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丝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介导的黑化是甲壳动物重要的免疫反应,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Serpin)是黑化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而甲壳动物表皮Serpin的有关研究较少.为了探索表皮Serpin在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利用PCR、RACE和生物信息学从日本沼虾表皮克隆并鉴定了1个新的Serpin基因,命名为MnSerpin,利用RT-qPCR和RNAi等方法,研究了该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表皮MnSerpin的转录水平以及日本沼虾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MnSerpin cDNA全长2 181 bp,编码419个氨基酸,具有Serpin结构域.MnSerpin在腹背部表皮、鳃、血细胞、胃、心、肝胰腺等多种组织均有表达;表皮MnSerpin的表达与蜕皮周期有关,与蜕皮间期(C期)相比,在蜕皮后早期(A期)最高,增加6.06倍(P<0.01).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表皮MnSerpin的相对表达量在6 h达到...  相似文献   

2.
为从分子角度理解3种沼虾,即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祁连沼虾的遗传差异,为沼虾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集了每种沼虾各2尾样本,采用PCR的方法扩增了其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断并测序。比对后共获得了3种沼虾的297 bp的16S rRNA片断序列,共检测到47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5.8%。3种沼虾的平均碱基含量分别为T(37.7%)、C(10.9%)、A(29.8%)和G(21.6%)。罗氏沼虾种内个体间序列差异为3%。祁连沼虾和日本沼虾种内个体间差异均为0.7%,且两者种间差异很小,为0~0.7%。罗氏沼虾与祁连沼虾、日本沼虾之间的序列差异在13.1%~14.8%之间,种间差异明显。系统进化树显示罗氏沼虾自成一枝,而日本沼虾和祁连沼虾共同构成另一枝,日本沼虾和祁连沼虾的遗传距离小于5%,结果提示日本沼虾和祁连沼虾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者也许是亚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现、人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动物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诊断要点及防控等方面对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产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氏沼虾作为外来物种自1976年引入中国大陆已有30多年历史。到2009年,全国罗氏沼虾年育苗量达250×108尾以上,养殖面积约3×104 hm2,养殖产量超过13.5×104 t,养殖产值超3.0×109元,已连续10年成为世界第一的罗氏沼虾养殖大国。其持续增长的原因有:1、罗氏沼虾优良生物学特性是其产业发展的前提;2、苗种繁育和商品虾养殖技术的进步支撑了产业的发展;3、对虾养殖产业的波动为罗氏沼虾养殖产业的增长提供了机会;4、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了国内罗氏沼虾的消费市场;5、政府支持和水产技术推广是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保障和技术支撑。罗氏沼虾生长迅速、养殖时间短、市场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虾类。因此,推广罗氏沼虾的健康养殖应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初步实验研究,获得了蛹虫草液体发酵联产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适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液体发酵联产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较适宜的氮源是豆粕粉和6%~8%玉米浆粉;较适宜的碳源是玉米面;维生素B1添加量以10 mg/100 m L、微量元素锰添加量以0.01%Mn SO4为宜、培养基初始p H值以5.5为宜;培养温度22~24℃,接种量1%,培养基装量50 m L和5~7 d的培养时间有利于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硫化氢对罗氏沼虾4种组织中POD、PPO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罗氏沼虾暴露在0、0.05、0.1、0.15、0.2 mg/L硫化氢中12 h后显示,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增加,其肝脏、心脏、鳃、复眼4种组织中POD和PPO的酶活力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硫化氢对罗氏沼虾4种组织中POD和PPO酶活力的影响与浓度有关,其中对肝脏和鳃两种组织中POD、PPO酶活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组织,这两种免疫相关酶的酶活力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虾类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相似文献   

7.
以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适体筛选技术(SELEX,system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利用体外合成的长度为78个核苷酸的随机ssDNA文库,以嗜水气单胞菌为靶目标进行12轮的筛选,利用生物素-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显色系统检测DNA适配子与嗜水气单胞菌的亲和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DNA适配子与嗜水气单胞菌结合后显色,A(absorbance)值逐渐增加,亲和力由最初的0.32升到第9轮的0.72.研究已初步筛选到与嗜水气单胞菌具有高亲和力的DNA适配子,为嗜水气单胞菌的二级结构研究及其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广西地区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开发区域定制化的灭活疫苗,以实现鱼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首先,对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培养基的最适pH值,以及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影响进行研究;随后探索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并在细胞水平和斑点叉尾鮰活体水平上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开展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浓度与菌液OD值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E-10x+0.1399,R2=0.975 4。用于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LB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7.5,且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能显著促进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研究制备的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在细胞水平和鱼活体水平均安全无毒,且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保护率可达到75%。据此,本研究初步建立起广西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9.
双重PCR法快速检测欧鳗鲡嗜水气单胞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已知的嗜水气单胞菌编码溶血素(Hemolysin)和外膜蛋白(Ompts)的基因序列为目的基因,依据其保守序列设计两对相应引物,用双重PCR方法检测了32株从发病欧鳗鲡分离的细菌,将检测结果与试剂盒快速生化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以嗜水气单胞菌为阳性对照,以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鳗弧菌、溶壁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阴性对照检测了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与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被检测的32株欧鳗鲡致病菌中,检测到的4株既有溶血素基因又有外膜蛋白基因的细菌,其生化鉴定结果全部为嗜水气单胞菌,而仅具有外膜蛋白基因的13株细菌中只有5株生化鉴定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证明双重PCR法可用于快速检测部分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丝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蛹虫草纤溶酶液体发酵的适宜参数.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碳源为玉米粉和蔗糖,豆饼粉和较高浓度的玉米浆(8%~12%)作为氮源是适宜的,培养基中适量添加Mg SO4(0.05%)、KH2PO4(0.1%)和Ca Cl2(0.05%)、Mn SO4(0.05%)等无机盐有利于蛹虫草纤溶酶产生;发酵p H值以4.5~5.5为宜,温度以22~24℃为宜,培养时间以6~7 d为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第一性原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采用CASTEP程序包,计算分析了锐钛矿型TiO2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弹性常数等性能参数. 结果表明,锐钛矿型TiO2 属间接带隙半导,最小能隙为2.2eV. Ti和O之间存在明显的电子转移现象,电子分布具有强烈的定域性,但由于存在杂化现象,Ti-O键还表现出部分共价键特征. 在四方晶系中,这种离子键和共价键混合的网络状复合键结构使材料表现出大的体积弹性模量204.44GPa,由于在TiO2晶体结构中,滑移系统较少,材料断裂时突凸显脆性,韧性差,剪切模量相对较小为64.71GPa.  相似文献   

12.
用超声波提取法从白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ink)全草中提取多糖, 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白虫草多糖的成分, 鉴定其主要的单糖组成, 并利用RAW264.7体外细胞抗炎模型检测白虫草多糖的抗炎效果. 结果表明: 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5 ℃, 超声波功率1 800 W, 提取时间3.0 h, 该条件下的提取率可达31.56%; 其单糖组成分别为Ara,Gal ,Xyl,Man,Glc和Rha; 白虫草多糖具有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变应原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NCBI查找到罗氏沼虾原肌球蛋白的mRNA,根据其CDS区域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出目的基因片段,测序后将该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 上,转化到 E. coli BL21(DE3)和E. coli Rosatta后,经异丙基-B-D-硫代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变应原进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其与对虾过敏患者血清的 IgE 结合活性.对罗氏沼虾变应原进行了表达、鉴定及纯化,成功地获得了具有变应原活性的重组罗氏沼虾原肌球蛋白,为罗氏沼虾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鼠腋下S180实体瘤模型,通过检测抑瘤率、免疫器官重量以及血清NSE、CEA、CA72 4等指标,全面评价蛹虫草子实体胶囊对S180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胶囊中、高剂量能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P<0.05);高、中、低剂量均可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NSE的值;中、低剂量组均能增加血清CEA的值;高剂量组能增加血清CA72 4值,而中、低剂量则减少血清CA72 4值。研究认为,蛹虫草子实体胶囊对S180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蚕蛹虫草人工培育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蚕蛹虫草(silkwormCordyceps m ilitaris)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概述了蚕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蚕蛹虫草的规模生产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ω(蛋白)分别为20.2%,29.6%,40.8和51.2%)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对罗氏沼虾的特殊生长率(YSGR)影响不显著(P>0.05),对淀粉酶的比活性也无显著影响(P=0.108),但显著影响类县蛋白酶(P=0.017)和胃蛋白酶的比活性(P=0.002),在同一蛋白水平下,淀粉酶比活性最高,其次为类县蛋白酶和胃蛋白酶,3种消化酶的比活性在ω(蛋白)=51.2%组最高,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上升,3种消化酶的比活性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淀粉酶与类胰蛋白酶比活性的比值逐渐下降,表明罗氏沼虾消化酶活性对饲料中蛋白含量有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显示,罗氏沼虾经高浓度Cu2+(5.12 mg/L)处理一周后,体内3种组织(鳃、肝胰腺和心脏)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收缩,线粒体膨胀和内嵴减少,细胞结构模糊、胞质浑浊,髓样小体增多,脂滴破裂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阳性颗粒在健康虾中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膜周围和脂滴周围等,Cu2+胁迫后,组织细胞中线粒体膜和脂滴周围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细胞核内SOD阳性颗粒缺失.结果表明:高浓度Cu2+对罗氏沼虾体内3种组织细胞中SOD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导致虾体免疫机能显著下降,从而出现组织细胞结构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8.
对蛹虫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纤溶活性随温度(≤45℃)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当温度超过50℃时,则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蛹虫草纤溶酶的最适pH为7.0,在碱性条件下纤溶活性相对稳定;金属离子Ca2+和Fe2+对蛹虫草纤溶酶的活性有显著激活作用;抑制剂中PMSF对蛹虫草纤溶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小,而Aprotinin、EDAT和EGTA对其纤溶活性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蛹虫草纤溶酶可能不同于之前报道的纳豆激酶(丝氨酸蛋白酶),而是一种全新的蛋白酶,但对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9.
五种虫草提取液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虫草的体外抗氧化性,用微波法制备5种虫草提取液,测定各虫草提取液的总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能力.结果显示,蚕虫草提取液的总还原能力最好,在λmax=700 nm处的吸光度为0.68;蛹虫草3#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最好,清除率分别为90.62%和78.56%.5种虫草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0.
水温对罗氏沼虾和青虾心率及组织中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氏沼虾的心率随水温的降低而变化,在17℃时只有79次 min,为30℃的1 3;其血清Mg的含量随水温的降低而升高,肌肉中Mg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青虾心率在水温从24℃到17℃时,无明显改变;血清Mg随水温的降低而升高,但变化幅度小于罗氏沼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