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里程碑.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有材料科学的卓越贡献,并伴随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2021,30(6)
正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类从诞生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就是从野蛮的原始时期发展到现代的科技文明。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然而,科技的发展未必会同步实现社会文明,科技与文化之间并不必然构成正比关系和等值关系,  相似文献   

3.
汪静静  余雪  陈桂珍 《科技资讯》2007,(29):166-168
在推进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一枝独秀".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缔造了无数的辉煌和繁荣的背景下,它自身也愈来愈陷入让人类理性置疑最深的困境和危机之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仍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一条科学技术合理辅佐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本文认为"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是应时而生的合理的观点;同时本文主要尝试分析了"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几点理由,并认为坚持"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可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上和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游刃有余地合理使用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人类智慧、理性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就像"一轮精神的太阳",照耀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与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总结科学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隐私权不受侵犯是文明人的基本需要,加强隐私权保护是人类进步文明的表现.注重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有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本文以"艳照门"事件为视角研究如何构建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溯源刘元力刘富国人类即将迎来新的世纪。回顾漫长的历史,追溯生命的起源,人类从无到有,从野蛮到文明,从愚昧到智慧,从落后到先进……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创建着文明,发展壮大了自己。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起,就以其神奇...  相似文献   

7.
 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科学及其衍生的技术才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古希腊众先贤中,仅亚里士多德一人就可以视为多个自然学科的鼻祖。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古文明,古希腊文明里的科学元素无疑是最为丰富的,这也是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明对现代世界文明影响最深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为第1个世界物理年.这个国际性的重大决策标志着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中肩负的特殊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 税收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的。税收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治税思想的产生、变迁来看,从古代的宗法思想到当今的所谓“依法治税”,无不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光芒。时代发展到今天,依法诚信纳税、依法诚信服务、依法征税、文明征税赋予税收文明丰富的内涵。可以说,税收文明的发展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正在进入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引发了全媒体革命。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