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与“五四”时代,文学变革与语言变革密切相关,而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文法问题。讲求文法,意味着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探求。晚清知识分子关注文法,是为开启民智;“五四”知识分子则更是为使汉语运用变得精密化与科学化,提出了“欧化”的要求。但即使是“欧化”,也只是为促成汉语的现代变革,使现代汉语成为真正民族的、本土的、现代的语言,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欧化现象一直是众多作家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汉语语法变化主要是汉语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有人则认为汉语语法变化主要是受英语语法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变化并跟英语第三人称代词进行对比来看待这种欧化现象。另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欧化”现象,既防止英语第三人称代词汉译过度欧化,又能恰当地吸收英语中的有益成分来丰富和发展汉语。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自建语料库,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探究丁西林剧作语言的欧化情况,丁西林剧作中词的形态变化,词类和词的结构都受到欧化语法的影响,句子中“一+量词”连用情况增加,出现表判断的“是”字句,插语法多用。丁西林剧作的语言呈现欧化与去欧化并存,白话与文言交融的欧化特点。丁西林能在保持汉语凝练简洁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地吸纳欧化语法,通过中西结合的手段给现代戏剧带来新鲜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汉语受外语影响,语法规则发生了一些变化.语言学界曾经使用“欧化’这个术语来定义这些变化。笔者认为“欧化”这个术语是不确切、不妥当的,但在本义中不拟展开讨论,并以新拟术语“外化”来探讨《朝雾》语言受外港影响产生的新用法,赋予其内涵为:受外语影叼而发生的语言结构规则变化.瞻路别语言gF{t的原因万物皆变,语言也不例外.但在漫漫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汉语的发展变化却是异常缓慢的。18啊年,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垮了封建统治阶级闭关自守的大门,社会发生了剧变,汉语因此获得与其他语…  相似文献   

5.
欧化结构在汉语语言系统中数量日渐增多,地位日益重要。欧化结构最初是小规模的、临时的,以偏误形式出现,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人们的语感也会发生变化,偏误就成了基础语即汉语语法系统的一部分。从历时角度看,有的欧化现象仅作为偏误活跃一时,然后逐渐消失;有的则由偏误发展为稳固的欧化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欧化结构应该成为汉语语法中相对独立的系统,与传统汉语句式区别对待。还应该确定欧化结构和偏误的界限,重视欧化结构的启迪作用,利用欧化结构引导学生纠正偏误。  相似文献   

6.
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对应性,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应。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都绝对乏善可陈。译语的可读性永远是检验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提倡使用“欧化汉语”和“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7.
左步雷 《科技信息》2007,(1):119-120
对于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传统意义上局限于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授与训练,实际结果是汉语译文的“欧化”现象严重,英语译文的“中式”味道太浓。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翻译教学中立足汉语的母语思维,培养学生翻译的观念,端正“持经达变”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运用翻译技巧与方法,激发翻译兴趣,克服“两张皮”现象,切实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批判“译本读起来不像译本”、“非英非汉”、“洋腔洋调”、“译文欧化”等说法纷至沓来,并且还认为引起了“汉语危机”,这罪根祸首是西方语言的冲击,而西方语言的冲击主要来自翻译小说等等。从语言与文化、翻译的本质和任务以及汉字的变通性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汉语自19世纪末开始走上漫长的欧化之路,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汉语欧化痕迹均十分明显.汉语欧化进程中,近代散文文体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时散文对语言欧化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新文体、逻辑文为例可以分析得出,政论散文由于欧化而趋向浅近、平易,表达方式趋于严谨,语意更加曲折.但是散文文体的解放仍然有限,近代散文家对古文的复杂态度,古文广泛的作者和读者基础,构成散文文体全面解放的阻力.  相似文献   

10.
明清以来,“被”字成为白话中最常见的被动标记,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由于印欧语言尤其是英语的影响,汉语的“被”字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被”字句语义色彩的变化和“被”字句使用频率的增加。这是一种欧化语法现象,反映了间接语言接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十四行诗创作的活跃区在中国,这是中国诗人对世界文化建设的贡献。十四行体移植中国,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个案研究,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示,移植需要动力因素-为新诗创格的需要,决定了移植的指向性,促动性及最终结果;移值需要按近因素-中西文学的相似的相近性使移植保持优良传统,相异相距性使移值充实新质;移植需要扬弃因素-多种方式的改造写出了格律的十四行诗,变格的十四行诗和自由的十四行诗;移植需要欧化因素-移植中的异域性和本土化和对,立统一,决定了移植的汉语化和欧化;移植需要实践精神-潜心创作、科学探索和勇敢开拓,是移植成功的关键;要注意移植中的功能扩展-整体移植重要,要素移植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助词体系的形成是近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标志,宋代是近代汉语助词体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宋代辛弃疾词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前后历史时期相关语料,可以初步探索助词“了”和“却”产生和使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文法要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一书,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成就巨大。本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概括论述这本书的价值:一、“动词中心论”和动词“向”的概念的提出;二、对传统的转换分析法的发展;三、完整的“表达论”体系的建立;四、对用比较方法研究语法的提倡;五、“补词”理论及其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忠梅  曹晓蓉  刘晓梅  张玉春 《科技信息》2009,(24):I0251-I0251,I0254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历史沿革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产生是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发展长期以来与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密切相关;在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存在价值;在新世纪仍将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理论源”和“人才库”。  相似文献   

15.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语言特色,英语没有量词却有表量结构,量词问题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汉译"一量名结构"由于受英语表量结构的影响,经常过量使用,因而导致部分欧化现象。翻译是对母语补充、丰富的有效途径,但历史上汉语曾出现过度欧化、欧而不化等问题。目前,汉译"一量名结构"具有恶性欧化表现,具体表现为"过量使用"和"功能不当"。  相似文献   

16.
字本位理论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重新发现了字,实现了汉语研究立足点的转移;字本位理论作为汉语的语言学理论,涵盖了古今汉语;“字的语法化的三阶”说,是运用字本位理论来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尝试,也是字本位理论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目前字本位理论只是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最终取得普遍认同,还有待于信息处理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汉语课程,以其断代的古今汉语分置体系,在教学和实践中显露出种种弊端,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打破这种课程设置的格局,从历时的视角重构高校汉语课程的新体系,架构起注重语言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的“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诸课程模式,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出综合性的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晏斌 《科技信息》2011,(21):I0202-I0202,I0234
在语言演变中,语言接触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接触中汉语受到印欧语尤其是英语的影响,本文讨论英汉翻译中的欧化现象及其带来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语中肯定式的测度问句“莫VP?”和否定式的测度问句“莫不VP?”句末均不排斥用否定词neg,“莫VP—neg?”、“莫不VP.neg?”句末的neg均是否定词,并未虚化为语气词。“莫VP.neg?”是测度问句“莫VP?”与正反问句“VP—neg?”糅合的产物,“莫不VP—neg?”是测度问句“莫不VP?”与正反问句“不VP—neg?”糅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的字母词应该是字母和字母与汉字、数字、原形词共同构成的汉语系统的词。字母词可分为:西文缩略语字母词;混合类字母词;区别类字母词;汉语拼音缩略语字母词和表形状字母词五大类。汉语中运用字母词,首先要考虑表达的需要,不能一禁了之。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然,也是汉语发展的历史趋势。还要考虑大多数中老年人不懂外文的现实状况,应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和持慎重选用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