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炉软熔带,滴落带,研究了未燃煤粉(UPC)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钛渣的形成和滴落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料层中UPC量的增加,含钛炉渣滴落量增加,对于普通炉渣得到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转炉溅渣护炉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试验以修正的弗鲁德数(Fr)作为相似基础。实验室采用石蜡加淀粉对30t转炉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氮气流量约为8500m^3/h,溅渣时间为3min,枪位为0.8m;向渣中加入氧化镁或碳粒以调整成分是必要的;炉渣温度过高,流动性过好,溅起的炉渣难以凝结在炉衬中。  相似文献   

3.
以SGRS工艺为基础,研究了低碱度脱磷渣在转炉少渣冶炼中的作用.根据少渣冶炼物料平衡原理,脱磷阶段结束炉渣碱度控制越低,相当于转炉回收利用的Ca O量越多,能够实现的钢液去Si量也越多.同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脱磷渣碱度的降低,炉渣的熔化性能逐渐改善,带来脱磷阶段结束转炉倒渣量不断增加以及脱磷渣金属铁含量不断降低的有益效果.当脱磷渣碱度在1.2~1.8范围时,脱磷渣半球点温度基本控制在1 380℃以内,脱磷渣中的游离Ca O质量分数控制在0.7%左右的较低水平,同时转炉脱磷阶段结束转炉倒渣量基本可控制在8 t(210 t转炉)或5 t(100 t转炉)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溅渣前后炉渣的分析表明,改性料中MgO含量降低后,调渣后渣样中的其余矿物相变化不大,且MgO颗粒消失,这有利于复吹转炉的溅渣护炉。  相似文献   

5.
在转炉留渣-双渣工艺脱磷阶段结束倒渣时,分别使用样勺获取倒渣开始时上部泡沫渣,倒渣结束时下部泡沫渣以及倒渣结束后炉内剩余底部泡沫渣,使用宏观及微观的方法分别分析泡沫渣各部位气泡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气泡平均当量直径,上部>下部>底部;孔隙率,上部>下部>底部。转炉泡沫渣的形成过程为:随着大量CO/CO2气泡进入渣中,气泡之间不断碰撞、合并,上部气泡被下部气泡抬挤且由于气泡本身的浮力作用,气泡不断上升,气泡在上升时由于重力作用,气泡之间渣相在重力作用下析液,气泡的拓扑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气泡之间不断碰撞、合并,最后形成上部气泡直径大且孔隙率高,下部气泡直径小且孔隙率低的泡沫渣。  相似文献   

6.
为某厂100 t顶吹转炉溅渣护炉提供最佳工艺参数,按照转炉相应比例设计水力模型并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溅渣护炉工艺参数,相应调整溅渣氮气压力和枪位,提高了溅渣效果,溅渣后炉渣均匀涂覆到炉衬上,溅渣时间缩短到2.5~3 min,进一步提高了转炉炉龄,实现24 025炉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为某厂100 t顶吹转炉溅渣护炉提供最佳工艺参数,按照转炉相应比例设计水力模型并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溅渣护炉工艺参数,相应调整溅渣氮气压力和抢位,提高了溅渣效果,溅渣后炉渣均匀涂覆到炉衬上,溅渣时间缩短到2.5~3 min,进一步提高了转炉炉龄,实现24025炉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冶炼过程,对高钛型高炉渣在炉内的堵塞与液泛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气体流速、TiO2含量、TiO2还原度和渣-焦界面性质对熔渣在炉内的堵塞与液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承钢高炉炉缸沉积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承钢高炉炉缸沉积物中的高熔点物质主要为TiC及少量的Ti(N,C)、Ti(C,N)。炉渣中的TiO2与焦炭发生直接还原反应生成TiC,随着铁液的形成,渣中的TiC被铁滴吸附,包裹在铁滴周围。TiC包裹着铁液沉降到炉底形成炉缸沉积物;在渣-铁界面和铁水-炉底耐火材料界面,由于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的存在析出Ti(N,C)、Ti(C,N),铁水和炉渣团聚在炉缸中形成炉缸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
为将溅渣护炉技术应用于炼镍转炉,在实验室镁铬质坩埚中进行了热态模拟溅渣实验.结果表明:FeO-Fe2O3-SiO2-MgO渣系为镍转炉溅渣护炉的合理渣型,增加渣中MgO和Fe2O3含量可以明显提高炉渣熔化温度,相应渣中高熔点相铁镁橄榄石和磁铁矿显著增加,采用此类炉渣溅渣可在镁铬砖内壁形成高熔点的溅渣层;溅渣后坩埚内壁的溅渣层由反应层和挂渣层组成,其中反应层物相为镁铁固溶体和镁铬铁铝尖晶石,挂渣层主要由铁镁橄榄石和磁铁矿组成.溅渣时采用空气喷吹可增加渣中Fe2O3,适合作为溅渣气源.  相似文献   

11.
溅渣护炉是把转炉炼钢时所产生的炉渣经调渣处理后,用高压氮气喷溅到炉衬上,弥补吹炼时钢水对炉衬材料的侵蚀,减少转炉补炉时间,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提高转炉炉衬使用寿命,实现炉机匹配,达到产能最大化释放,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溅渣护炉是转炉护炉技术的重大进步,这项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转炉炉龄、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在我国有着了广阔的广应用前景。从转炉溅渣护炉的机理入手,介绍了溅渣护炉的工艺特点,探讨了炉渣成分的优化研究,分析了溅渣操作中枪位、时间等的控制,对溅渣护炉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运用溅渣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钒钛高炉渣中金属铁的测定方法。认为可以采用碘——乙醇法。碘——乙醇与金属铁的反应具选择性,可避免渣中大量低价钛化合物的干扰。无毒,且对五官无刺激作用。分析结果与碘——甲醇法的极为相近。方法简便迅速,适于日常分析之用。  相似文献   

14.
就BaO质量含量1.0%-3.7%,TiO2质量含量1.5%-4.0%,炉渣二元碱度(CaO/SiO2)0.95-1.15的高炉渣脱硫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炉渣脱硫反应是二级反应;炉渣硫分配系数Ls随二元碱度提高而提高;渣中TiO2为3%时,Ls有一峰值。  相似文献   

15.
在MgO稳定的氧化锆管内装金属银与金川炼镍弃渣,于l873K温度下置于碳饮和铁液中,组成如下原电池:石墨|[O]Fe+C饱和|ZrO2(MgO)|(FeO)(slag)+Ag(1)|Mo.其中碳饱和铁液作阳极,渣中的银液作阴极.将原电池短路,电子通过外电路在两极间传递.通过电化学分析仪测定外电路的短路电流,监测金川渣电化学还原变化.该方法利用还原剂碳非接触式电化学还原金川渣,提取金川渣中的有价金属铁、镍、铜等,获得无碳铁合金,提供了一个从冶金弃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提钒尾渣煤基直接还原效果的影响,并利用磨矿-磁选方法对焙烧产物进行了金属铁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金属铁析出、兼并、长大以及金属铁和渣相单体解离的焙烧温度是1200℃,在此温度下,提钒尾渣中的Fe2O3基本还原成了金属铁,Fe2TiO5基本转变成了金属铁和TiO2.铁质量分数36.54%、TiO2质量分数9.28%的提钒尾渣,经1200℃焙烧所得产物经过二段磨矿-二段磁选可获得铁质量分数90.90%、TiO2质量分数0.56%的金属铁粉.  相似文献   

17.
转炉溅渣护炉机理的基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液态炉渣对炉衬的侵蚀,以及溅渣层与炉衬的结合与保护三个方面介绍了溅渣层对炉衬的保护机理;并阐述了终渣中MgO、FeO含量和粘度对溅渣效果的影响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化学成分、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镍沉降渣矿物成分和嵌布特点和沉降渣深度还原过程中物相的转变特征,结果表明,渣的物相由铁镁橄榄石和玻璃质组成.渣中主要有用成分铜镍铁硫化物嵌布粒度微细,分布无规律,回收困难.经深度还原,沉降渣逐渐转变为镁黄长石、含镍金属铁、辉石、钙霞石、钠闪石、石英等新的矿物成分,加热至1300℃,还原产物物相组成稳定,镁黄长石和含镍金属铁相对含量最高.还原时间也是影响还原效果重要因素,含镍金属铁相对含量随还原时间的增加而增长,120 min时相对含量最高.热力学分析表明,镍沉降渣深度还原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铁镁橄榄石与氧化钙作用生成镁黄长石和FeO,FeO被C和CO还原为金属铁.金属硫化物与CaO和C通过氧化还原作用,生成的金属铜和镍溶于金属铁中,产生的CaS与硅酸盐一起析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降低顶渣氧化性对改善超低碳钢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在转炉终点至中间包过程中,在多位置取炉渣和钢水试样,分别进行炉渣氧化性、钢液成分和夹杂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转炉出钢后通过对顶渣改质,渣中T.Fe由转炉终点的19.18%降至RH进站时的4.68%,顶渣氧化性降低明显.渣中T.Fe降低导致钢中[O]的降低,T.Fe较低的炉次平均吹氧量较大,使得铝脱氧前钢中[O]较高.RH结束渣T.Fe与夹杂物数量呈线性关系,T.Fe越低夹杂物数量越少,同时RH结束后夹杂物数量与铝脱氧前钢中[O]无必然关系.顶渣(CaO)/(Al2O3)会影响其吸收Al2O3夹杂物的能力,(CaO)/(Al2 O3)控制不合理的炉次,其夹杂物数量也较多.通过降低顶渣氧化性,热轧板卷缺陷率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转炉高效脱磷同时减少渣料(主要是石灰)消耗,对国内某钢厂的80 t转炉进行了留渣-双渣操作试验。通过引入经验公式对前期脱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与现场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转炉吹炼前期脱磷较佳的工艺条件:炉渣碱度R控制在1.2~1.8左右,一次倒渣温度控制在1 325~1 355℃,渣中FeO质量分数控制在15~17%。统计生产数据表明,留渣-双渣操作比单渣操作,石灰加入量每吨钢减少6.9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