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魏晋南北朝既是分裂动荡黑暗的时代,也是精神自由解放的时代。对人性、个性及人的价值追求——“人格审美”,已成为时代潮流。于是,久违了的、由屈原创造的君子形象(兰蕙),自然地被赋予了新的“品格”:人物品藻——以“美”自赏或鑑人。此时的君子(兰蕙),大抵已非屈原时代的安邦定国,亦非汉末下层落魄人,而是具独特个性又极富才情的士人阶层精英——“俊杰”(俊士、俊才、俊良、俊彦、俊秀)。即便承《招魂》而以“兰蕙”写景,亦是“自我”的反映。若论此时“兰蕙”被赋予的新意,则是越八百年上承屈骚善与美的传统,又凸现“欣赏人格个性之美”的时代特色。相关史料及学史上名家诗.提供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骈、散界线后起,殊非文章本质;且骈文须单句贯气,籍昭骨格,散文须偶句落神、用见风姿;观姚姬传《古文辞类纂》以散为宗,而难捐上林之赋;李申耆《骈体文钞》以骄取则,而无舍过秦之论,良可识矣。枚叔作《七发》,后来摹拟相续,傅武仲有《七激》.曹子建有《七启》,张孟阳有《七命》,何仲言有《七召》,萧士缵有《七励》,莫非依样玄思,未切实际,昔人划为“七体”,裁义殊乖.司马长卿之《封禅》,蔡伯喈之《迁都告庙》,陆士衡之《五等诸侯》,韩退之之《原道》,文非不佳,然居今揆度.已先通理,借鉴亦难,不宜再作典范。班孟…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练字》篇,向来不太被人重视。因为这一章涉及文字方面的内容较多,所以文艺理论家们认为它对创作实践意义不大,是全书中价值不大的部份,因而轻视它;而语言文字学家们认为它是文论著作里的一章,于是忽略它。结果,《练字》篇成了《文心雕龙》五十章里最不幸的一章。然而,我们在研究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时,发现《练字》篇有许多吸引人注意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很精彩。今不揣鄙陋,尝试论之。一、认为文字是“言语之体貌,文艺之宅宇。”《文心雕龙·练字》云: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马迹明而书契作。斯乃言语之作统,而文章之…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在女才子丛出的有宋一代,易安应是灼灼夺目,独领风骚的最艳丽的一枝。王灼《碧鸡漫志》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王士被《花草蒙拾》云:“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口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此二者皆推崇清照在词坛上的突出表现与成就。而清照也是以词名为后人所知。殊不知,其文,其诗也同样传名。朱或《萍洲可谈》中说:“本朝妇女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诗之典籍,无愧于古之作者。”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李氏……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料想也曾使…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造新。”《物色》又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以谢灵运为代麦的山水文学的概述和评议。梁钟嵘《诗品》卷上,谓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蝶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  相似文献   

6.
现存较完备的南北朝文学总集,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简称严《文》、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简称丁《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简称逯《诗》。三书共收录陈朝作家118人,然于其生卒年,或阙如、或无考、或失误,如丁、逯之《诗》所收肖贲,我已有专文作了考辨(见《华中师大学报》1988年第五期《肖贲生卒年考及“仕陈”辨疑》)。  相似文献   

7.
《文选》分类的确有可议之处,尤其是其小类。然这往往是“天然地”存在的,故只要对一大批文章进行较细的分类,就难以完全避免他人之“议”。姚鼐、章学诚诸家的批评主要是因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操作与理论要求间的差异及其“不思当时事实”所致。姚说似是而非,《古文辞类纂》亦多类似《文选》之“失”:章说太半责非其所当责,少半或有理而萧统“持之有故”。《文选》在文体分类方面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尽管其更多的只是继承而非新的建树。  相似文献   

8.
心意拳论     
心意者,本于大学,正心诚意之谓也。诚其意以正其心,正其心以修其身。正心诚意者,修身之大要也,而谓之举,何哉?盖拳者,攻防之术也,心意者,亦攻防之术也。察汉高之禽项羽,显非拳胜;观二桃而杀三士,智何不能。子曰:仁者无敌。既无敌矣,攻何不克,防何不能,是心意更优于拳矣,吾以为上乘焉。曰:既有上乘,何为下乘?曰:下乘者,太极也。太极以力,拳也;心意以智,亦拳也,其理正同。故以太极而成心意。请述其道于左:太极有攻与防,心意亦有攻与防。太极攻防,有化与发;心意攻防,亦有化与发。太极之化以力,或黏或走,引进…  相似文献   

9.
赵孟頫这位杰出的书家,从元代书坛言,称雄一世,正如鲜于枢在《困学斋集》中云:其“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从整个书史言,他卓然与右军正脉相接。可与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相提并论,正如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其“元之有赵吴兴,亦犹晋之右军,唐之鲁公。”赵孟烦在其颖慧的心灵耕耘中作出了卓越的书法审美创造。本文即择取这一视野,剖视其书法审美创造的动机、构思、表现及其成就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对所载畜书旨要的揭示,是与它的批评方法相互依存的。清代学着周中导说:“窃谓自汉以后‘薄录之书.无论官撰私著,凡卷第之繁富,门类之允当,考证之精审,议论之公平,莫有过于是编矣。”1把议论与著录、分类、考证并列,可见周氏注意到《总目》的学术批评特色。鲁迅更认为聪目》“是现在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走的”2。所谓“书籍之批严,即指目录学而兼批评学的学术意蕴而言。因此,将批评方法与目录学解题结合起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总目》的学术品性和学术地位。概括言之,其批评方法约有五种…  相似文献   

11.
南朝钟嵘《诗品》在选诗和评诗上明显推重对怨情的抒发和表现,各家批评史对此现象的看法基本是从历史背景和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角度出发而言的。实际上,钟嵘《诗品》对诗歌抒发怨情的推重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士人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是诗歌以抒发情感为本位的观念成熟的一种标志。同时,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的盛行与魏晋玄学的关系亦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2.
《周书》卷四人《萧传》日:及高祖(周武帝宇文邕)平齐,(萧)岿朝于邺.高祖虽以礼接之,然来之重也。岿知之,后因宴承间,乃陈其父(萧)荷太祖(宇文泰)拯救之恩,并叙二国艰虞,唇齿椅角之事。词理辩畅,因涕泅交流。高祖亦为之嘘唏。自是大加赏异,礼遇日隆.后高祖复与之宴,齐氏故里叱(叱?)列长义(叉?)亦预焉。高祖指谓岿日:“是登陴骂朕者也。”岿曰:“长义(叉?)未能辅桀,翻敢吠尧。”高祖大笑。及酒酣,高祖又命琵琶自弹之。仍谓岿曰:“当为梁主尽欢。”岿乃起,请舞。高祖日:“梁主乃能为朕舞乎?!”岿日:“…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品藻人物的风气十分兴盛,魏晋人把人物品藻由社会的实际需要转入到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人们极力追求仪表美。在魏晋风度中,魏晋人追求自然之情,追求个性。左思的《娇女诗》以喜爱的口吻描绘了两个女儿的娇美、对美的追求和无拘无束的行为,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带着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陆学宣,1936年生于书香门第,江苏无锡人。先生幼受家庭熏陶,遍临唐宋碑帖;及长,又悄研秦汉篆隶,深悟魏晋意蕴,故呈弱冠,已善豪、隶、正、草、行各体。多年来。致力于书法研究与创作.取各家之长,溶己之灵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色。先生之书,在韵逸中见雄浑,于规范巾出天真,话体并发,互为融容,蔚为大观;先生之得,早已因《篆书概论》、《正草隶篆四体概论》等专著而闻名于世。先生还致力于篆刻艺术,曾主讲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电视讲座·篆刻学》,其作品构思精巧,黑白经营大胆独特,用刀爽劲.静中寓动,自成一格。此…  相似文献   

15.
《宋史》的史料来源多样,这在其各志传中都有体现。作为认识宋代中越关系的重要文献,《宋史·交趾传》的史源在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北宋部分,主要源自九朝《国史》列传及各朝《实录》;南宋前四朝部分,多源于四朝之《实录》及《日历》;理宗朝及以后部分,主要源于《日历》和《时政记》等;有的还同时参考了当时的臣僚奏议、敕封诏令和使臣行录等资料。理清《宋史·交趾传》史料的来源,有益于订正其内容上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16.
传本《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庆校众本"一语,研究者多以字误释之,晚清李慈铭、谭嗣同则主张刘义庆曾自注其书,但后世之学者或漠然视之,或斥其妄谬。实际上,刘义庆自注《世说新语》,南宋汪藻《世说叙录序》已留下线索。《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成书于萧梁,而今存其注不仅避宋武帝刘裕讳,亦避刘裕祖靖讳,此可谓刘义庆自注《世说新语》之内证。为自撰之书做注,东晋南北朝之际颇为常见,刘义庆自注《世说新语》,亦受时风熏染而已。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山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把《诗经》、《楚辞》引入诗中侧重于抒情,一类是把《周易》、《老子》、((庄子》引入诗中侧重于说理。世人往往批评谢灵运山水诗“有句无篇”,诗必谈玄说理,有情景割裂之嫌。该文旨在说明谢灵运就是通过这些典故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诗是情、景、理的融为一体的佳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兄弟》的批评文章,主要有传统现实主义、文化批评和运用西方理论等三种批评模式在起作用。评价了三者的得失,认为《兄弟》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借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形式,表达了对文革和改革两个动荡、巨变的时代精神之荒诞性的体认,是一部勇于“写当下”的探索之作。  相似文献   

19.
羔裘·狐裘·上古时装从《桧风·羔裘》说起“羔裘消遥,狐裘以朝”,传云:“羔裘以游燕,狐裘以适朝。”笺云:“诸侯之朝服缁衣羔裘,大蜡而息民则有黄衣狐裘,今以朝服燕,祭服朝,是其好洁衣服也。”疏云:“言桧君好洁衣服,不修政事,羔裘是适朝之常服,今服之以消遥,狐裘是息民之祭服,今服之以在朝,言其好洁变易常服也。”后之解诗大致不出此蕃篱。考其因,主要囿于小序所谓“桧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消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想当然地将羔裘释为缁衣羔裘,再释为诸侯之朝服;羔裘消遥就变成穿朝服而游燕,好洁衣服,不修政事了。释狐裘亦如此:先将狐裘释为黄衣狐裘,再释为大蜡息民  相似文献   

20.
《周礼》、《国语》记载宰夫为周代天子属官,至于诸侯和卿大夫是否设宰夫为属吏,文献罕有记载,只有《仪礼》留下一些资料。据《仪礼》可知,诸侯、卿大夫亦有宰夫,其职责主要是在燕礼上代君为主人,掌百官府之征令,掌宾客人饮食荐羞与献膳,主收藏,为主人赞礼,掌邦之吊事,尸祭受主人之啬忝,以及掌祭祀之荐羞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