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心"地球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欠下了一笔科学债.人类受本能的驱使,总是对距离自己遥远的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对太空探索着了迷.人类对这些遥远星球结构的认识,要比对地球的地心清楚得多.甚至在150年前,人们还不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从1890年起,人们终于要来偿还这笔欠债了.当时人类开始观察地球上的岩石,并探索太阳及月亮间引力的关系,根据这种引力可以确定,我们脚下的地心应该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不同物质构成的岩层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钻入地心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地球内部充满巨大的洞穴和通道.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人类已知的物质能够经受住地心的恶劣环境而为我们提供通往地心的通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到达地心呢?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钻入地心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球物理学家运用地震层析X射影技术,绘制出了地球内部的地图,从而发现在地下3200公里的深处分布着广袤的高山与峡谷.这些山谷由熔岩构成,分布在地球液态地心与半熔融态地幔之间的边界处,与这两层犬牙交错,忽高忽低.已经测得到一条山脉高10公里,长达近万公里,还有一条峡谷的深度与长度与此相近. 先前地球物理学家一直认为地心是一个表面光滑的液态球体.新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地球的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当深空探测器已经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时,对于脚下的地球内部我们却依然鞭长莫及.人类正努力用各种方法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下面几英里的地方,生存着某些最不可思议的动植物。这儿没有阳光,灼热的火山口将海水加热到异常高的温度,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这儿的生态系统却保持着盎然生机。在海底最深处,灼热的岩浆不断地冲破地壳,最终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海底山脉,而且这一造山运动仍在不断地进行着。流动的岩浆致使地球构造板块破裂,漂移的大陆板块又引起了火山爆发和地震。有些火山口,如“黑烟筒”火山口就生成于海底山脉上。较冷的海水通过海底裂缝渗入到灼热的地壳下面,渗进去的海水被加热到几百摄氏度,然后通过火山口又回吐回来,被加热的海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相似文献   

6.
宇宙中飞驰的天体如小行星和彗星,有时离我们的地球十分近,有时候它们与地球的撞击不可避免,这时天外来客会以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撞入地球内部,在地面上仅留下被称为陨石坑的“火山口”,在古希腊语中它叫做“恒星伤口”。 不久前,有人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甚至连昼夜长短、地轴摆动都是由远古时期某个巨大天体的撞击引起的。加拿大教授特里姆艾因和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研究人员道温斯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后  相似文献   

7.
1隐秘的岩浆房 从外面看,早已休眠的冰岛斯里努加吉古火山惊人地美丽。然而,一名摩尔多瓦摄影师最近冒险进入这座火山的岩浆房内部,当他从火山口下降120米到达岩浆房底部时,阳光正好从岩浆房顶部(那里是爆发性岩浆的出口)投射进来,让他看清楚了岩浆房壁的色彩——这些由岩浆泡、烫、熏出来的颜色,令他不难想象这座火山当初爆发有多么恐怖。  相似文献   

8.
深潜火山湖     
<正>探秘火山活动造就的水下秘境。距今200多万年前,地幔柱从吉林东南部地区突破地壳,滚滚熔岩从破口中喷涌而出。多次喷发彻底重塑了这里的地形,在地表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火山锥,数量达100多座。今天,人们将这片地区称为长白山火山群。提到长白山,大家多半会想到天池。天池是长白山火山群中最大的一座火山口湖,火山锥顶部因积水形成的湖泊名为火山口湖。其实,除了天池,在整个长白山山脉分布着众多火山口湖。这些火山口湖中到底是怎样的情况,里面有什么?迄今,对长白山火山口湖和相距不远的五大连池火山湖的深潜调查都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9.
好莱坞科幻片<地心浩劫>(The Core)中有这样的情景:地球物理学家凯斯博士无意中发现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全球人类灭亡的大灾难:地心温度因某种不明原因发生了改变,这种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造卫星对地球体(海洋表面)更加准确的测定,增加了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英国汉普夏皇家航空机构的狄·吉·舍赫里与吉·依·科克和伯明翰阿斯顿大学的西·捷·布鲁克斯已从绕地球沿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上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它的关键数值是地心和卫星之间的最近距离:由于地球南北极的不对称性(约有40米),导致了运行中的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会产生好几公里的来回摆动。  相似文献   

11.
Fisher  A  孙爱军 《世界科学》1989,11(5):32-35
“无论是你还是任何其他人都不知道在地球内部究竟在发生着什么事情.”这是居尔斯·沃恩1864年的幻想小说《在地球中心旅行》中的一句话。当时,人们对此是无所争议的。沃恩的幻想驱使着三个探险者对地球的内奥进行了早期的探索,他们从死火山口处入手在88哩的深度上对地壳层进行了勘查。结果,他们并没有找到熔融物质,却发现了一个海兽曾居住过的巨大的地下海洋。  相似文献   

12.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09,(10):28-37
地球是我们称之为“家园”的地方,但地球有许多未解之谜令我们困惑:地球是如何从一片尘埃云中诞生的,地球是如何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生命的,地球深处的地心正发生着什么……科学家从多角度出发,探讨和揭示美丽而神秘的地球混沌初开时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汶川的大地震惊骇过后,世人自然将目光投向地球内部,这曾经狂暴颠颤的地层深处究竞遵循着怎样的运行规律,又包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特别是地球的核心,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的著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地心游记>讲述了林登布罗克教授等人进入地心探索的故事,而今天科学家深入墨西哥地下水晶洞的探险活动,称得上是一部现代版的<地心游记>.  相似文献   

15.
从实际效果来看,位于我们脚下6 380 km的地心,要比太阳系边缘更加"遥远".一种高密度新矿物的发现,让科学家意识到地幔比原先想象的更加活跃,并为人类解释地球的历史提供了一条新线索.  相似文献   

16.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否认太阳辐射作用是地表下地质活动的产生根源,而今却扭转看法,认为太阳辐射作用深深地影响着地表下部. 大约在300年前,人们认为地球内部散发出的热量不仅仅影响着地下的地质活动,而且还供养着地上的生命万物.其证据是:从地内流出的汨汨温泉水,使附近地域积雪消融、绿洲盎然、动植物群繁茂.古世界宇宙论者——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亚里士多德认为,地温的分布规律是愈往内心温度愈高,地心处应该  相似文献   

17.
深部碳循环:来自火成碳酸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焰 《自然杂志》2012,34(4):201-207
全球碳循环研究对于理解现今及未来大气圈CO2浓度及其变化趋势至关重要。传统的碳循环研究多侧重于探讨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地球表层之间的循环过程,基本不讨论地球内部圈层碳元素地球化学的行为与循环,现在发现传统的研究方式已很难深刻认识大气圈CO2浓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地球内部与表层碳元素双向交换过程的深部碳循环研究应运而生,成为当前全球碳循环研究的主要方向。火成碳酸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所组成,是地球内部碳元素含量最高的岩石,因而成为深部碳循环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当前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火成碳酸岩中的碳来自大气圈的CO2,是再循环的碳。地表附近消耗大气CO2所新生成的沉积碳酸盐岩借助板块深俯冲作用被带入地球内部,在(超)高温和含水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碳酸岩浆,后者再上侵形成火成碳酸岩,或者直接喷发至地表,碳元素又重返地球表层。因此,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主导碳元素在地球表层与内部的循环过程,进而控制大气圈CO2浓度长周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汶川大地震惊骇过后,世人自然将目光投向地球内部,这曾经狂暴颠颤的地层深处究竟遵循着怎样的运行规律,又包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特别是地球的核心,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9.
地球的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与地壳的构造,是地球长期发展而成的必然结果.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当前只能依靠地球物理方法测得的信息加以合理的解释.例如,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上的变化,了解到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其中最大的两个:莫霍面与古藤堡面,把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 但是,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判断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地球内部高温高压下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地表情况下物质的物理性质,显然有很大的不同.从当代微观到客观自然科学的研究,地球内部的变化,可能不是物质的变化,而是物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幸福零重量     
体验零重量 零重量,有时被称为微重力或失重。当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处于真空状态的时候,零重量就产生了。因为航天飞机在几百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受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地球重力,也就是地球引力,将航天飞机往地心拽;另一种是航天飞机围绕地球飞行产生的离心力或惯性力。当离心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时,重力与离心力相互抵消,因而产生微重力或零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