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充分结合动态开发数据,分析了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孔店油田馆陶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河流相沉积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侧积作用、垂积作用、前积作用、填积作用以及漫积作用形成的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均不同。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间物性及含油性差异大,层内岩性和物性在垂向上不均一分布,平面砂体类型多样,物性差别大。不同层次储层的剩余油富集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克里金的理论,建立电性和物性之间的数值关系,探寻一种测井解释储层物性的新方法。研究以孔隙度为例,建立声波测井、泥质含量与孔隙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把空间几何参数(x,y)视为二个电性参数(AC,SH)。首先进行电性和物性的变差函数结构分析与评价,从而建立电性与物性的数值模板,并且研究模板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最后以模板为依据进行测井解释,同时与其他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新方法预测结果的合理性与精度,这样就可以利用克里金技术进行电性和物性之间的属性结构分析和物性的预测,即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3.
商河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关系极为复杂。为进一步理清地下油水分布规律,提高采收率,在对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及岩心资料,对研究区辫状沟道储层进行构型研究,将辫状沟道储层构型界面共划分为5级,其中五级界面为洪泛泥岩,四级界面为沟道砂体沉积间断面,三级界面主要为物性差异沉积。研究认为,区内辫状沟道侧向识别标准共有3种,分别为沟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侧向微相变化和侧向边界泥岩层。通过对研究区辫状沟道厚度、宽度和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辫状沟道定量预测模型;通过对区内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通过对研究区二、三砂组孔渗关系及宽厚、长厚比的关系研究,发现砂体较厚的小层其平均长度、平均宽度也较大,在物性特征方面,二砂组物性好于三砂组,但差异性不明显,在整体上依然属于中孔低渗储层;通过对小层构型的期次的划分,发现每小层砂体一般由1~2期砂体叠置而成,根据不同期次差异性可以分析出该小层沉积时期的分布范围和物源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致密砂岩气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储层在致密条件下的有效性及优质储层存在形式,一直是致密砂岩气研究关注的重点地质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1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的含气砂岩储层矿物学、物性及孔隙与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将山西组1段含气砂岩储层划分为3个岩石相,包括富石英砂岩、富塑性岩屑砂岩及钙质致密胶结砂岩。富石英砂岩孔隙度5%,渗透率0.1mD,发育长石和岩屑溶蚀孔隙和高岭石微孔隙,喉道包括中细-微细喉道和微喉道,属有效储集岩石。后两者孔隙度5%,渗透率0.1mD,不发育薄片孔隙,喉道为微喉道,属非储集岩石相。在"相控建模"理念的指导下,利用Petrel软件,以沉积微相为约束,采用序贯指示方法建立储层岩石相非均质性模型。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为深入理解有效储层岩石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库车坳陷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尤其是孔隙度的影响,寻找有利储层,以库车坳陷YN4井下侏罗统阿合组和阳霞组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其岩心和薄片等资料,主要研究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阶段、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和储层物性特征。结果表明:阿合组和阳霞组地层的主要岩性为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阿合组和阳霞组内储层均属于中成岩A期;侏罗统地层中阳霞组为致密储层,阿合组储层的孔渗性明显好于阳霞组。  相似文献   

6.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为例,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及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录井、生产动静态等地质资料,利用交会图法、储层产能级别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制定油水层测井解释标准,分析其异同及优劣。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单一的方法虽有其先进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综合多种方法制定测井解释标准能更为客观和准确地识别油水层。综合方法经实际验证,应用效果较好,为新油田开发的早期介入以及实现经济、有效地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海拉尔盆地乌北地区南屯组主要分布在苏仁诺尔构造带两侧,生油洼槽的北东向,作为凹陷主要产能层位,发育良好的生储盖成藏条件。前人对该地区的层序格架、沉积环境及演化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有关四性关系研究内容较少。故对乌北地区南屯组的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南屯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滨南油田滨660块属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该区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三中四砂组,砂三中四砂组具有构造简单,储层发育,油层分布广,单层厚度较大,油层物性差,裂缝发育等特点,近几年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针对该块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调配难度大等问题,研究适合该油层的开发技术:通过启动压力的测定,以应力场和裂缝的研究为核心,建立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数模模型,从而揭示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加强油藏工程研究,综合应用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井网、井距、压裂缝长、注水时机等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采用早期注水开发,油井井距350m,注采井距250m,开发井网初期九点法,后调整为五点法的开发方案;根据该区特点,参考现代先进工艺技术,研究合理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方案的研究与实施,滨南油田滨660块初期产能增加,整体开发水平得到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该块的采收率,就化堵调剖、射孔、压裂工艺以及注水水质配伍性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及低产井治理是气田合理高效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Y井区为低渗透致密气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气井产能差异较大。本文基于气井产量对气井进行分类,分析了各类气井的产量贡献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典型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和低产井治理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气井产能贡献较大,关井后压力恢复能力较强;Ⅱ、Ⅲ类气井压降速率较大,井底存在积液,补层分压措施和间歇提产排液措施能有效治理低产气井。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塔中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碎屑岩油气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寻找有利的储层发育区,应用测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净砂岩和亚岩屑砂岩,长石以钾长石为主,岩屑主要为变质岩岩屑和岩浆岩岩屑。胶结物主要为碳酸盐胶结物和硅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具有连晶状、颗粒状、灰泥状等分布类型;硅质胶结物主要以石英次生加大的形成存在。储层整体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好坏受到碎屑颗粒成分、粒度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实测孔渗资料分析,分别研究了观音场—大塔场地区须六段储层岩性、物性表明:须六段储层(发育在须六1亚段和须六3亚段)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储层。残余粒间孔、颗粒边缘和粒间胶结物溶孔较发育。环边绿泥石胶结和构造破裂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改善了储集空间、提高了储集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特征及物性主控因素不明确的特点,综合利用薄片分析、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并结合沉积相的研究成果,在明确山西组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SPSS多元回归方法定量表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组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砂岩分选好-较好,成分成熟度高,为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受到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平均压实减孔率为82.53%;胶结物以钙质和硅质胶结为主,平均相对体积分数为3.32%,对储层的物性影响有限;溶蚀作用较弱,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占总孔隙的73.21%。回归模型表明,标准偏差、轻矿指数、杂基相对体积分数及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平均粒径及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小;最有利的储层沉积微相为边滩,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邓晴阳  党伟  罗元  郭宇 《河南科技》2015,(3):142-145
新疆油田石南21井区随着开发调整的逐渐进行,油田逐渐暴露出各主力层水淹强度不均等问题,本文通过油田已开发老井的物性参数与束缚水饱和度建立关系,从而对新加密井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进行解释,并与新加密井目前的含油饱和度进行对比,定量的解释了加密区的水淹情况。并用本方法对新疆油田石南21井区2个试验区进行解释验证,结果可靠,适用性强,可为同类油田后期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钻井、岩心及薄片分析等资料,并结合物性和储层储集空间资料,对南门场石炭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门场石炭系为沉积黄龙组地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内)溶孔、砾间(内)溶孔等,孔隙型溶洞及构造缝也较为发育,总体上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类型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Ⅰ类储层主要分布于C2hl2段,平面上零星分布,Ⅱ、Ⅲ类储层主要分布于C2hl2段及C2hl3的中下段,平面上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分析伊69井钻井地质设计、录井、测井、地震数据体、扫描电镜、前人研究成果(报告、多媒体)等资料,对伊69井进行了基础地质条件分析、烃源岩定向和定量评价、储层评价、盖层评价,系统研究了该区的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最终完成了对伊69井区天然气成藏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伊丹凸起具备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和盖层条件,但储层条件较差。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开始于圈闭形成前,圈闭对早期烃源岩的生烃聚集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6.
李娟 《河南科技》2013,(13):200+204
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分析为例,研究井震联合划分黑帝庙油层层序界面方法。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资料的强振幅和测井资料的岩性、电性曲线确定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层序界面,建立分层数据表,为砂体展布规律及油水分布关系研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高含水期密闭取心井单一点坝下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现象,从宏观储层非均质性和微观孔隙结构2个角度探求原因。宏观上,根据岩相和夹层密度,将单一点坝细分为上、中、下3段。并通过物性分析研究点坝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微观上,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以及CT扫描技术,研究点坝储层基本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水驱前后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点坝下部夹层密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夹层纵向上遮挡注入水向下运动,导致点坝下部注水波及厚度小,水洗程度低;点坝下部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高,孔隙结构差。水驱后,黏土矿物发生迁移、膨胀,堵塞孔喉,导致孔隙结构进一步变差,水驱油效率低。二者综合导致点坝下部剩余油饱和度高。  相似文献   

18.
馆陶组馆四段是林樊家-尚店地区的主力层段,然而油气在平面上分布变化大,在纵向上砂体与油气分布关系不明确,因此对该区馆四段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勘探生产意义。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基础资料,可识别出馆四段的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馆四段进行小层划分,进而细化馆四段沉积相,划分出河道、心滩、边滩、决口扇、废弃河道等5种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馆四段自下而上由辫状河沉积逐渐转变为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构造复杂,地层岩性类别多样,且钻井新工艺技术飞速发展,加大地层岩性识别的难度,易导致分层错误、卡层失准、取心漏失、套管少下等复杂事故发生。为了提高准噶尔盆地勘探效率,新疆油田引进XRD衍射岩性识别技术,并在准噶尔盆地20余口井上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XRD衍射岩性识别技术的岩性识别准确率高,实现了岩性识别从定性化到定量化,能够现场快速分析识别火成岩、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并在特殊工艺下能够准确识别细末岩屑,为安全顺利钻井提供技术保障,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岩性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20.
柴窝堡地区目的层储层裂缝类型可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通过各种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本区裂缝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区域构造应力场及构造部位、岩性、岩相及岩层厚度。通过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油气富集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