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财产随之产生,由虚拟财产所引起的纠纷也频繁发生。我国现行法律对虚拟财产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造成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处于不知应否保护、不知根据何法保护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界定,提出自己的物权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完善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游戏业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它不再孤立地存在于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而是与现实社会发生了具有法律意义的联系。然而,我国在虚拟财产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使得许多关于虚拟财产的权利主张都陷入了一种无法可依的境地。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内容及法律适用等进行具体规范,使司法机关在受理相关案件时可以对受害人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只有加深对网络虚拟财产本身的了解和探究,加快立法步伐,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得到认识上的统一,才能全面、有效地调整网络虚拟财产这一特殊的法律关系,使网络游戏产业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上实现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属性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9年第一款多人连线的网络游戏诞生时起,特别是2000年中国大陆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线RPG<万王之王>的成功,时至今日,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态势.但是与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是我国的虚拟财产保护制度.尽管发生了多起因虚拟财产侵权的案例,但因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得不到切实保护.探讨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属性和保护问题因此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中心。本文认为虚拟财产具有法律意义上财产的特点,应承认其所具有的财产性,并在此前提下,对于运用现行刑法如何保护虚拟财产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虚拟财产这一新型财产形态也开始显现,对于虚拟财产的性质,主要有物权说,知识产权说,无形财产说,债权说这四种学说。这四种学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未揭示出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财产类型来看待。这样既可以对虚拟财产作出全面的规定和保护,又可以采取开放性的局面,为将来虚拟财产的界定及其范围作铺垫。在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方面,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例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或者先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以避免无法可依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纠纷不断发生,但是我国的相关立法尚不健全。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同时具备物权和债权的属性,并呼吁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急需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好不容易得到的Q币,却莫名其妙失踪了;好不容易练出来的武器,却在一夜之间“蒸发”了……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的风靡,这些恶性事件让网友们欲哭无泪,毕竟那也是靠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抑或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而事实上,目前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还是一片空白,对其的争论也莫衷一是。在这个徘徊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产业日益发达,虚拟财产确权、侵权和继承相关的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把网络虚拟财产视为物权进行保护,但是我国关于网络虚拟财产安全的保护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界定还存在争议。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概念、特征进行分析,界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对强化网络虚拟财产安全的保护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纯粹法学理论问题,新型财产的法律属性争论繁多,未有定论。而新型财产的保护诉求则驱使司法机关从实用主义出发,不以其法律属性为前提,而是径直认定新型财产的效用和价值。这种新型财产利益的确认方式实质上是利益论的权利生成模式,即符合三重利益要素的新型财产利益即可上升为一项权利,从而准用一般财产权的保护规则。同样,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化路径也遵循此种论证模式。在网络虚拟财产权的保护上,有两种路径可供选择:其一,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到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中,并明确为一项独立于物权和债权的、可支配的新型财产权。其二,将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扩张至网络环境,若游戏运营商与用户对安全保障义务有明确约定,此时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发生竞合,由用户择一行使;若双方未约定安全保障义务,则基于网络虚拟财产权的独立性,将安全保障义务视为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以其强大的娱乐性及互动性风靡全球.但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财产是否应当得到保护、应如何保护成为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大问题.本文将从虚拟财产第一案的"红月"案入手,通过分析案件来阐述虚拟财产应该作为无形财产中的一种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在文中首先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进行界定,随后分析了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的介绍对完善虚拟财产的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中,网络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消极因素,同时,伴随了一个新问题的产生——“虚拟财产”的保护。在现有法律保障下,我们能否保护自己虚拟的钱币、武器装备以及QQ号码?针对网络社会,我们是否需要一套新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财产的定义及法律特征,进行了虚拟财产的属性界定,并对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和立法完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的QQ号码被盗了!”连日来.晓嘉为此忧心忡忡.却申诉无门。这种现象.在网络世界并不少见,类似的虚拟财产被盗案.更多地存在于网络游戏中。当玩家们将辛辛苦苦“练功”挣来,甚至是花钱购买的“宝物”,“武器”.级别.段位等视为珍宝时.一双无形的黑手,却早已在暗处觊觎…… 那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财产.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吗?又该由谁来提供保护?面对这个棘手课题.IT界和法律界人士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网游虚拟财产交易,从社会和自身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决定网游虚拟财产交易合法化的基础是从立法上尽快确定网游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国家应当立法禁止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与现实中的货币交易,即禁止虚实交易;政府应建立合理的虚拟财产纠纷解决机制,以保护广大玩家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其基本要求便是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平等保护。物权法首次将平等保护原则写入其中,是对《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的深刻反思。必须改变传统民法对国家财产实行特殊保护的观念。公民合法取得的财产应当受到与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同等的法律保护.使人民群众积累的财产能够受到切实的保障.这也是物权法引进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所在。鉴于此,有必要对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概括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是否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目前国内学者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虚拟财产具备法律的可保护性,在法律上是可以界定的,具有可侵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游戏的盛行,网络盗窃现象时有发生,但学术界关于虚拟财产是否可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试图从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数额计算以及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界定的角度,说明虚拟财产可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网络交易的法律保护问题。阐述了网络交易法律保护的意义,介绍了当前国际国内网络交易法律保护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交易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殊性使得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得格外突出。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目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侵权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主要难题,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提出构建法律、技术和道德"三位一体"的对策,实现对网络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