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彪 《自然杂志》1993,(11):50-52
抗病毒基因疗法是艾滋病治疗的一种新构思。它针对病毒核酸和蛋白而起作用,具有高效、特异的抗病毒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灭活病毒诱导的培养细胞中鉴定鱼类抗病毒相关基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能诱导鲫鱼囊胚培养细胞(CAB)产生高滴度的干扰素并抵抗病毒入侵,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一组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使寄主细胞建立起抗病毒状态. 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 构建了灭活病毒诱导鱼类培养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差减cDNA文库. 从差减文库中筛选鉴定出272个差异cDNA片段, 测序分析发现它们为69个基因, 其中46个为已知基因的同源物, 23个为未知的假定基因. 已知基因包括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基因Stat1和Jak1, 抗病毒基因Mx和Viperin, 以及一系列干扰素激活基因或免疫相关基因. 23个未知的假定基因多数具有富含AU成分的序列. 虚拟Northern杂交和RT-PCR进一步证实这些基因在灭活病毒诱导的细胞中差异表达. 意味着灭活GCHV不仅能诱导CAB细胞分泌干扰素, 而且还导致一系列重要抗病毒相关基因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揭示鱼类干扰素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和抗病毒机制与哺乳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3.
范宗理 《自然杂志》2007,29(2):77-77
在H5N1禽流感病毒的表面,有一种唾液酸酶。特敏福(Tamiflu)和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Relenza)具有抑制唾液酸酶活的能力,所以是目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拉塞尔等在2006年9月7日出版的Nature上,报导了H5N1唾液酸酶和抗病毒剂结合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研发更有效的抗病毒药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4.
据本草纲目记载,用斑蝥医治疯狗咬伤“累试累验”;书中还将含斑蝥素的昆虫药归为一类.受这些启发,在20年前,我们就开始对斑蝥素抗病毒作用的课题进行探索.1963年第一次用非脂溶性斑蝥素填喂治疗鸡新城疫,效果不佳.后来多次这样试验,结果仍不理想.经反复研究后,1972年我们改用脂溶性斑蝥素治疗鸡新城疫,才出现惊人的疗效.对“急性型”病鸡每日填喂0.6~1.0mg脂溶性斑蝥素,90%以上的病鸡在三天左右治愈.而不用该疗法的病鸡,则90~100%死亡.从此,我们假设“斑蝥素是一种抗病毒抗生素”,并具有脂溶性的特点.经过自身内服和外敷斑蝥素油剂试验,发现它对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特殊作  相似文献   

5.
徐在超  赵凯涛  江应安  夏宇尘 《科学通报》2019,64(30):3123-314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能够引起急、慢性肝炎,其中长期慢性感染可增加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风险.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控制HBV慢性感染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类: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种药物虽然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或消除肝脏病理损害并有效阻止病情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但并不能有效地达到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 HBsAg)使其转阴并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所以HBV慢性感染很难治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HBV研究的深入,针对其复杂的感染机制及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靶点药物被相继开发出来.本文对近年来在病毒直接靶向和宿主靶向药物(一些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此外,还对高通量筛选技术(unbi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s)寻找新的抗病毒化合物,以及老药新用的策略用于抑制HBV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林秀云 《科学通报》1988,33(18):1422-1422
酞丁安(3-酞酰亚胺-2-氧-正丁醛双缩硫代氨基脲)是一种合成的抗病毒新药,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成的一种双缩硫代氨基脲新化合物。对沙眼衣原体及大鼠瓦克癌肉瘤均有抑制作用,现在已作为沙眼药用于临床。此外,酞丁安在细胞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也有抑制作用。临床试用表明对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及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性病,尖锐湿疣都有显著疗效,并已于1984年9月作为抗病毒新药通过鉴定。 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其立体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将商陆抗病毒蛋白(PAP)cDNA导入油菜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子叶柄为材料,分别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与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损伤诱导型启动子控制之下的商陆抗病毒蛋白(PAP)cDNA导入甘蓝型油型(Brassica napus L.)“双低”品种H165.经庆大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PCR扩增检测及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PAPcDNA连同损伤诱导型启动子已稳定整合至油菜基因组。  相似文献   

9.
成锐  朱斌 《科学通报》2023,(26):3415-3417
<正>为抵抗病毒的频繁入侵,原核生物进化出了许多精巧的防御策略,被统称为“原核免疫系统”[1~3].原核生物与病毒之间的生存竞争是自然界最大规模的斗争,也是生物技术的重要来源.其中,限制-修饰系统[4]和CRISPR-Cas系统[5]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原核免疫系统,它们的机制解析分别带来了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的技术革命,均被授予诺贝尔奖.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0.
目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主要是寻找能作用于艾滋病病毒复制过程中采个环节的药物,包括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11.
“非典”引发的抗病毒竞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与细菌通常作为微生物纠合在一起,但一说到医治由其引发疾病的药物时,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就各不相同了。  相似文献   

12.
基因工程在番茄抗病毒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祎敏  张华峰  康慧  仪宏 《自然杂志》2003,25(3):136-139
番茄是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罹患病毒病常使番茄生产遭受量大损失。传统育种在番茄抗病毒病方面往往难以奏效,于是人们开展了大量番茄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研究。本介绍了番茄抗病毒基因的常规转化系统,总结了番茄抗TMV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基因工程在番茄抗CMV育种和复合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番茄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技术策略以及基因工程在番茄抗病毒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张震 《自然杂志》2004,26(6):346-348
利用现有的抗病毒技术已无法遏制计算机病毒的快速繁衍和传播,对当今的信息社会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研究和探讨一种新的计算机抗病毒技术,即根据仿生学原理,模拟生物系统的免疫原理,设计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计算机病毒安全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因革命是相对于生物包括人的自然基因进化而盲的。如果说人类和动植物经过千百万年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因是一种基因改良的结果的话,那么通过现在的基因知识对基因做去除、修补、修饰、增减等等就是一种基因的革命。因为这一过程相对于人和生物的自然进化而言,是极其迅速而强烈的,也可以说是突发的。例如,华裔科学家钱卓改变老鼠体内的一个基因而使得变革了基因的老鼠变得比正常老鼠聪明一些,这一过程经过了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公布使整个世界为之激动,有关科学家预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导致21世纪的医学革命,现有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患将得到根治;胚胎医学使得有缺陷的新生儿得到及时治疗;甚至有人大胆预言,在基因时代,人的寿命可能达到1200岁。一时间,基因和基因引起的伦理问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日前本刊邀请三位学者从哲学、遗传学和生命伦理学角度对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怎样看待基因? 基因只有在它所要求的环境之中才能起到决定作用,以基因划分人群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沈铭贤…  相似文献   

16.
抗烟草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双价抗病毒工程烟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荣祥 《科学通报》1990,35(17):1358-1358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表达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已在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马铃薯病毒X(PVX)等多种植物病毒中获得成功,正成为植物抗病育种的新手段。我们前已培育成功表达TMV(中国流行株)CP基因的抗TMV侵染的烟草。在我国烟草生产  相似文献   

17.
基因灭蚊     
<正>近日,英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驱动技术,对一群冈比亚按蚊(传疟媒介之一)进行了遗传改造,使其繁育出更多的雄性后代,从而影响其种群性别比例,达到消灭疟疾的效果。基于CRSPR的遗传操作,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被称为男性偏向性畸变基因驱动器(SDGD)的系统。通过在雄蚊精子生产过程中使用DNA切割酶破坏其X染色体,使其仅能生产雄性后代,并且这些遭到破坏的X染色体能够以  相似文献   

18.
基因设计者     
1980年斯坦福大学的斯坦雷·科恩(StanleyCohen)博士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赫伯特博耶(Herbert Boyer)博士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次破天荒的决定,取得一项异乎寻常的专利。这项专利涉及到“制备生物学方面功能分子的重组体的流程。”1973年科恩和博耶就已经把异体基因引入细菌体内,并产生一个新的和独特的生命形态,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两种互不相干的基因物质(另一种是病毒)在实验室获得组合。事实上,这是第一个成功地重组DNA或“基因拼接”试验。科恩把这种新的细菌叫做““DNA重组体”,在此之前只在神话中听说有长着狮子、蛇和山羊脑袋的三头怪兽。  相似文献   

19.
记忆基因     
借助一组受遗传工程监督的浸在水中的老鼠,研究者已首次确认直接决定着记忆和空间存储的单一基因。利用被称为基因指标的新技术,遗传学家阿尔康·席尔瓦(Alcino Silva)和他的同事展现了缺乏单一基因的老鼠。如果没有这种微量的DNA,变异鼠便不能制造蛋白质——称为α—钙Calmodulin激酶Ⅲ——已知的大脑某部分中传递神经细胞间的加强信号。纽约Cold SPring Harbor实验室的席尔瓦说,受遗传工  相似文献   

20.
基因疫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有一天,出自遗传物质的疫苗可能预防艾滋病、疟疾和其他毁灭性传染病,如今的免疫技术对这些疾病束手无策。这些疫苗甚至可能有助于治愈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