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欧阳 《科学之友》2010,(3):22-24
<正>500年前,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探险者们纷纷毫不犹豫地驾船前往新大陆探险。如今,科学家们则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外太空,星际旅行成为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正如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其科幻著作《银河系漫游指南》中  相似文献   

2.
谁都知道,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其地理面貌与地球极为相似.天文学家戏称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就是有望一日人类能登上火星,探索火星,最终移民火星,征服火星.前几年,有不少媒体争相发表了美国人造卫星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类似人类脸部的图像,惟妙惟肖,如同真的.  相似文献   

3.
"铁心"地球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欠下了一笔科学债.人类受本能的驱使,总是对距离自己遥远的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对太空探索着了迷.人类对这些遥远星球结构的认识,要比对地球的地心清楚得多.甚至在150年前,人们还不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从1890年起,人们终于要来偿还这笔欠债了.当时人类开始观察地球上的岩石,并探索太阳及月亮间引力的关系,根据这种引力可以确定,我们脚下的地心应该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不同物质构成的岩层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21,66(21):2635-2648
正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航海家们的"眼睛",是人类航海活动和探索新大陆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之一.在茫茫大海上,人们借助指南针来确定方向.然而,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便可完成令人惊叹的长距离迁徙活动,如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地球南北极、可可西里藏羚羊上千公里大迁徙、黑脉金斑蝶四代接力往返北美大陆等[1].  相似文献   

5.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1,(12):27-27
通过捕捉距离地球仅2100万光年的一颗微小恒星坍缩而产生的超新星爆发后的闪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天文学家们在25年里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近、最明亮的一类超新星。不久。天文爱好者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奇观。  相似文献   

6.
地球温度"计时器"估测年龄:7 000万年 测算方法:19世纪,与牛顿齐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曾对地球年龄的推算做过一个大胆的假设:地球是一个被太阳抛出的、由熔融状岩石组成的物体,脱离太阳后,它的温度逐渐冷却,经过千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它才降到了现在这个适宜生命出现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讲述了2050年的火星故事,当时地球正逐步走向毁灭,移民火星是人类的惟一选择.正当移民们以为火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其实火星已经有人居住了,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  相似文献   

8.
南极往事     
<正>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大陆,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大约3400万年前,冈瓦纳古陆的南美大陆和南极大陆完成分离,德雷克海峡通道被彻底打开,南极自此被孤独地留在了地球的最南端。毫无阻碍的西风带和绕极流造成的热隔绝令南极大陆由温带气候开始逐渐变冷,南极冰盖也逐渐形成。在地球成长的历史长河中,缺少原住民的南极洲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为神秘的大陆。  相似文献   

9.
大陆科学钻探与中国科学深钻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采 《科学》2002,54(2):22-25
人类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已经历了无数个春秋.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对地球进行探测,但是,由于坚硬地壳岩石的阻隔,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仍然所知甚少.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辟了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计划应运而生,这就是直接观测地球陆壳的"大陆科学钻探".作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深钻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科学工程,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灾害、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威 《科学之友》2005,(4):43-43
南极,地球的一个端点,很早就为探险家们所垂青,为完成向这个地球之端的冲刺,探险家们作了极其艰苦卓绝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20世纪初,英国的斯科特探险队与挪威的阿蒙森探险队,为争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先到达南极点的殊荣,在这块银色大陆上开始了艰险的征程。挪威的阿蒙森探险队从鲸湾出发,用狗拉雪撬,经过53天的时间,于1911年12月14日第一次到达了南极点。英国的斯科特探险队,在阿蒙森队抵达南极点的1个月后即1912年1月18日,也终于到达南极点,但在归程中不幸罹难。他们的顽强献身精神和悲壮事迹,同样载入了南极探险史册。为了纪念这…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71%的表面被海洋所占据,人们一度认为浩瀚无边的海洋具有无限的自洁能力,人类的污染不会触及海洋.然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波及局部深海区域.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海洋环保技术.最近,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近年来有利于改善海洋环境的5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最近,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第一个由暗物质组成的隐形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这组天文科学家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洛维尔望远镜观测到这个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的隐形星系,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望远镜也证明了这一发现。这个没有恒星的庞大星系的运转如同一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人类诞生以来最高值新研究显示,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出现了更进一步令人不安的迹象: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了人类诞生以来的最高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15ppm,即每100万单位中有415单位的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警告称,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以及各类生物的生存构成显著威胁,估计全球有超过100万种生物将由于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家们为证明“地球大裂缝”理论专门考察、研究连结北美和南极洲的相似特征。地质学家莫尔斯(Moores)发现在南极洲、美国东北部和美国西南部都有相似形状年代的岩石。科学家相信这些岩石曾经是连接大陆岩石区域的一部分。科学家达吉尔(Dalziel)等也计划探索在这些地区化石中的相似之处。另外一些科学家利用卫星照片、激光和类星体测量地球大陆之间在不同时代之间的距离。用大量数据他们能追踪并推测出大陆在何地开始其旅行,并试图预测未来它们的运动方向。这些大陆块会像网球一样在水中漂浮吗?如果是这样,地心引力会起什么作用,都值得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今天地球错踪交叉的大  相似文献   

15.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科学家们在南极古老冰层之下检测发现到存活已达数万年之久的原始细菌,科学界对这种细菌是否会危害人类尚不明了,但却一致认识到,微生物绝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它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由此联想到的新话题是:太空是否存在微生物,是否会引发地球人传染病的大流行?这个问题,部分已经得到证实,部分尚有待于时间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7.
<正>冰雪大陆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它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比欧洲和大洋洲总面积还大。南极的四周是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它远离地球上其他大陆,即使距离最近的南美洲,遥遥相望也有960千米。另外,无论从历史上哪个时代来看,这里都是地球上唯一无人居住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18.
寻找新地球     
人类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地球,又用了几个世纪去探索与地球相邻的行星,不过现在每星期都有新的世界被发现.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们已经确定围绕其他太阳系旋转的行星有370多颗.许多人感到很好奇,以至于对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波顿·霍尔丹的名言深信不疑:"宇宙不仅比我们想象到的奇妙,甚至比我们想象不到的更奇妙.  相似文献   

19.
地球的体积在膨胀,地球的直径一年伸长5毫米。地球的自转速度在减慢,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增长了百万分之五秒种至百万分之十四秒种。地球上欧洲和美洲两块大陆之间的距离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相互分开;亚洲和北美洲两块大陆之间的距离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相互靠拢。地球每年从太阳那里吸收6×10~(17)千瓦小时的能量,相当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火星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太阳系星体,希望人类在本世纪能够移民火星。"——斯蒂芬·霍金2014年2月,一颗航母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近地点只有不到9个地月距离。每年都会有小行星经过地球附近,科学家们非常担心那些较大的行星会伤及地球,并寄多种希望以寻求解除地球危机的方法。近日,斯蒂芬·霍金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作出预言,人类将在50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