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变化,在海峡两岸女作家的笔下,不约而同的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这种颠覆和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社会原因,并在海峡两岸女作家笔下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女作家笔下"疯女人"形象的梳理分析,认为维吾尔族女作家赋予"疯女人"形象女性书写的文化意蕴,即揭示女性疯癫的文化病因、还原男权社会命名的"疯女人"们被剥夺的权利、女性乌托邦构想之书写。  相似文献   

4.
双重边缘的书写——论马来西亚华文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南亚女性华文写作中,马来西亚华文女性文学发展极为迅速。华裔女性作家的双族性,多地域经历使她们成为了双文化或多重文化人。本土性与华族性的交融在发展中逐渐变得广阔而丰厚,在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传达出马华女作家的现代生命意识和深层文化体验。写作对于马华女作家,不再只是宣泄个人情感或自我的言说和分辨,而是女作家独特女性意识的确认和自身精神价值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梅娘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沦陷区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女性主题展开,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形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即父亲、丈夫、情人和包括婴孩、侏儒、好色成癖的男性等其他男性形象在内的四大系列六种类型。借助这些男性形象,梅娘巧妙地完成了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与批判,实现了对女性主题全面而独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作品打破了父权文化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传统,她以西进运动中的女性移民为主人公,塑造了诸多成功的女性,在男性主宰的一些领域开辟了自己的天地,向社会证实了女性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出路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女性作家的创作具有浓厚的东北地域文化色彩。东北这块黑土地赋予东北女作家创作丰富的文化滋养,这使其女性写作表现出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品格,集中体现为丢不开的土地情结,人物形象的豪爽与大气,粗犷与细腻相结合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框架建构上仍是以男性创作为主,有意或无意地排挤了女作家与女性作品,这不仅遮蔽了古代文学的原貌,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和谭恩美等美国华裔女作家及其代表作的分析研究,本文论述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华裔女作家在面临身份危机时所选择的不同文化身份,揭示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化总体语境的变迁状况。这对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我们选择文化身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提出“美国第一代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旨在改写文学史。在批评家放宽“女性意识”这一标尺的前提下,美国第一代女性文学有可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以沃顿为代表的女作家渴望暴露女性受压迫的被动命运,其创作动力源于痛苦和愤怒,以凯瑟为代表的女作家表达了对女性的热情和钦佩,其创作动力源激情和自信,这两种原力是建橡第一代美国女性文学的基础,有力地否定了男性文学传统中的女性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作家就女性问题展开的哲学思考不仅表现了对以往女性文学的题材领域,审美凤格的突破,也标志着现代女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她们的思维不再是封闭的,内向的,而是向外拓展,开始用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思索人生和文化,为构建一个更健全的文化体系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华美早期女作家艾迪丝·茂德·伊顿姐妹开始追溯,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碧莲等女作家作品的文本策略作历时解读,充分显示华美女作家在以文学实现其性剐、族裔身份重建过程中,文学场内、外动力机制对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站在与男性相平等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重新思考两性关系,在观念层面上确定爱情的神圣性.而到了上海现代女作家这里,她们开始质疑男性的神圣和伟大,开始塑造了一系列阉割化的男性形象.在海派小说的艺术氛围里淡淡地渗透着悲凉的女性生命品味.女作家描摹着一幅幅日常世俗的画面,传递出代表这个城市精神的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晚年名作《情人》和中国女作家陈染的成名作《与往事干杯》分别讲述了两个女性的情感往事,一系列男性形象在其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借助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阐释和比较两位女主人公与男性角色的各种关系,进而揭示女主人公在两性关系中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走出既相似又相异的人生轨迹,并剖析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古希腊神话中,女性从女神被贬为女奴。而生活在男性权力夹缝中的女人,无论是扮演哪种角色,或是妻子、母亲、还是英雄;甚至是沦为玩物、祭品、妖魔,都是被压制着,并承担起她们的主宰者一一男性给她们带来的一切罪名和痛苦。本文拟从古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家长制度下苔丝和珍妮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可分为弱势男性群体、西方男性群体、特殊时期男性群体以及同性恋群体。这些男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非理想"。从时代环境角度以及女性个体心理角度来分析,产生这一类型人物形象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在性别和异域文化的双重压迫中产生了必须将男性"弱化"的心理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7.
挪威女作家温赛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Kristin Lavransdatter》带有浓郁的中世纪风格,塑造了一个十分矛盾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的形成与作家的信仰和自身经历、民族文化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影响等有密切关系,在这一形象身上,可以看到作家对女性命运、人和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当代女性文学中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情爱小说占有很大比重,女作家们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被维吾尔传统婚姻观和道德伦理观裹挟,在爱情、婚姻、家庭中陷入悲惨境遇的各种女性形象,体现出维吾尔族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民族发展的忧患意识。同时提出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现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维吾尔族女性走向何方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底层写作视野下的新世纪女性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的内容、思想、形象都表现出向底层写作靠拢的倾向,女作家的创作已经走出一味排斥男性、自我幽闭的局限,而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这种底层写作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异乡的漂泊与痛楚和人性的沉沦与拯救.而透过这一转变我们也得以窥探女性写作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耿佳慧 《科技信息》2010,(6):160-160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墨西哥裔美国女作家凭借其杰出作品《芒果街上的小屋》进入了美国文化主流。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等待中的刻板化的奇卡纳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