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6.
7.
8.
超新星是某些类型的恒星演化到末期发生的一种源自星体核心的整体灾难性爆发现象。一颗单独的恒星的命运归根结底是由它诞生时的质量和化学成分决定的。大质量单星走向死亡的历程,以其初始质量的不同,有若干不同的路径。随着更多的超新星前身星得到确切证认,对大质量恒星演化理论的改进和完善将会获得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9.
10.
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该星球比我们的地球还要小。这是人们首次发现类地行星围绕着类日恒星旋转。2011年12月7日,科学家在"首届开普勒科学大会"上宣布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1.
在漫漫长夜里遥望宇宙的日子已经结束,至少对于人类而言确实如此。人工智能将会接管地球上最庞大的望远镜——1923年10月的某一天,在美国加州威尔逊山上用2.5米望远镜精心观测了数晚之后,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在仙女星系中发现了三个新的光点,于是他便以字母N(意为新星)作为标记并拍摄了下来。 相似文献
12.
在恒星物理学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年轻的恒星会发出明亮的X射线,但是没有人知道原因。在把人造卫星送上天捕捉天体X射线辐射的数十年之后,尽管天文学家们知道恒星形成和X射线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它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走"到一起的?X射线又能告诉我们有关恒星形成的一些什么信息?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未知。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美国宇航局(NASA)下一代空间天文台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有望打开宇宙的新窗口,但其高昂的成本可能成为阻碍其他更多通往宇宙的途径的障碍——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球上除了少数动物的特定器官内含有少量右旋氨基酸,组成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这是为什么?科学家将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生物化学融汇在一起,再加上最新发现,有望破解地球生命左旋之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