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鹏飞 《科技资讯》2012,(4):151-151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讨论景观生态学理念与城市景观规划的交融与整合,利用园林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充分且真实的的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从重庆市山地公园入手,以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和山地城市突出的地势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视觉景观的相关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从城市景观要素和城市景观立面两个层次解析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优化策略和从中观尺度完善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3.
李静  张昊 《科技咨询导报》2011,(11):255-256
景观规划脱胎于早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但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现在我着重对城市景观规划进行简要的说明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城市夜景景观规划的目的和作用优化城市城市功能和环境,为城市居民的夜生活提供场所。正确把握城市夜间景观环境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而城市夜间景观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剖析我国城市夜景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城市规划、发挥地域特色、和光环境等角度结合城市设计理论,提出了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5.
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分支,对于突出城市特色和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对于丰富城市景观和完善城市绿化也起着积极的作用,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的创新已迫在眉睫。本文对园林和城市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园林设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严梅  曾庆华 《科技资讯》2006,4(2):91-92
城市景观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景观资源评价是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依据。本文在阐述景观、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资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不同的城市景观资源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取得量化数据,进而通过对所得数值的分析研究说明评价结果的意义。在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和过程中纳入景观资源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景观资源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资源现状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梅  曾庆华 《科技资讯》2006,(6):147-148
城市景观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景观资源评价是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依据。本文在阐述景观、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资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不同的城市景观资源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取得量化数据,进而通过对所得数值的分析研究说明评价结果的意义。在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和过程中纳入景观资源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景观资源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凯 《科技信息》2013,(34):124-124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快推进时期,城市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农业景观不断遭到破坏。在城市景观建设的多个领域,如居住区、高校园区、城市公共空间及城郊风景名胜地的景观规划建设中引入生产性景观,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乡土地矛盾,更能创造与人有情感交流的互动型景观,获得明显的物质收获,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杨烁  周翠荭 《科技信息》2011,(19):I0369-I0369,I0410
随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蓬勃发展,各地的城市景观焕然一新,但是问题也日益呈现,景观趋同、缺乏地域人文性者比比皆是。杭州西湖南线景区即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产物之一,将景区与街区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本文以西湖南线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喷泉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应尊重历史文脉,试论述在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景观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同时,应如何传承历史特色,展现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城市景观是城市各生态系统的聚合体,城市景观规划则凝聚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人们对城市景观的改造和设计要遵循城市生态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生态美学为城市景观规划给予宏观的指导和直观的尺度依据,为其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随着城市景观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它的外在形式和内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阜新市进行科学的景观规划,采用遥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景观分析。通过ENVI软件对1995年和2006年阜新的TM遥感影像处理,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将阜新市的土地分为水体、道路、建筑物、绿地、工矿区五大类,应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分离度指数等景观指数,通过分析,发现阜新市城市景观多样性大,分布均匀,各类占主导地位的景观越来越不明显,表明阜新市的城市景观规划正在由无序向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自然资源不断遭到侵蚀与破坏,传统人文资源也日渐消失,景观格局相对混乱.因此,对城市景观资源的发掘、保护与重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福建省莆田中心城区为例,针对其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应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以及Norerg-Schulz的场所精神理论,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研究,探讨了这一地区城市景观意象塑造的目标、要求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当今城市景观规划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多,参与了多个层面的规划设计工作。该文回顾了GIS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GIS技术的应用模型,总结了GIS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具体的应用方法,梳理了GIS在我国城市景观规划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对今后国内城市景观规划中的GIS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于洋 《科技资讯》2012,(30):121+124
滨海港口发展建设为城市注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周边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与城市景观缺失是其一。而与此对应的是港口规划中景观观念与实务的缺失。如何在沿海港口开发建设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协调港口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港口与城市的同步发展,实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滨海港口规划建设中注重融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动因。滨海港口景观规划的六大规划设计内容及要素包括海岸线与天际线,绿地系统,灯光系统,道路系统和港口可感区域,注重并成功的完成对以上六大模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就可实现滨海港口景观乃至整个港区及城市的品牌与竞争力的升华。同时,滨海港口景观规划同样遵循与城市一体,又基于自身特点的原则,体现整体、共享、亲水、品牌标志和生态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道路景观设计——以甘谷县滨河路景观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怀录  张淑娟  龚亮  杨亚斌 《甘肃科技》2010,26(14):109-112
近年来,城市对滨水区景观的开发日益重视,作为滨水区景观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我国众多中小城市而言,滨水道路景观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点睛作用。城市滨水道路景观设计首先应保持城市景观的统一性,对道路、道路至水域的过渡带及临街建筑三部分景观进行统一设计;其次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以甘谷县滨河路景观规划为例,对此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中小城市进行滨水区景观规划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仅需要有完善、科学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更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个性与特色突出的城市景观规划,但是,就我国来说,不少城市尚无专项的城市景观整体规划,这对城市景观特色的延伸和发展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相对均匀度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分维数和景观连接度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长春城市建成区内的主要公园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主要分为道路、公园、广场以及居住区景观等类型。在城市景观规划空间内,居住区所占比重最高。而针对居住区,地面铺装设计是其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因而需科学选用铺装材料。本文将围绕现代居住区,探讨其地面铺装材料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城市总体空间景观入手,提出了基于视觉秩序分析的城市总体空间景观规划策略,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各个结拇出要素进行整体性、意象性的宏观控制和引导,引导城市景观的保护与建设能沿着一个预定的目标,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的城市总体景观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