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都明白,农田是农民维持生命的命根子。但如今,如果你到农村去,只要你留意,眼下有些地方,在一片片葱绿的良田之中,时不时会出现大一块、小一块未耕种的白茬田。  相似文献   

2.
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拖家带口,离开自己熟悉的故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呢?不过,为了找到可口的食物、躲避寒冷的气候、找到中意的伴侣,动物们却不得不一次次踏上迁徙的旅程。  相似文献   

3.
陈远明 《世界博览》2023,(15):90-91
<正>一部用影像记录非洲的诚意之作,作者历时25年,7次游历拍摄,精选277张视觉大片,为我们记录和讲述了非洲大地上的故事。非洲,非洲,非洲,一个一辈子一定要去旅行一次的地方!“万物之间都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羚羊是我们的食物,但我们死后,尸体会变成青草,而羚羊吃青草。我们就是这样互相连接,共同存在于这个巨大的生命轮回中。”这是电影《狮子王》中,荣耀王国国王木法沙对小狮子王辛巴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4.
初夏,一场大雨连下两天,校园内的花园里,积水汪汪,雨后几天,有些苗木蔫了,进而落叶死去,而有些则经受住了考验,依旧郁葱。学生们议论纷纷:要是早知道植物的耐涝耐旱能力就好了,可以在涝地方多植耐涝苗木,在旱地方多栽耐旱苗木。好一个“早知道就好了”,这不正是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问题吗?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向学校提供一份科学的绿化建议,一次课外探究活动启动了。  相似文献   

5.
董湘娥 《奇闻怪事》2007,(11):31-32
前几天,有一位调皮学生的家长又被班主任请到了学校,接受完班主任的“教诲”后,家长非常沮丧地带着自己的小孩准备回家,当走到学校建筑工地附近的时候,她指着一群汗流浃背的民工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和他们一样干苦力,辛苦一辈子。”听到此话,我不禁有些感触:记得在农村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经常对我说:“现在不好好读书,考不上大学,就一辈子呆在农村穿‘草鞋’,想穿‘皮鞋’,必须好好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车耳 《世界知识》2013,(18):64-65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这一辈子至少要去一趟埃及,看看那个国家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在我还要说,作为一个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中国人,这一辈子至少要去一次马尔代夫,看看那里是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的. 那里的洁净空气和环境,那里的朴实无华和公道价格,那里人的契约精神,我们都应好好感受.这个同样位于亚洲、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管理和待客方式,真是中国那些富裕了却只把钱当成衡量真理惟一标准的国民应该学习的.马尔代夫是这个世界上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7.
2000年,我19岁,第一次来到广州,对朋友的信任成了进入深渊的第一步。 当我来到广州时,我见到的、听到的、和按照这些去做的,完全改变了我以后的生活,影响到我的一生。自己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罪,传销曾经给我带来过心理上的一种弥补,让自己觉得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而之后挥之不去的传销的阴影却一直笼罩着我,许久不能散去。传销就是一个精神毒品,它的外表那么的完美无暇,它让你沦陷而不能自拔,既使有幸逃脱,她也会折磨你一辈子。  相似文献   

8.
4月末,很多地方已经是春暖花开了,热情好客的瑞典主人却为我们安排了一次到冰雪地去野餐的活动。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在暖洋洋的春天里去领略北国风光的别样情趣。  相似文献   

9.
本分     
有一次,石梯禅师在走廊碰见弟子手捧钵盂往斋堂方向走。擦肩而过的当儿,石梯突然问:"你现在去什么地方?"弟子说:"去斋堂。"  相似文献   

10.
小狗的骨头     
这只是一个游戏,骨头是不会动的,但狗要拿到所有的骨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如下图,狗从1号骨头的位置出发,沿线一直跑到12号骨头的位置,最终把骨头统统拿到,一根不留,而且同一个地方不能去第二次,它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1.
人一辈子的记忆应该是深厚而丰富的。但在一届又一届迎来送往的重复中,作为教师,我有过无数次的困惑、无奈和泄气,冷淡困乏、得过且过逐渐代替了原先的意气风发、孜孜不倦,我对学生情感日趋粗糙,我对学生的记忆日趋模糊。偶尔几次追忆,那稚嫩的童音便如隔窗的雨滴敲打着我的耳膜,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开始旺盛起来,于是我便又一次聆听、辨识、享受这些成长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马瑜翼 《少儿科技》2013,(10):41-41
为了让我的假期生活更丰富,老妈鼓励我报名参加“我是小小营业员”活动。第一次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卖东西,我的心情怎一个忐忑了得!  相似文献   

13.
一开始就把叮嘱给丢了像鸟儿一样欢叫着,就要远走高飞了! 别看我们还只是些十几岁的孩子,今天却可以像大人那样去远游了。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攀登很高很高的山。第一次离开家,也是第一次离开妈妈。穿上迷彩服,戴上头盔,挎着军用水壶,俨然一副士兵的模样。真是够神气的了!毕竟是孩子,把要去的地方想象得好玩极了。有解放军叔叔,我们怕啥。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28日,美国芝加哥市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人向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去埃及旅行怎么还要打官司讨权利呢?起因是40年前,当时赛尼才6岁,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老师让学生们各自说出自己的一个梦想,赛尼当时说出了两个梦想,而一位叫杰米的男孩却一下子没有梦想,老师建议他向赛尼购买一个,于是在老师的见证下,赛尼以3美分的价格把“去埃及旅行一次”的梦想转让给了杰米。40年过去了,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赛尼去过很多地方,然而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埃及,不是他不想去,是因为他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5.
第四章领导金田起义(1849年——1852年)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八四九年七月,骄阳似火,酷暑难当。洪秀全偕同冯云山冒着炎夏烈日,匆匆地跋涉在从广东到广西通衢山道上。洪秀全第四次入桂之时,广西全省连年发生水、旱、风、虫、兽等自然灾害,灾情极为严重。有些地方久旱不雨,井枯泉涸,河水断流,田地龟裂,颗粒无收。有些地方,大雨滂沱,昼夜不停。洪水一片汪洋,低洼地带泡在水中,“房屋禾稼为之湮没”;“亿万生灵荡析离居、殁于水者无数”。有些地方,漫山遍野的蝗虫,“飞蔽天日”,“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相似文献   

16.
喻涵 《科技信息》2010,(21):I0352-I035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大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有些学生、家长直接把信息技术课说成是微机课,电脑课,这样的理解是有欠缺的,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学会几个软件的使用,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计算机软件有千千万万,老师一辈子也教不完,学生也一辈子学不完,那么做为信息技术老师教得更多的应该是方法与素养。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如的应用IT解决问题。而良好地素养则让学生更好的防御外界的不良诱惑,充分将所学知识得到运用与发挥。文章对如何培养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话说海岛     
有人说:“海洋里的岛屿,像天上的星星,谁也数不清。”这句话一方面形容世界上海岛的数量之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计的困难。那么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岛屿呢?有人说20万左右,有人说10万左右。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这要看你用什么方法和标准去计算。在海洋里,有些地方的水面上露出一块几平方米的礁石;有些地方的珊瑚礁像一串串珍珠,散布在海面,潮水退下时,便  相似文献   

18.
靳欣 《科技智囊》2006,(12):8-16,18,19
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中,有太多值得我们铭记的时刻和事件,而一位位熠熠生辉 的星光人物又无疑是这些难忘时刻、精彩瞬间的主人公。他们之中,有些人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有些人值得我们尊重敬仰;有些人引出了翻江倒海的争议;有些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些人炫目登场;有些人却已离我们而去……在这岁末之际、盘点之时,就让我们重新回味和品读一下,这些在2006年中,带给过我们激动、兴奋、悲伤、留恋、骄傲、憧憬的最有影响力、最具新闻性、最具关注度的年度星光人物们。  相似文献   

19.
今天,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在浙江大学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高校工作全局,总结交流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加深对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重要性和基本规律的认识,动员全国高校投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0.
A:首先要明确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波都不是简单的直线传播的一列波,包括光波、声波、无线电波在内的波都是以同心球的方式,由波源处向外传播,每种波都可能发生干涉现象。当两列频率和振动方向相同、有固定位相差的波相遇时就会发生波的干涉现象,在空间一些点上干涉增强,而有些点上则干涉减弱。比如有两列强度相同的波,当一列波的波峰和另一列波的波谷在某点相遇时,就会发生干涉相消现象,波的强度变为零。波一般都是弥散在空间的,有干涉相消的地方,就必然有干涉增强的地方,比如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波的强度(振幅)就会增长为原来的2倍。在有些地方因干涉相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