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几乎所有的论者都认为,陈染的“私小说”是她自己“私人生活”的抒写.但作为时代环境的共同受用者,与其经历相似的其它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多与陈染相似.所以陈染对孤独境况、痛失精神家园之感、人与人的隔膜等的抒写应是非个人性的.  相似文献   

2.
克里斯蒂娜一生孤独迷离,她弃绝人间的舒适享乐全心追求永恒的精神快乐.诗歌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初恋失败,父亲病逝,到中年全方位的社交活动,再到孤独的晚年隐退.她的诗歌也呈现出统一协调的三部曲:从温婉细腻的抒情诗,到内涵丰富的叙事诗,再到热烈苍凉的祈祷文.爱是诗人背后最隐秘的缘由.为寻求心灵的平静,她试图在爱中找到永恒,却一次次被爱推着向前走:从人世爱恋到社会爱心,再回归上帝.  相似文献   

3.
克里斯蒂娜一生孤独迷离,她弃绝人间的舒适享乐全心追求永恒的精神快乐。诗歌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初恋失败,父亲病逝,到中年全方位的社交活动,再到孤独的晚年隐退。她的诗歌也呈现出统一协调的三部曲:从温婉细腻的抒情诗,到内涵丰富的叙事诗,再到热烈苍凉的祈祷文。爱是诗人背后最隐秘的缘由。为寻求心灵的平静,她试图在爱中找到永恒,却一次次被爱推着向前走:从人世爱恋到社会爱心,再回归上帝。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是19世纪哲学界的孤独者,陈染是20世纪文学界的独语者,二者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相距甚远,但二者的孤独体验却极其相似,在诸多相似点中不难发现陈染对叔本华的认可和接纳,但这种接纳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自己的体验基础上有选择的主动接纳。分析陈染的僻居笔记和小说创作可见陈染受叔本华孤独意识的影响,以及陈染对叔本华孤独意识的升华,进而领悟二者得出的相似的灵魂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5.
陈染的中篇小说《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中,黛二的女性私语将男性置于被言说的位置,完成了对于男性权威的嘲讽,她以逃离的方式反抗母亲的变态控制欲,却也放弃了从同性那里获得救赎的可能。逃离成为黛二的最终选择,但孤独和绝望并不意味着黛二是消极、虚无的,她反而是一个积极虚无主义者,反抗着外界对个人精神的侵蚀和异化,包括最终在孤独中正视自己内心的冲突、调整自身的状态,为的也是避免与外界一同走向破碎。所以从黛二情感寄托对象的不断转移这一过程中,读者可以梳理出黛二亦或是陈染本人在绝望中反抗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热衷于写女孩成长的陈染,讲述着自己的那一种故事.她偏爱"不卑不亢"的女孩,这样的女孩很孤独,但她是主动孤独,漠视周遭的一切,当然包括男人,以此来寻求自我的独立.可回过身来她们又痛苦地发现,在成长过程中男人又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于是女性绝望地意识到,独立竟是一种奢望,寻求独立终将是虚妄.  相似文献   

7.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1992),一生中几乎是在孤独中度过的。90年的孤独生涯中,她既在科学领域里享受到了孤独的甘美,又在人世间品味到了孤独的酸楚…… . 1902年6月16日,芭芭拉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她的出世使本  相似文献   

8.
陈染的小说中,经常出现描写老人的情节及未老先衰的心绪.这种描写对于当年风华正茂的陈染来说是不相符的.作家的目的,正是通过这些描写,揭示人类所处的困境:对时间的无奈,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奈.本文将着力分析其小说及她本人的早衰心态,并以此来揭示陈染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女性个体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文坛一道引人瞩目并颇遭非议的风景.陈染和卫慧同为其中的代表作家,她们的作品中有着共同的性别焦虑和对成长主题的观照.但二人的创作理念不同,叙事风格不同.从陈染到卫慧,90年代女性个体化写作完成了"从飞升到坠落"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20世纪一位独特的女诗人,她从未加入过任何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但她的诗歌创作却在俄罗斯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中,孤独是不能绕开的话题,孤独似乎成为了她的某种标志,不仅贯穿在她的现实生活中,也渗透在她的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为人的存在寻根,为淡化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孤独状态,开始了她对现代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情感关注.王安忆利用她作为一个女性对生活了几十年的上海大都市的感受,潜入生活中,讲述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故事,从城市与城市人的深层关系中传达出她对市民生活的透视与观照.  相似文献   

12.
孤独是杜拉斯永远挥之不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作拯救杜拉斯于孤独之中。童年时冷漠的家庭生活,外人的隔离和排斥,造成杜拉斯无法逃避的孤独。她将这种孤独投射到笔下的大使夫人、劳儿·V·斯泰因、副领事等人物身上,表达孤独是人类永远无法逃离的一种情感。  相似文献   

13.
陈染小说以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话语方式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主体形象,通过这类形象与异性、同性及自我的关系来呈现"孤独"这一母题。文章认为,陈染小说中所展示的女性主体与异性、同性的关系,其本质都是女性主体自恋情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自恋情结最终的根源在于人类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孤独。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孤独角度分析<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形象.由于海丝特背叛了婚姻,危及清教统治秩序,她不可避免地被作为道德训诫和宗教惩罚的对象,从主流社会被分离出来;周围人群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舆论将她从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排挤出来;丁梅斯代尔人性上的脆弱加剧了海丝特精神上的孤独和痛苦.在七年艰苦孤寂的生活中,海丝特并没有向现实屈服,她背负着沉重的耻辱,站在独立生活的角度不断反省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并接受了时代的民主呼声,开始了一种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反抗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陈染的文本中,象征手法大量泛化,不再是辅助方法,而是一种独立的、主要的表现手法.陈染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可以归结为事象、人象和景象三类进行阐述;陈染文本的诗意内涵、意象境界,是通过运用各种形式的象征手段达到的.  相似文献   

16.
陈染的文本世界流淌着强烈的纯女性色彩,带着某种反叛传统道德的意味以及鲜明的自怜意识。本文主要从陈染的散文创作入手,探讨其文本世界中绵延不绝的孤独之痛,无法归依的漂泊感,从而说明陈染散文创作并非属于“贵族化”的自负,而是出自对女性精神家园和个体存在价值的一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成就非常突出。在动荡的时代大背景下,多种原因形成了她作品中始终挥之不去的出世的孤独漂浮感和生命的虚无幻灭感——"苍凉";同时,她的散文又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沉浸感知着市民生活的点滴意趣,去还原人的真实本性。两者互为映衬,形成了张爱玲散文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8.
朱景琪 《世界博览》2014,(23):62-63
无论生活是优越还是清苦,旅居美国的中国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少人的精神生活无法得到满足,时时感到孤单和冷清几年前我和老伴到加州探亲,抵达后不久便见到一位远房亲戚。这是一个住在旧金山郊外的80多岁的老人。虽然我们第一次简短的见面是在三年前,但是她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近亲密友,满脸是笑,又是让座,又是倒水,说这问那,好像有谈不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刘俊 《科技潮》2003,(5):55-55
曹学丽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但只限于自己的专业话题。这应该是任何一个和她说起她的专业的人的共同看法。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乎不用记者说什么,她就可以就自己的专业说个滔滔不绝,但是只要专业以外的事情,她仿佛又变了一个人似的,往往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  相似文献   

20.
陈染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建构完成了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找寻,同时也透露出她对他者(人类)和现实世界反抗中的复杂情绪。本文从陈染与其"父"的关系出发,通过对陈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