政机关的行为符合公共目的、公共利益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然而,现实的结果却是另一种情形,那就是不是规范行政而是行政的规范,使行政主体成为一定的合法标准的制造者,从而导致将不法利益合法化,阻碍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职责的义务而不实施的违法行政行为。而建立与加强对行政不作为的立法监控是减少行政不作为产生的有效方式。立法者应考虑从行政程序原则、行政程序制度等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现行之行政合同纠纷救济手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文章分析了行政合同的本质特征及其司法实践 ,特别是其他救济途径与行政合同的行政性特征的矛盾 ,提出了行政合同应纳入司法审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许可法>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制定、通过的.<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畴;本文试通过阐释行政许可的概念、范围,将行政许可事项同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区分,从而作为<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概括定义的补充,以明确行政许可事项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