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东部地区,包含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现有工业企业22万多个,占全国总数的47%,有的省市工业密集程度,已接近饱和状态.这一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外资企业绝大部分也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但是沿海地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能源和部  相似文献   

2.
阳江市是广东西南沿海的一个次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布局不甚合理。本文运用点轴开发理论,对阳江市空间经济布局进行探讨,提出市域开发的主要轴线和基本框架,并阐述主要产业部门的布局。  相似文献   

3.
资源委员会在抗战期间发展迅猛,它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工业集中于沿海少数几个省市且多为轻工业的不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奠定了中国从中古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基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对西方开放的经济政策、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内的社会态势以及资源委员会自身的素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资源委员会向前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缩小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也是我国整体经济步入新台阶的客观需要。为此,从人均GDP、人均第一产值、人均第二产值、人均第三产值、居民消费水平、人均财政收入、人均邮电总量、人均进出口总额方面,用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4类,分类的结果基本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资源委员会在抗战期间发展迅猛,它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工业集中于沿海少数几个省市且多为轻工业的不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奠定了中国从中古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基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对西方开放的经济政策、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内的社会态势以及资源委员会自身的素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资源委员会向前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或后发地区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渝东北地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目前仍然是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但也表明渝东北地区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在分析现实经济基础(人均GDP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之上,提出了使渝东北地区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建议:各区县政府应提升调控能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敦促企业学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合理产业分工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所起的作用,而人均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地区人力资源要素如何对该地区人均GDP发生作用是该研究关注的中心.因此,该研究从经济指标人均GDP入手,通过构建经济量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探寻其中的奥秘.研究发现,人力资源是通过劳动生产率与劳动适龄人口率两个路径从需求端与供给端同时作用于人均GDP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杨昌敏 《遵义科技》2004,32(2):22-23
不发达地区是经济振兴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全国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能否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历史机遇,推动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乘势而上,进而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关系到哈尔滨市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明确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发展思路和任务,是当前我市科技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生产资金的状况,实际上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小。同时,它还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等与经济相关的重要因素状况相联系。 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不同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与本地区农民采取的经济发展对策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一点出发,对人均纯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以把握的一个发展难题。国外学者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似乎表明:一个国家的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水平先抑后扬,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到达某个“拐点”以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现以江苏省工业“三废”排放(1994-2011年)为例,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总量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N”型曲线,工业固废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倒“U”型左侧曲线。对此,江苏不能坐等 EKC“拐点”的到来,而是要客观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业经济提档升级,严格环境监督与管理,改革国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政府官员考核制度,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是描述污染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常用模型,一般情况下呈倒U形.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5年的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分别建立二次和三次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模型.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均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符合倒U型模型,而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烟尘排放量、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模型.文章从环境保护成效、环境政策成本和经济增长模式三个方面评述了山东省环境经济政策,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3.
比较教育学位授予点不仅是大批比较教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还是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以加强比较教育学科队伍建设为出发点,通过对比较教育学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布局以及研究生培养方向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比较教育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分别有44个和15个;学位授予点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多分布于沿海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呈现出学位授予点"中部塌陷"的特征;部分学位授予点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向不均衡。优化我国比较教育学学位授予点布局以及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建议是:在中部地区高校增设博士学位授予点;合理设置研究生培养方向;加强比较教育自身理论建设;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网络优势提高服务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沿海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也是浙江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丽水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丽水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先是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广西为例,从农业、工业、矿产资源等方面论述了科技进步对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作用。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并赶上和超过它们。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广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并不能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发展悖论,将是困扰广西进一步发展的强约束条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症结,为解决这一症结,发达地区已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对策。基于广西是后工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仍较为落后,正面临环境承载力下降与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该文通过对广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广西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广西为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上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更是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比起发达省区来要低,相对差距正在拉大。1989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271元,最发达省市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则分别为4624元,3321元,2774元,1630元,1667元,1729元,而少数民族集中的省区新疆、宁夏、西藏、广西、内蒙古以及青海、云南、贵州则分别只有1230,978,785,726,991,1044,774,631元。没有一个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有的甚至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而与最高水平的上海比虽然相对差距略  相似文献   

18.
第一,有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和地区。虽然云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但有一批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从人均GDP来看,昆明、玉溪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均GDlP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接近和超过北京、天津的水平。这部分较发达的地区已具有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在全国的位次一直不断前移。要实现我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需要解决诸多新问题,完成改革、开放、开发、发展等方面一系列新任务。由此,“走出去”战略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山东在对外投资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我省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针对差距和不足,我们的相应对策是:把实施“走出去”战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战略的重点,提高优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承包工程队伍建设,改善经营主体结构;切实实现区域突破,统筹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建立科学的“走出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涌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52个国家级开发区星罗棋布在从沿海到内地的大多数省市,为各地的科技进步注入了动力与活力。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实力雄厚,教育科技发达,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