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开始,在社会上就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国学教育机构。从章太炎先生的开始讲国学,到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国学热”,虽然在这期间,国学曾经被抨击和抛弃,但国学仍然在中国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因为国学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是我们的优秀文化,但现在的人对国学的了解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国学教育,且要对全社会公民进行教育,即要进行国学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国学教育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社会意义及其独特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国学教育的现状;针对现状重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依赖环境、资源、文献优势,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依靠互联网技术持,引进国学教育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教育大众化,让国民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终身学校"感受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厚重传统文化,并体会其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高师院校开展"普及国学基础课程可行性问卷"调查,认识到在高师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重要性。高师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母体。通过学习国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为推动中华民族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学术文化.国学复兴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它有助于弥补中国现代教育的严重缺陷,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并赋予人类生态文明以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红  何玲 《科技信息》2010,(10):I0163-I0163
国学是中华心、中华根。国学在现代中国曾经饱受磨难,屡遭批判。但现今随着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人们开始寻找精神支撑,而此时国学开始被人所提及。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更是出现了"国学热"。本文则是针对这一现象,对其进行多方位的探讨,以期从中获得些许经验与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学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国学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国学成为主流话语决定了近代思想家的文化建构离不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使先秦诸子以及先秦哲学成为近代思想家关注的热点。离开了先秦诸子以及对中国本土文化源流的考辨,也就不能理解中国近代国学思潮缘起的特殊背景,进而无法深刻理解国学的理论初衷和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国学”认识的日趋深刻和理性,国学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仍然存在着教育材料随机选取、教育师资短缺严重、教育活动形式味浓、教育教学存在误区等问题,笔者建议从赋予国学教育应有地位、多方位培训国学师资、精心编制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注重研究国学学习方法、坚持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重等方面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学教育势在必行,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将国学教育纳入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地理学科涵盖了大量的国学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以借助于地理教学这一载体,发掘国学素材,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融入和渗透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的生活、教育现状,适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国学、儒学,孝道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国学经典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国学之兴,乃国家之幸。让国学走进校园,是中国学校的应有之义,让国学走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亲爱的国学达人们,都来考考自己吧,看看自己实力如何,其中有些是《少儿科技》刊登过的知识点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国学教育热折射出以国学教育为手段,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感、民族意识认同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价值诉求与期许,但高校国学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提升高校国学教育的有效性要从国学及国学教育的本体论问题入手,明确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多维涵义,构建以培养国学精神为核心、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类知识、注重大学生"知情意行"系统改变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在技术路径层面上,针对国学学位专业教育与通识性国学课程教育两类方式,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学位、学分、课程、教学管理等系列制度,实现高校国学教育纵向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学段、高等教育不同学习层次之间教学方式与学习经验的有序衔接,以及横向上校内学习资源、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社会的国学复兴潮流中有许多形式主义的现象。"国学"和"国学大师"有乱用和错用的情况。"国学"仅指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总称;有"小学"功底,并打通中国传统文化诸多学科界限的学者才可称为"国学大师"。"国学复兴"的提法要讲一定环境,在今天想通过国学复兴来造就新时代国学大师很难。国学复兴,就要复兴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原则。国学复兴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中,国学教育是重要的媒介。梁启超与严修、张伯苓的早期互动为其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演讲或讲座以及文化学院的筹建是梁启超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具体实践。虽然最终文化学院以失败告终,但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富有深意,它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国学教育时代境遇的缩影与写照。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中的国学教育是近代国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私立大学国学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国学教育在近代社会的时代命运,也有助于为现代国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亘古弥新,它不仅深深地植根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和心中,还开拓着我们的视野,丰富着我们的灵魂。《大学》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在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方面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规范之中。伴随着对于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学"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底蕴的来源和象征,成为了此次课改的热点。大量的国学文化走进了中小学的语文课堂,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自身人格修养的塑造。而作为国学文化中的重要基础—《大学》,自然也成为了师生关注的焦点。而《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或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其影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6.
因近年国学热而重被提起的马一浮,以六艺之学为国学,现今颇受推崇。但其国学观,在他那个时代,其实极为特殊,因而赏音也就较少。马先生之洞见及其学术宗旨,亦正需由他如何与众不同处才能看出。 故而从三个方面说明马先生国学观的特点。(1)说明其国学不仿拟西学,也不取法于西人之治学方法,甚且认为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大问题。(2)说明民国初年的国学运动皆依托大学,惟马先生反对现代大学体制,独欲以夏变夷,自办书院,讲说六艺。(3)再说明历来理学家较重四书,不甚治经学,故清儒倡言经学以反理学。民国时期讲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也自认为继承了清人治经之法,反对理学。马先生却是阐发群经大义的理学家,不只在当时无与伦匹,在整个学术史上也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国学文化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学术界关于国学的理解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核心价值及历史使命的角度探讨了国学传承,展示了图书馆对于国学文化的贡献以及国学文化对图书馆的深刻影响,以便有助于新世纪国学文化和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当代大学国学教育的价值以及如何开展大学国学教育的问题。在剖析大学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大学国学教育的具体途径,认为可以从国学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以及辅助性的网络教育和系列讲座教育这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所谓人才,不仅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格。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国学教育,将会让学生在做学问、强技能的过程中同步提升人文素养,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砥砺美好品行。开展国学教育要注意知行合一,将国学知识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同时拓展国学教育的课外渠道,为国学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李泠君 《科技信息》2009,(28):257-258
当今世界,西学东浸,国学不兴,世风媚外。概西方体育观念支配国人心智,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犹在昏睡。念此,本文志在解释我国传统体育观念之利弊成因,以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我国威,力争在世界主流观念上,泼国学体育观之浓墨,为国添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