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了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对球铁的铁水净化(脱硫),球化,抗球化衰退,铸态基体组织以及机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具有脱硫,球化,抗球化衰退能力强,细化基体组织,白口倾向小及提高球铁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作用,在高炉冷却壁,轧辊等关键铸件上应用可提高心部性能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2.
用保温模拟法和附铸试样试验,研究了新型块状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的球化处理工艺及其球化效果和抗球衰退性。结果表明,压块状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与熔配式球化剂,按-定比率(质量分数不超过50%)混合使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球化处理效果,可以在质量要求高的中小截面重要球铁铸件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省有丰富的重稀土资源,蕴藏量大,品质优良,这是我省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科研和生产的发展,稀土元素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中,对于钇基稀土球墨铸铁的制造和使用已经作了许多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钇基重稀土元素作为球化剂,具有抗球化衰退能力强的优点,可以解决大型轧辊大断面曲轴中心球化不良的问题。在钇基球铁的冶炼中,为了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镧基轻稀土、钇基重稀土对镍铁型铸铁焊缝的石墨化石墨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镧具有较强的石墨化效果,能减少或消除焊缝组织中的晶间共晶组织,所获得焊缝硬度较低;钇基重稀土具较弱的石墨化效果和较强的石墨球化效果,所获石墨球细小均匀,但易形成晶间共晶组织,使焊缝硬度增高。用气泡理论对实际结果进行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球墨铸铁轧辊一向是采用金属镁作为球化剂的,由于冷速缓慢,辊芯往往出现变态石墨而使轧辊的强度下降,断辊率增高。采用钇组重稀土硅铁合金全部或部分取代金属镁作为球化剂试制了20多支φ805×1200热轧薄板轧辊,经过轧制对比,结果表明:轧钢量平均提高了50%,断辊率由67%下降到25%。对重稀土球铁轧辊进行了解剖,发现辊心石墨组织在球化,细化和均匀化方面获得了改善,辊颈的机械性能也有显著的提高。 探索了几种稀土合金加入工艺,认为,在现有镁球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把附加的稀土合金随孕育硅铁一起冲入辊芯的方法,经济,简便,具有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清:龙南县龙钇重稀土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对于企业的“领头羊”——杨清,大家都是这样评价的,“专业知识丰富,创新意识强,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能力突出”。在长期从事重稀土冶炼分离及合金开发的工作中,杨清先后主持完成7项国家和省级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企业现有的钇基重稀土硅铁镁合金、钇基重稀土铜变质剂、耐磨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钇基重稀土球铁芯型电焊焊补工艺的研究结果。文中着重探讨了球铁焊芯的化学成分、制造工艺及电焊条药皮的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球铁芯型电焊条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焊条可用机器压敷,成本较低。本文还论述了冷焊对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焊条采用连续冷焊、焊后缓冷的工艺,焊缝球化稳定,基体仅有少量渗碳体,焊缝有较好的抗裂性和加工性。研造的焊条已在生产中进行初步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新型球化剂RCBAS对不同含硫量铁水的球化能力;探讨了RCBAS的致过冷倾向和各主要组成元素的作用,分析了RCBAS球铁的凝固特性和组织特征,并对RCBAS、REMg、RESi三种球化剂、球铁进行了全面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异类匹配”结构模式,是提高稀土元素球化能力、研制新一代稀土球化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QTM720图象分析计算机、电子探针等测得球化元素残量、孕育硅量和冷却速度与稀土镁、钇基重稀土、稀土硅三种稀土系球铁石墨形态的定量关系.研究了三种球铁在各种条件下石墨形态的统计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导出了反映石墨形态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二维与三维图象;并探讨了过球化现象、过孕育高硅区开花石墨形成机理以及球化与孕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H:0.3%NiMg+1.2%ReMg和T:1.2%Re Mg两组球化剂对铁液进行球化处理,研究两种球化剂对所制备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型球化剂对应的组织为球状石墨+珠光体,T型球化剂对应的组织为球状石墨+铁素体基体组织。T球化剂球化的球铁件硬度值和抗拉强度高于H球化剂球化的球铁件,H球化剂球铁试样的冲击韧度大于T球化剂,拉伸断口微观形貌为具有河流花样的解理断口。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Ti-W-Mg、Ti-Zr-Nb、Ti-Zr-Y基重稀土3种复合变质剂对高铬铸铁篦条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变质处理后的篦条铸态组织中,其初生奥氏体被不同程度等轴化,共晶碳化物被有效细化、圆整化、孤立化和弥散化;篦条韧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3种复合变质剂对高铬铸铁篦条组织的影响效果为:Ti-W-Mg最佳,Ti-Zr-Y基重稀土次之,Ti-Zr-Nb最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稀土在铁水中的球化作用和反石墨化作用,证明了在低硫铁水中稀土和镁具有同样的球化效果。得出镁和稀土在获得同等球化效果时,其临界残留量具有Mg:Re=1:3的当量关系。同时还证明了在试样获得球化1级时,稀土球化剂无论在加入量和残留量方面都有很宽的变化范围。稀土具有比镁更强的反石墨化作用。在薄壁铸件中获得无游离渗碳体和铁素体基体的稀土球铁的关键是高碳过共晶原铁水。搅拌作用可以强化稀土的球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钝化镁作为球墨铸铁的球化剂,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球化反应包,将球化剂装入变壁厚的金属管内,使球化反应强度均匀、平稳进行,镁收得率〉25%,与其它球化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用铈、镧处理工业铁水得到的各种石墨形态,初步查明了铈、镧对石墨的球化能力和孕育硅对石墨的球化作用。实验指出:工业铁水中加入球化元素是形成球状石墨的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是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孕育硅有促进石墨球化的能力。 文中提出:石墨微晶(0001)面螺旋生长和(1012)或(1013)面事晶分枝是球状石墨的生长模式。初生球状石墨的变异是孪晶分枝发展的结果,共晶结晶时,球状石墨的变异与石墨结晶的前沿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使用喷射法,用无镁稀土合金作球化剂处理不同含硫量的铁水制备球墨铸铁的可能性。喷射法由于改善了球化反应动力学条件,稀土和镁一样是优良的球化剂。文中对稀土球铁的稀土残留量范围、不同种类球化剂的相应处理方法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喷射法是稀土球墨铸铁的合适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硝酸钇的乙醇溶液中将钇电沉积于PAN基炭纤维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炭纤维表面电沉积钇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钇的电沉积电量来调节钇在PAN基炭纤维表面的担载量,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考察了不同钇担载量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PAN基炭纤维的催化石墨化效果,通过Scherrer和Bragg方程分别计算了石墨表观微晶尺寸(Lc)和(002)面的层间距(d002).结果表明,钇电沉积层对PAN基炭纤维具有明显的催化石墨化作用,在钇担载量为20%、热处理温度为2 400℃时,层间距d002值最小,为3.362,相应的石墨化度为90%.钇对PAN基炭纤维的催化石墨化机理遵循碳化物分解和碳的熔解析出机理.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热分析法模拟大断面球铁的凝固过程。对球化剂用量,碳硅含量、硅铁孕育量等影响石墨形态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球化剂用量和碳含量是影响石墨形态的最显著因素。进一步的验证试验使相当于φ200mm 砂型铸件凝固速度的模拟试样,获得了良好的球化效果。依据本试验所得数据,绘制出一球化剂用量与碳当量的组织图。组织图明确显示了球化与墨化因素的交互作用规律。依据组织图,可对大断面球铁中各种类型变态石墨的成因、以及解决措施获得清晰的认识。本试验还证明,铈组轻稀土合金对大断面球铁件也是有效的球化剂。  相似文献   

18.
在盐酸—醋酸钠介质中,重稀土与对氯偶氮氯膦和钼酸钠形成β型三元络合物,于75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络合物在30分钟内完全形成,可以稳定3小时。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0—20微克重稀土/25毫升。用于光度法测定龙南稀土矿中钇基重稀土含量。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科学院受江西省科委的委托,于1991年12月27日为院属微生物研究所承担的省一级重点科研课题《抗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召开了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们经一天的认真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确,实验设计合理,技术指标全面,数据可信,结果正确,达到了国内单克隆抗体应用研究的先进水平。专家们一致同意该项研究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用反相薄层色谱法分离重稀土元素钆,铽,镝,钬,铒,铥,镱,钇及龙南钇基重稀土矿中的钇和镝。以硅胶H作支撑剂,P_(204)与正丁醇之比为1∶8作萃取剂,将硅胶H与P_(204)—正丁醇按1∶2.5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固定相。用4N硝酸水溶液作流动相(展开剂)。选择偶氮胂Ⅲ为一氯醋酸(pH=3)饱和溶液为显色剂,能够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薄层色谱分离稀土元素是近二十年来才进行研究的一种分离方法。一九六四年,Pierce等首先研究了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离。Brinkman等详尽收集了到一九七二年的所有无机物质薄层色谱分离数据,包括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离。常用的萃取剂有磷型萃取剂P_(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P_(507)(二—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脂),TOPO(三—正辛基氧化膦),DBP(磷酸二丁酯)及TBP(磷酸三丁酯)等。胺类萃取剂有N—月桂—三烷基甲基胺等。固定相的支撑剂主要有硅胶及Coric(氯化乙烯和醋酸乙烯的共聚物),纤维素等。流动相主要采用硝酸或盐酸的水溶液,也有采用硫酸及硫酸铵的水溶液或有机酸。但以使用硝酸的分离效果较好。采用反相薄层色谱分离单一稀土元素,已取得较好的成果,Cerrai等进行过评述。Holzapfel等以硅胶—P_(204)作固定相,用不同浓度的硝酸作展开剂,研究了稀土元素的反相薄层色谱。但是,用反相薄层色谱分离全部混合重稀土元素,尤其是钇与其它重稀土元素的分离以及钇基重稀土矿的分离很少有文献报导。我们经过反复对比实验,得到了分离重稀土元素的最佳条件。主要采用P_(204)—正丁醇作固定相,硅胶H作支撑剂,用4N硝酸水溶液作流动相,以偶氮胂Ⅲ的一氯醋酸饱和溶液为显色剂,除镥元素外(因缺镥的标样)全部重稀土元素都能够分离。由于钇和铒的离子半径极为相近,因此,钇与铒的分离较为困难。当钇与铒以恰当的比例混合时也能分离,但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