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油类物质对树脂污染的影响程度.同时采用"盐酸一食盐一亚硫酸钠"复苏法对污染树脂的复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树脂的污染程度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浓度的铁离子对树脂的影响比亚铁离子要大;复苏效果总体较好,亚铁离子污染树脂的复苏效果最好,铁离子次之,油类最差.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阴树脂受有机物污染机理的基础上,对其复苏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阴树脂复苏效果的主要因素--树脂的溶胀性及复苏液的酸碱性,并对所受污染的阴树脂确定了最佳复苏液的配比;同时针对铁污染确定了最佳复苏液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复苏取得较好的效果,使阴树脂交换能力大部分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采用苯乙烯与1,2-双(对乙烯基苯基)乙烷(BVPE)共聚物进行Friedel-Crafts后交联,通过对树脂的残留氯含量、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红外光谱等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结构均匀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并研究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茶碱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BVPE树脂对茶碱的静态吸附量可达88.61 mg/g(湿树脂),对茶碱的动态吸附量高于同等条件下合成的DVB树脂,且洗脱容易,对茶碱的脱附率可达99.94%,没有明显的拖尾现象,再生后树脂吸附量大.该树脂的合成解决了现有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结构不均匀、吸附-脱附拖尾严重等缺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超高交联树脂.  相似文献   

4.
将大孔交联氯甲基聚苯乙烯(CMPS)与井冈羟胺A发生胺化反应,合成了井冈羟胺A修饰的大孔交联树脂(VACMPS);通过对树脂残余氯含量,BET比表面积及红外光谱的测定,对获得的树脂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研究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水杨酸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动态吸附与脱附实验表明湿态VACMPS树脂对水杨酸的饱和吸附容量达73.59 g.L-1,树脂可以通过4%NaOH溶液重生.推测井冈羟胺A修饰的大孔交联树脂(VACMPS)对水中水杨酸的吸附作用是氢键作用,π-π共轭,静电作用及疏水作用共同参与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十八胺(ODA)对强酸性苯乙为纱 子交换树脂的污染状况及复苏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ODA对阳树脂的污染程度及复苏后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ODA浓度越大,浸泡污染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阳树脂工作交换容量越小,出水水质越差,十八胺污染的阳树脂经复苏后,效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孔氯球与井冈霉素胺解,合成了聚苯乙烯支载井冈霉素吸附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表征了树脂的结构,测定了该树脂的孔结构、含水量和溶胀性能,并研究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葛根异黄酮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结果表明:树脂对葛根异黄酮的静态吸附容量达123.7 mg·g-1(干树脂)...  相似文献   

7.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较弱是影响其优异性能发挥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和提高界面强度,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等离子处理后纤维表面活性、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及其与树脂浸润性的影响,为提高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大孔交联微球.将氯甲基化的交联聚苯乙烯(CM-CPS)和井冈霉素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进行胺化反应,得到一种新型聚苯乙烯支载井冈霉素功能高分子微球.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BET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树脂的结构,并研究了该树脂对硼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探讨了该树脂的吸附机理和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该微球对硼酸有很强的配位吸附作用,其动态吸附量达到13.75 g.L-1(湿树脂).  相似文献   

9.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K 树脂对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Avrami 法、Ozawa 法和Mo 法三种方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 法的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K 树脂的加入破坏了分子链的规整性,导致PP/PS 共混物结晶速率和结晶能力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谷氨酸(Glu)胺解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谷氨酸螯合树脂(下称Glu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树脂结构,测定其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数据,并研究该树脂对Pb~(2+)和Hg~(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Glu树脂对Pb~(2+)和Hg~(2+)的吸附为55.15 mg·g-1和57.73 mg·g-1.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研究β-羟基酮热分解反应机理.为了研究4-羟基-3-甲基-2-戊酮,4-羟基-2-戊酮和4-羟基-4-甲基-2-戊酮的热分解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了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平衡构型和能量.结果表明:在反应中存在六元环过渡态,甲基对反应影响不大,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铜管拉伸润滑油的热解清洁性研究,分析表明在铜管退火过程中的热解油斑是由于润滑油热解所产生碳质残留物,其形成与工艺润滑油品质及热物性相关,本研究为防止铜管腐蚀、拉伸生产工艺的制定及油品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耐热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甲基双酚基环己烷(DMBPC)和环氧氯丙烷(ECH)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环氧树脂(DMBPCEP).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DMBPCEP/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DSC、HDT、TGA和吸水性实验对固化物耐热性和吸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蓖麻油(CO)改性酚醛树脂(PR),制得改性酚醛树脂(PRC),再与多羟基丙烯酸树脂(MPA)共混,制备了PRC/MPA涂膜;并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其它理化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RC分子结构中引入了蓖麻油链段,接着热作用下PRC与MPA发生化学交联并形成网状结构的PRC/MPA涂膜,其干燥成膜性、物理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紫外性能都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来研究单个甲醇在钯团簇Pdn(n=1-9)上的吸附,进而得到最稳定化合物.首先,计算Pdn(n=1-9)的最稳构型及能量,与文献对比得到一致结果.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化合物Pdn(n=1-9)-CH3OH的最稳定构型及吸附能,总结出吸附能随n值的变化关系.进一步研究计算了各个最稳定吸附构型中的甲醇羟基氢劈...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的热裂解过程是生物质材料燃烧、碳化、气化、液化等热化学转化的基础.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热解反应的机理、产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焦化过程是一个伴随有物理、化学变化的传热过程,建立焦化模型,必须首先从煤高温于馏机理出发建立煤热分解时的热物理参数(如比热、密度、收缩率.传热系数等)随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建立煤与焦的热量与物质传递模型.本文详细讨论了焦化过程中煤的热物理参数计算及其仿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首先合成了离子液体[C6mim][PF6](六氟磷酸1-甲基-3-己基咪唑)和[C8mim][PF6](六氟磷酸1-甲基-3-辛基咪唑)。利用热重分析仪测定了[C6mim][PF6]和[C8mim][PF6]的分解温度,在293.15~338.15K范围内,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了离子液体[C6mim][PF6]和[C8mim][PF6]的表面张力,并用密度计仪测定了这两种离子液体的密度。讨论了离子液体的热膨胀系数,表面熵,表面能及晶格能等。实验及计算表明,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的分解温度比较高,且热膨胀系数在6×10-4左右,热膨胀率较低。相对于离子化合物离子液体表面熵表面能较小,接近有机物。与传统无机物相比,离子液体晶格能较小。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讨论了B2上布尔函数的拟单调分解.先使用拟单调分解树来定义布尔函数拟单调分解的一般形式,使其在应用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然后对⊚、⊕、∪和°运算给出几种实用的拟单调分解法.最后将上述结果推广到布尔函数拟单调分解的一般形式,给出一个布尔函数可以分解成k个单调函数的逻辑组合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李传碧 《松辽学刊》2005,26(3):22-23
将催化精馏中常用作催化填料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金属离子负载修饰后,考察了树脂催化性能的改变及树脂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经修饰后树脂的催化能力都高于原树脂,金属离子能与树脂的磺酸基团产生络合,提高了树脂的催化性能.所形成的新酸中心不会被阳离子交换而失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