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辽宁省滨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模糊模式对辽宁省滨海城市水资源开发程度进行了识别评价,得出其级别特征值为1.763 2,开发程度处于一级和二级之间,接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同时,利用灰色系统建立GM(1,1)和GM(1,2)模型,对滨海城市旱灾、城市人口、生活用水量和用水总量进行预测,预测在2004年和2009年左右,将可能再次出现干旱,到2010年和2020年人口将分别达到720万和910 万,到2010年城市的生活用水量将达到4.46亿t,用水总量将达到9.8亿t,辽宁省滨海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
以喀什地区各县市水资源利用数据为基础,对喀什地区2001—2007年间的水资源利用数量、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喀什地区总用水量呈增长趋势,其中,农业用水增加量最大,生态环境用水增加量位居第二,工业、城镇公共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量均比较少.各县市在水资源利用类型的变化上也有一定的差异.6年中除了伽师县和疏附县总的用水量减少以外,其他县市的用水量都呈增长趋势,其中以莎车县的用水增长量最大,麦盖提、叶城和巴楚县占第二,喀什市和泽普县排在第3位.从不同的水资源利用类型来看,除了伽师县和疏附县以外,其他县市农业用水量都呈增长趋势;喀什市和叶城县的工业用水量增长量最大;喀什地区所有县市的城镇用水量都呈增长趋势;生活用水量的变化比较特殊:莎车县、叶城县、巴楚县、英吉沙县、麦盖提县、疏附县和疏勒县等呈增长趋势,而岳普湖县、伽师县、泽普县和喀什市呈减少趋势;除了伽师县以外,其他的县市的生态环境用水量都呈增长趋势.笔者认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化因素是喀什地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发展预测,运用了灰色预测理论、灰色关联理论及k均值聚类分析等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及K-means聚类分析模型等模型,综合运用了Matlab、SPSS等软件编程求解,得出了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影响最小,应推进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城市水资源预测和优化配置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进行数学建模,以研究北京市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5年的水资源总量为21.4523亿m3,再生水量为11.96亿m3,总需水量为39.74亿m3,仍将存在6.33亿m3缺口,将依赖于境外调水,与北京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十分接近。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北京市可通过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量,维持现有工业用水量,实现可供水量与总需水量的基本平衡,并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城市未来供、需水状况,并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用于区域水资源预测和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5.
楚雄市位于分水岭地带,水资源量相对不足,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对楚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楚雄市更加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获得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分析楚雄市水资源结构及需水量的基础上,估算了楚雄市理论最大可用水量与楚雄市2007年综合用水量,据此估算出楚雄市水资源的承载力、超载率,并对楚雄市2007年水资源的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2007年楚雄市水资源超载率为-91.07%,说明楚雄市水资源未出现超载现象。  相似文献   

6.
景观水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岳亮  李佩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32(12):102-104,110
从景观水资源的美学特征研究入手,通过对景观水资源的全方位剖析,提出了景观水资源综合评价的程序包括自然评价和人文评价2个方面,由此建立起景观水资源综合评价系统,还提出景观水资源评价宜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最后,以西安市环城风景区为案例,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临汾市为研究区域,针对临汾市水资源紧缺、污染、地下水超采等不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投影寻踪综合模型(FAHP-PP)对临汾市2005—2014年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支撑和可行性建议.结果表明,临汾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呈逐年稳定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综合指数为0.71,比2005年增长0.59,年均增长0.06;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的影响临汾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4项关键性指标依次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引蓄水工程供水占率.FAHP-PP模型简单有效,可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度与可靠性,适用于临汾市以及类似地区的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由隶属函数构造出评价系数,按照可持续利用水平分为好、一般、差、不可持续利用4个等级,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水文资料缺乏问题一直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以贵州省都匀市为例,通过构建区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该市相关河流长系列径流资料、DPSIR模型选取评价指标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定量计算等一系列手段对都匀市现状及未来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都匀市近期的一系列水资源开发举措将提高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而中期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其承载能力将有所下降,直至远期趋于平衡.承载能力评价结果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保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承载力(WRCC)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构建集社会经济预测模型、情景决策分析与模糊评价模型的水-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评判模型对黄河中游延安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预测其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状况.评判结果显示:2005年延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值为0.40,处于可承载的较低水平;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46、0.52,总的看来,延安市水资源承载力将在可承载程度上逐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呈明显的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市8个地点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评估了地下水水质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主成分分析,可将5个水质指标综合为1个主成分进行解释,解释率为69.478%,水质综合控制指标为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模糊综合评价法预测8个地点地下水中,1个为Ⅰ类水、1个为Ⅱ类水、5个为Ⅲ类水、1个为Ⅴ类水.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预测地下水水质排名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势相同,说明两种模型都比较适合预测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而且两种模型结合使用后综合预测结果要比单一预测模型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岩溶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遵义市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岩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以综合指数模型评价2004—2015年遵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结果表明:2004—2015年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状态和综合指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004—2013年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阶段,2014—2015年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处于中级协调阶段,水资源与经济、环境发展从轻度失调转变为中级协调;并对遵义市水资源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水效率评价是水资源利用"3条红线"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资源管理基本单元,如何合理估算各水资源分区社会经济及用水量是开展用水效率评价的基础.本研究构建全国水资源分区社会经济及用水量数据汇总系统,将县级行政区数据向水资源三级区数据进行转化.其核心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土地利用及高程等信息与社会经济及用水量的相关关系,对全国县级行政区与水资源三级区套图形成斑块的社会经济及用水量进行估算,之后按照水资源分区进行汇总.计算结果显示分区汇总后的数据基本合理同时极大力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作为开展水资源分区用水效率评价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目标的基础上,以工业、生活、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的综合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一组最优解集,选出效益值较大的7种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应用TOPSIS模型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选出的方案总用水量为19.014亿m3,工业用水量为3.342亿m3,生活用水量为1.046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1.2亿m3,农业用水量为13.426亿m3,这与石羊河流域目前的现实需求是吻合的,也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效益综合评价的可变模糊决策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效益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的多层次半结构性体系.为提高评价的可靠性,综合考虑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水资源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并将两级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同时应用于半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中.结果表明,可变模糊模...  相似文献   

16.
加强水资源管理评价能够为缺水地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本研究建立了由12个指标构成的北京市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以优势互补的支持向量机(SVM)和模糊综合评价(FCE)模型,对2016—2019年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VM和FCE评价模型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评价结果均...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城市用水量预测是编制给水工程规划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影响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因素很多,如水资源状况、节水政策、环保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发展规划等,城市用水量预测不能与之脱离开来。在城镇规划中,以产业园区为发展方向的城镇,在城镇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工业用水量预测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城镇给水系统的布局。本文以南方某城镇为例,探索以产业园区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可变模型的山西省地下水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芸 《山西科技》2013,28(5):15-17
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利用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模型,对山西省的地下水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大同、晋中、晋城和运城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3级;其余各地市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整个山西省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根据各地区相应的评价级别,可采用不同的措施以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2016年辽宁省的统计数据,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首先分析辽宁省城镇化与用水结构的发展趋势,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实证研究辽宁省城镇化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城镇化率与人均用水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均用水水平的Granger原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降低7.48%和0.22%,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利用回归模型预测可知,到2020年,辽宁省城镇化率达到72%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将明显高于2016年,并且辽宁省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未超过辽宁省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最后,针对辽宁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并以广西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3个主要子系统共26个评价指标,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