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易卜生批评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雷蒙·威廉斯戏剧批评的最初起点,也是其思想形成的萌发之地。威廉斯极为重视易卜生戏剧,这既与易卜生被认为是第一流的悲剧作家有关,也与易卜生戏剧表达的主题意蕴契合威廉斯在战后的深层情感结构有关。威廉斯首次将实用批评模式运用于易卜生戏剧的解读,不仅拓宽了实用批评的适用范围,检验了它的有效性,推动了英国文学研究,还首次实现了个人政治立场与学术研究的初步结合,为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生成提供了孕育之地。  相似文献   

2.
李峰 《科技信息》2012,(21):161-162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著名的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之一《鬣蜥之夜》中的丰富而富有内涵的一系列冲突有效地外化了人物心理,深刻表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这一主题,极大地增强了剧本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05-107
文章主要从家庭自传体戏剧主题与人物刻画两个方面探讨了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斯这两位美国戏剧史上著名剧作家的代表作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与The Glass Menagerie的共性与差异。虽然两者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其叙事风格却不同:威廉斯更崇尚人物的内心刻画与神秘浪漫气氛的营造,而奥尼尔则更具有现实主义倾向,注重由小见大,由一个家庭的矛盾折射整个社会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作为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巨著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和被压抑气氛所笼罩的戏剧作品。但全剧虽然是一出悲剧,但却并不绝望,从玻璃动物的破碎和中心人物劳拉的成长,我们看到了作者和时代的希望.《玻璃动物园》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和剧作史最优秀的剧作之一。有一位美国的文学批评家曾经说过该剧是”开创了西方戏剧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之作,它对20世纪美国戏剧乃至世界戏剧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发人深省的深刻影响。因此被称作"一部伟大的美国剧作","现代戏剧的宝贵遗产"。本文以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尝试运用"二元对立"结构分析模式,从内部结构重新解读这部戏剧,探讨作品的深层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田纳西·威廉斯的两部代表作为例,探索和发掘其剧作中隐匿的同性恋主题,深入解读同性恋角色的边缘化生存困境,为威廉斯作品研究提供新维度。  相似文献   

7.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现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以前的评论家给予威廉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很多的关注,并且称他为塑造女性人物的大师.勿庸置疑,他的女性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令人感动,这些女性人物的悲惨遭遇给我们揭露了那个时代许多的妇女问题,并且他的戏剧在唤起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唤起社会对女性的关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威廉斯有他自己的矛盾与困惑,因为他毕竟是一名男子,无法逃脱男权思想意识的影响,因此论文将研究威廉的男权意识,并且以《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麦琪为例分析在这种意识影响下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戏剧模式、主题分析和道具使用等角度.分析了王尔德的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王尔德围绕着家庭矛盾的产生与化解.对维多利亚时期传统的家庭道德观提出了质疑.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现点--宽容中寻求和谐.  相似文献   

9.
威廉斯饱经磨难的生活经历和被主流社会排斥的同性恋这种边缘人处境使他一直处于压抑、痛苦的精神折磨中,因而其性格呈现出享乐与自制并存的两级分裂。在《欲望号街车》中,威廉斯在各个层面展现出矛盾纠结的冲突,特别是在塑造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对待该剧欲望主题的态度上尤为突出。通过描绘布兰奇的优雅与虚伪,斯坦利的暴力与温柔,威廉斯把他自己对待欲望的矛盾心态表露无遗,意图让自己长期压抑的潜意识得到释放和补偿。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研究了威廉斯和谐诗学观的影响因素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刻把握和谐诗学观的内涵,通过详实的文本细读和综合的批评研究理念,以嵇康美学中的四大和谐观为哲学基础,挖掘威廉斯诗学观相对应的和谐诗学观内涵.着重分析威廉斯诗歌中的自然母题、女性母题、追求率真与美感、地方主义和客体主义等.结果表明,威廉斯诗学观之建构深受嵇康美学思想精髓影响,是嵇康四大和谐观在诗学上的再现,他的诗歌中散发着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1.
音乐分析是本世纪以来在欧美音乐研究中从曲式学等作曲理论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门交缘性学科,音乐主题分析是音乐分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主题分析时应理解主题的常见类型,把握主题的整体特征,学会运用从调性、旋律形态、节奏等方面对主题进行恰当的分析,从而对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主导思想做出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主题分析的方法是否得当将影响着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研究音乐主题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致远的杂剧,就风格而言,以文采胜又不离本色,在格调上,马剧是早期文人剧的代表。马致远杂剧的创作主体性体现在人物设置和题材处理两方面。小人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某种现实思考,题材上的文人化操作表现了作者的文人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了历代对李白妇女题材诗的接受和研究等方面的概况。古代对李白妇女题材诗的研究和关注较少,现代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系统性上有所深入和突破,但对其专题研究仍然很薄弱,在文本研究、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方面都有待拓展,其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4.
茂腔是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是高密民俗文化的代表,它对莫言的小说尤其是对《檀香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檀香刑》中,茂腔贯穿小说的始终,在构思、素材、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和语言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于《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主题大多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认为该文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崇尚自然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或现代生活的批判,以及作者诗意地栖居的理想。这种社会学主题阐释与文本的实际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隔膜"主题作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种普遍困境,在鲁迅笔下的众多小说中都有所体现。主要立足于鲁迅的多篇小说文本,对其所表现的"隔膜"主题进行回归文本式的分析与阐释。试图对"隔膜"主题在鲁迅小说中所表现的印迹、隔膜产生的原因以及鲁迅致力于消除隔膜的努力等问题,进行系统化探究。  相似文献   

17.
《即将成人》是理查德·赖特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也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青少年的成长小说。运用成长小说理论,通过分析主人公戴维·桑德斯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过程,探讨成长主题在《即将成人》中的主要体现,试图从新的视角解读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18.
"主题先行"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贬低《子夜》的重要原由,所依据又大都是茅盾自己后来对于《子夜》主题的阐释。但茅盾在写作《子夜》时,是否真的清晰而明确地预设了这一主题?这一主题与《子夜》的文本实际又是怎样的关系?将两者作对照,会发现并不很吻合,尤其在吴荪甫形象塑造上。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很可能并未清晰确立他后来所述之"主题",他的写作意图只是如《子夜》初版《后记》中所言"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更应该从文本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作者自述出发。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风味宴是以赛珍珠文化为主题,以镇江地域文化为内涵开发的特色风味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赛珍珠风味宴菜单设计应以目标顾客需求为主导,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围绕宴席主题、主导风味、主干菜品、时令季节、地方特色等原则设计和选择菜单菜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全国图书馆毕业季主题活动研究现状,阐述了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多年来的毕业季主题活动情况,探讨了毕业季主题活动背后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