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传统煤泥浮选用煤油作为捕收剂,油耗大、效率低.选取一种煤焦油深加工副产品(洗油类)作为捕收剂,对新一和铁东两煤样进行浮选实验,并从接触角、润湿热及红外光谱的角度分析HTP捕收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HTP捕收剂用于新一、铁东煤样浮选,与煤油相比,精煤产率分别提高了2.49%、2.76%,精煤灰分分别降低了1.56%、1.42%;HTP捕收剂与新一、铁东煤样作用的接触角分别比煤油与煤样作用的接触角增加1.18°、1.09°,润湿热分别提高0.911 2、0.755 0J/g.该捕收剂含有芳烃、烯烃及甲基萘等杂极性物质,表面活性高,选择性稳定,是一种可靠的浮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药剂优化对焦煤煤泥浮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浮选系统中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以及配比进行优化研究,并通过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对浮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两个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最佳药剂条件并不一致,且捕收剂对浮选效果影响大;利用探索试验对捕收剂做进一步的优化,试验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900 g/t,起泡剂用量为100 g/t时浮选精煤产率最大,节能减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针对选煤厂浮选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浮选药剂进行改进,探讨一种新型煤泥浮选促进剂CG的制备工艺,将促进剂CG与柴油按比例配制成新捕收剂,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和相关机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发现新捕收剂与煤样作用后,在2 325 cm-1附近出现新的羧基吸收峰,表明新捕收剂与煤样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通过Zeta电位分析,发现新捕收剂对煤样的吸附使煤粒表面Ze-ta电位减小,表明促进剂CG的极性基与煤表面亲水的含氧官能团发生氢键吸附,除去了含氧官能团对煤浮选的不利影响,使煤粒表面的疏水性增大。结果表明,使用新捕收剂比之柴油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柴油作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起泡剂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浮选实验研究,考察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分散剂和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对正极材料钴酸锂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矿浆质量浓度为0.05 g/mL,pH为6.0时,以0.15 mg柴油为捕收剂,0.75 mg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0.75 mg聚丙烯酸钠作抑制剂,0.84 mg MIBC为起泡剂,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回收率达93%。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分子结构捕收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选取碳原子数均为12、分子结构不同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正十二烷、异十二烷为捕收剂,进行煤泥浮选实验、不同结构药剂与煤泥作用的润湿热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浮选的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比正十二烷高3.20%、3.22%、3.25%,比异十二烷高2.03%、2.05%、2.42%;带苯环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浮选效果最优,依次是异十二烷、正十二烷;含有苯环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比正、异十二烷高;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苯环更能提高煤表面的疏水性。该研究为新型浮选药剂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借助润湿热、接触角的测定及工外吸收光谱分析手段,对加入MO浮选促进剂的柴油与煤样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MO药剂在煤表面的吸收模型,阐释了浮选促进剂能显著改善浮选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煤油作为辉钼矿的主要捕收剂,以气溶胶形式进行加药,进行了煤油用量实验、浮选时间实验、pH值和磨矿细度影响实验,研究采用气溶胶浮选技术提高某铜钼矿钼回收率.气溶胶浮选技术可使铜钼混合浮选阶段钼回收率提高3%,且浮选时间缩短20%左右;在相同的回收率下,气溶胶浮选法使用的煤油用量可节省40%;气溶胶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浮选矿浆最佳pH值为9.与传统浮选工艺相比,气溶胶浮选技术具有浮选效率高、药剂用量少等特点,在低品位难选矿石浮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PAM对煤油乳化及煤泥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对煤油乳化液稳定性及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采用机械搅拌方式,选择不同体积分数的PAM进行煤油乳化实验,并以煤油、煤油+PAM、煤油乳化液、煤油乳化液+PAM为捕收剂进行单元浮选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煤油乳化液制备过程中加入少量PAM水溶液可提高煤油乳化速度,增强乳化液的稳定性;当油水比为1∶1,乳化剂用量为1%时,PAM体积分数为21%的乳化液的稳定性最好;随着PAM体积分数的增加,浮选效果逐步改善,当PAM过量时,浮选效果降低;与纯煤油浮选结果相比,煤油+PAM、煤油乳化液和煤油乳化液+PAM的浮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后两者的煤油消耗量降低50%。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复式非极性分子做起泡剂兼捕收剂,浮选平顶山及开滦赵各庄煤样,浮选剂用量低,浮选效果良好.同时测量了该药剂分子在煤粒表面的吸附热及吸附的红外光谱,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药剂的作用原理,并建立了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型煤用乳化捕收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乳化煤油捕收剂的性能和使用效果。结果表明,该乳化捕收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不仅可以明显节约浮选药剂的用量,还可以较好地改善煤泥的浮选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3种以煤油为基底的复合捕收剂MR-1,MR-2,MR-3,并与煤油捕收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捕收剂的较大幅度提高精度产率和可燃体抽出率,并能较大幅度加快浮选速率,其中以MR-2最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细粒煤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溶气浮选装置。以七台河煤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溶气压力、矿浆浓度和药比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溶气浮选正交实验,确定总用药量为1.8 kg/t、溶气压力为0.4 MPa、矿浆浓度为20 g/L、药比为3∶1的最优操作条件;进行溶气浮选与传统浮选的对比实验,分析两种不同浮选产品的粒度组成。结果表明:相同的浮选实验条件下,溶气浮选与传统浮选相比,精煤灰分降低了0.42%,浮选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70%、5.18%、6.12%。细粒煤泥的溶气浮选效果优于传统浮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洗油作为煤泥浮选的捕收剂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洗油和轻柴油作捕收剂对肥煤进行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洗油的捕收能力要高于轻柴油,且有一定的起泡能力,洗油做捕收剂相对于轻柴油活性要高,选择性要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量热仪、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KJ复合药剂对煤泥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煤泥浮选实验,考察了添加不同用量的KJ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比较了KJ复合药剂与煤油、仲辛醇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优于煤油、仲辛醇,当KJ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2%时,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