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流动-学发光方法,研究了五种茶叶在不同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等条件下,茶汤的抗活性氧能力,考察了隔夜茶汤抗活性氧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冲泡茶叶的最佳条件为冲泡水温96℃,冲泡时间为30 min,冲泡次数最多三次.五种茶叶茶汤抗活性氧能力由高到低顺序为紫阳毛尖>乌龙茶>寿眉>祁门红茶>普洱茶.  相似文献   

2.
信阳绿茶茶多酚含量及浸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优质信阳毛尖和次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质毛尖和次等茶叶的TP含量分别为21.96%-23.52%和17.98%-19.26%。冲泡水温度和冲泡时间对TP浸出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对茶叶中自由基和金属Mn(Ⅱ)离子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1)干茶叶、茶渣中存在g=2.0059±0.0002,△Hpp=8~9G的自由基;2)干茶叶、茶渣、茶汤中可观察到在Ms=1/2←→-1/2跃迁的六条线,且△H_(3-4)≌96G的Mn(Ⅱ)特征波谱;3)茶叶的自由基受水、温度诸因素的影响,茶渣的自由基和金属Mn(Ⅱ)浸出量与冲泡时间、温度、冲泡用水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经常可以在茶艺表演和生活饮茶中看到,冲泡茶叶时会把第一泡的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现也称"润茶""醒茶"或"温润泡",待润杯、润壶后再继续冲泡茶叶,有人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茶叶的香气、滋味和汤色。那么,"洗茶"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到底如何呢?是否六大茶类都应有此步骤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控制其时间呢?本文  相似文献   

5.
利用滤纸基质室温磷光法 (PS- RTP)和高锰酸钾滴定法研究了饮茶过程中的冲泡水质、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等对咖啡因及茶多酚溶出等的影响 ,从而对人们日常正确合理地饮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验表明 :冲泡茶叶的水最好用自来水 ,水温控制在 95℃以上 ;冲泡时间 15 min以上 ;冲泡次数最多 3次 ;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红茶高 ,而它们的咖啡因含量则相差不大 ;茶汤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可与冲泡水中的 Ca2 、Mg2 、Fe3 等离子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水和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冲泡茶水、水煎茶液及茶叶中一此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次冲泡茶水可提取K19000-22000μg/g,Mg900-1300μg/g,Mn,Ca均为400-800μg/g,Na80-200μg/g,Fe,Zn都为25-58μg/g,Ni,Cu,Sr均为2-7μg/g。蒋茶叶用沸水冲泡和水煎处理后,测得的微量元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后者处理茶叶比灰化法处理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7.
茶叶硒含量测定及影响富硒茶硒浸出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茶叶本身硒含量和浸泡时间;茶水中所浸出的硒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茶叶中硒的浸出率以冲泡水温为(95±2)℃时为佳;饮茶时第1次冲泡的茶水中的晒含量是第2次冲泡的茶水中硒含量的4~7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水质和温度对红茶和绿茶中氨基酸含量及pH值的影响。发现红茶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绿茶,90℃时冲泡的茶水氨基酸含量最低。用矿泉水冲泡的茶叶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泡的茶叶。研究还发现,红茶和绿茶呈中性偏酸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多功能树种,其叶制成的茶是一种重要的保健茶,研究旨在优化青钱柳茶的冲泡条件,发挥茶叶最大功效。【方法】在研究茶水质量体积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等单因素对青钱柳茶主要内含物质(总黄酮、总三萜和粗多糖)浸出规律影响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优化青钱柳茶冲泡的最佳条件。【结果】茶水质量体积比对青钱柳茶中总黄酮、总三萜浸出量有显著影响,冲泡时间对青钱柳茶中总黄酮、总三萜和粗多糖的浸出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冲泡温度仅对青钱柳茶中粗多糖的浸出量有显著影响(P <0.05)。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的青钱柳茶最佳冲泡条件为:茶水质量体积比1:250,70 ℃水冲泡15 min。采用该冲泡条件,青钱柳茶叶中总黄酮、总三萜和粗多糖的浸出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3 mg/g、27.46 mg/g、108.67 mg/g。【结论】冲泡条件(茶水质量体积比、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直接影响青钱柳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溶出,所优化出的青钱柳茶冲泡条件可科学指导饮茶,充分发挥青钱柳茶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温、-18℃、-40℃处理茶鲜叶,参考绿茶的炒制工艺制成茶叶,分别室温水冲泡,测定茶汤中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的溶出速度的影响,确定冷泡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40℃冷冻的茶叶中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溶出速度比-18℃冷冻的茶叶快,常温处理溶出最慢。  相似文献   

11.
茶叶矿质元素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茶汤中茶叶10种矿质元素(K、Ca、Mg、P、Al、Fe、Mn、Sr、Ba、Zn)的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次数以及冲泡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茶叶中10种元素的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次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相关,相关方程为y=ae-bx,10种元素的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时间之间具有显著的对数函数相关,相关方程为y=a+blgx,各元素在两方程中的相关显著性均为α<0.01;(2)性质相近的元素,如Ba与Sr在上述函数中的变化行为更为相近;(3)元素K、Zn、Al、Mg浸出比在30%以上,可认为是易浸出元素,而元素Mn、Fe、Sr、Ba、Ca的浸出比低于30%,可认为是较难浸出元素;(4)茶叶与茶汤之比为1∶10,冲泡水温100℃,冲泡时间2分钟,3泡茶汤已能充分利用茶叶中常见的人体营养元素K、Mg、P、Mn、Zn,元素浸出量与总浸出量之比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晋商开辟了一条把中国江南和欧亚大陆连起来的"茶叶之路".晋商的万里"茶叶之路",由采茶到开发基地种植、加工;由水运到驮运、车运、再驮运到欧亚大陆,是一项庞大的茶叶物流工程.祁县的古茶道路是晋商万里荼路上最重要的中心路段,祁县茶商是开辟"茶叶之路"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农民吴老汉家有一口深达7.2米,蓄水深度达3.1米,挖了10年之久的敞口水井。这口水井从今年9月初神奇般"升温",温度一直飙升到42℃后持续不降。吴老汉担心井水升温后水内的矿物质会有变化,影响身体健康,现在弄得他不敢继续食用此井内的水。他想知道是何种原因让他家的这口水井"发烧"。  相似文献   

14.
生姜茶     
红茶与生姜煎服是我国民间的良方,可治疗外感风寒、胃寒呕吐、咳嗽,并有消暑解酒食之毒等功效。目前,已有试验将干姜磨粉直接拌入茶叶作保健茶冲泡饮用,但冲泡时不易将干姜内的成分泡出,姜粉与茶也较难匀布,且姜粉  相似文献   

15.
采集某市局下属单位自打井的井水及井旁河流上游井水水样作为对照,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5750.5-2006)的规定,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检验"三氮"含量,检测结果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从不同来源的检样结果可以得出,河流上游井水水样未检出含氮化合物,自打井的井水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分析污染原因是由于生活垃圾等污染水源水所致.提出预防措施及改造方法,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游污染物超标排放,致使其中下游水质污染严重.为了了解郑州-开封区段沿黄水质情况,在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对该区段地表水与地下井水进行采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TN)含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临近郑州区段的水体TN含量整体较好于开封区段,临近开封区的井水氮污染程度较地表水轻;两种水体TN月平均浓度均呈现出"春季高、夏季低"的特点;13个监测点TN含量多月平均值均超过Ⅴ类标准,井水表现出"东部高、西部低",自西向东逐渐递增的分布特点,地表水则呈现出"东西两侧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井水采样深度在30~950 m,TN浓度在5.57~8.90 mg/L;TN含量在30~35、40~50和80~200 m处随井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地表水与地下井水TN含量在3.01~10.49 mg/L,均超过Ⅴ类水标准,属劣Ⅴ类水体,氮污染问题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7.
<正>一、抓基地建设。通过农综开发、精准扶贫、小农水等项目配套改善茶叶基地山坪塘、堵水田、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化基地达3.1万亩,较2015年增长10.71%。二、抓标准化生产。制订《屏山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屏山炒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等规程,印制并发放技术手册2000余份到15个乡镇和重点茶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矿井水的特性,分析了白家庄矿井水的水质,根据矿井水的用途,提出了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其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都匀毛尖     
正都匀毛尖,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名茶、百年世博名茶。1915年,都匀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优质奖。后来,贵州便有了"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之说。都匀毛尖,外形纤细卷曲似鱼钩,香气清幽雅致,色泽绿润,白毫满布,冲泡时清雅的幽香弥散子嫩绿明亮的茶汤中,细品之下滋味鲜爽,回味之余齿颊留香、味如甘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建永定矿区酸性矿井水特征的分析 ,探讨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理 ,提出酸性矿井水的预测和处理方法 ,为矿井水的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减少矿区水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