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人群流动理论和离散计算方法对传统疏散时间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疏散离散时间计 算模型(EDTM)。运用此改进模型对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某看台出口人群疏散时间计算,并与 BuildingEXODUS计算机模拟、传统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此改进模型计算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非常接 近,且比传统疏散时间计算公式更为精确和符合实际情况,可代替传统疏散时间计算公式用于体育赛场尤其是 北京奥运赛场人群疏散时间计算及进行赛场性能化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群集流动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离散系统分析动力学的方法,首先对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群集流动中的疏散个体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建立群集流动的运动状态方程,研究不同空间特征的疏散通道上群集流动的规律·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应急疏散时群集流动的性状·模拟结果表明,无论待疏散微元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状态如何随机的变化,群集流动性能主要取决于疏散出口的空间几何特征·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建筑物性能化设计,建筑物空间人员应急疏散计划的制定,和建筑物安全疏散性能的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行为规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基于对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行动的开始时间的不确定因子的分析,以及对火灾时人员疏散行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综合考虑建筑物空间疏散性状的排队现象和多态现象的前提下,建立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的数学模型·利用网论和关系数据库技术,在Mapinfo平台上,实现人员应急疏散路线的全局最优化,实现对疏散出口群集疏散流动规律的预测和评价·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和应急疏散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防止群集事故的发生,减少群集事故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王志慧  王秀丽 《甘肃科技》2011,27(4):59-60,42
以某服装批发市场为实例,运用性能化疏散研究方法,对其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中楼、电梯共同疏散人员的混合模型.并以重庆某大酒店为例,进行了人员安全疏散时间最优化的计算.当乘电梯人数占总疏散人员的百分比23%时,电梯疏散与楼梯疏散时间分别为938.7 s和917.4 s.本疏散模型可以为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和应急疏散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某高校教学楼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yrosim软件建立建筑物火灾扩散模型,分析温度、CO含量和能见度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以烟气含量到达临界值的时间来确定人员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同时结合Pathfinder软件建立人员疏散模型,模拟得出人员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结果表明:温度、CO含量、能见度是影响人员疏散的重要因素;1~4楼内人员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120 s,必需安全疏散时间为84 s,5~8楼内人员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110 s,必需安全疏散时间为144.3 s.模拟结果反映出人员的安全疏散还存在危险性,为了减小其危险性提出了对应的消防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Simulex的书城疏散评价和人机学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疏散设计是消防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设计,本文从定量以及工程实际应用出发.运用建筑疏散模拟软件Simulex对某书城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应用的疏散设计存在一定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改进设计,以期符合消防工程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基本要求,为安全疏散工程设计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8.
飞机客舱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飞机客舱防火性能,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结合安全线和疏散时间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提出了飞机客舱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以A380飞机客舱为例,利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和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结合建立仿真模型,运用提出的飞机客舱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分析了3级客舱布置下的火灾疏散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2号、3号及4号出口在火灾疏散过程中存在危险;基于此结果对客舱火灾疏散方案进行了优化,保证火灾疏散过程的安全。方法不仅可对现有各型飞机的防火性能进行评估,为优化客舱布局及人员疏散方案提供支持,还可为国产大型飞机客舱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经验正交分解和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夏季500 hPa位势高度场数值预报误差修正模型,以改进副高数值预报效果,提高副高预报准确率.首先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将T106数值预报500 hpa位势高度场分解为彼此正交的空间结构模态和相应的时间系数的线性组合,随后选取前15个模态的时间系数(其方差贡献98.7%)序列,分别建立了各自的Kalman(卡尔曼)滤波模型,最后用优化出的时间系数与相应的空间结构场进行EOF重构,进而得到修正后的副高位势预报场.修正后的位势场与原始的数值预报场的对比结果表明,该修正模型可对副高数值预报误差进行有效修正,优化后的预报效果较原始数值预报场有明显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传统Togawa行人疏散模型无法描述行人动态疏散特性的不足,在行人疏散动态交通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迭代思想和离散计算方法对传统Togawa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的看台区行人疏散时间模型.以陕西省体育场大型活动为例,在行人交通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疏散时间模型计算看台区行人疏散时间,并将改进的疏散时间模型、传统Togawa模型、Vissim行人疏散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疏散时间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的相对误差为4.4%,精确度最高;同时,改进的疏散时间模型充分考虑了行人疏散过程中的交通流特性,得到的疏散人数随疏散时间变化关系曲线更接近实际疏散过程.因此改进的行人疏散时间模型可以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看台区行人疏散时间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应急疏散中人员的动态疏散行为,将情绪感知及传染机制引入行人运动策略,以SIS(susceptible-infectious-susceptible)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人员情绪更新函数,提出了情绪感知域界定,改进了元胞自动机的动态场.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构建动态情绪驱动人员疏散运动模型的性能开展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符合个体运动的动态特征.同时探讨了动态行为切换的情绪强度阈值、感染系数和平静系数等因素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情绪强度阈值决定了系统的个体最终状态,而感染系数和平静系数影响状态变化速率,进而影响疏散时间.该研究为疏散人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火灾中基于个体行为的人群疏散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指导火灾中的人群疏散,研究了一种新的人群疏散模型用于提高人群疏散仿真的真实性.通过分析个体对火灾警报的不同响应时间,个体在疏散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运动速度,个体间的组运动方式,个体的出口选择等因素对人群疏散的影响,建立了个体行为特征与元胞自动机相结合的人群疏散模型.该模型包括个体对火灾警报响应模型、个体逃生速度模型、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人群在恐慌状态下的疏散行为特征,基于元胞自动机和SIS传染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恐慌状态下的行人疏散模型.通过场域模型给出了行人的移动收益公式,并利用SIS传染算法来研究恐慌情绪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及对疏散行为造成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恐慌情绪量化公式.然后,通过仿真实验对疏散时间、行人密度、恐慌情绪比值和平均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行人密度与恐慌人数之间为正相关,人群到出口的距离与恐慌人数比例、恐慌因子W_p之间为正相关;恐慌情绪比值与疏散时间、恐慌因子Wp之间为负相关,人群平均速度与行人密度之间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ports observations of passenger flow in the Wuchang railway station in Wuhan, China dur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pring Festival in 2006. The data collected are used to verify a crowd dynamics model previously developed. The crowd dynamics model is based on simulating the global movement of each individua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rounding crowd, and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and observations validates the prediction model. The crowd dynamics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crowd movement speed is dominated by two factors: the front-back inter-person effect, and the pedestrian's self-motive. The first effect gives logarith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owd speed and crowd density. The second factor depends on the individual motive driven with which people try to divorce themselves from the control of the crowd movement. The prediction model are helpful to guide the design of public traffic systems for effective crowd dispersa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保障林区隧道运营安全,提高应急疏散效率,优化林区隧道的人群疏散策略和相关配套设施,提出一种基于烟气扩散特征的林区隧道人群疏散模型。方法 建立了以范围和频率为特征的烟气扩散模型,主要应用元胞自动机中的地板场模型为基本框架,引入消光系数来反映烟气扩散对距离感知的影响,使用烟气场强来描述人群的应急疏散行为。结果 相对于传统的疏散模型,改进的疏散模型适用于林区隧道的烟气环境仿真,引入消光系数后,行人的平均疏散步长增加了71 s,且消光系数值越大,疏散时间越长;当经过100 s的时间烟气扩散频率达到6元胞/s时,才能对疏散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所提出的疏散模型可应用于林区隧道内发光标志等安全设施的设置,对避免人员伤亡和保护林区及其相关附属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岩  苏诺尔  冯中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6260-16268
建筑物内人员疏散问题被认为是灾害发生时可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核心问题,如何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快速安全疏散已成为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问卷对某高校在读大学生展开调研,旨在刻画紧急疏散过程中人员的出口二次选择行为。问卷设置个人属性、人员行为特征、人员心理反应3个一级指标,涉及性别、年级、紧急疏散经历等11个二级指标。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2份,其中有效问卷270份。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展开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紧急疏散经历、出口熟悉度、自评价和一次选择出口拥堵后的心理反应四项指标对出口二次选择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性别和听从疏散广播指示与否两项指标对出口二次选择具有负向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制定教学楼内的人员疏散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行人流综述     
近十年以来,人们对行人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并不仅仅是这一理论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更是人们对公共安全有着要求,并希望行人流理论能揭示人群运动的普遍规律.本文回顾了在行人流领域中的一些经典模型及其基本结论.叙述了来源于麦加朝圣的行人流实测结果.鉴于行人在逃生时,具有类似于动物的集体行为,因此,介绍了描述集群运动的Vicsek模型,并将此模型中的视野半径引入行人流模型.重点讨论了行人数量、视野半径和逃生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较简要地论述了行人在逃生时,门前障碍物对行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时间序列在路面平整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国际平整度指数IRI预测模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以京沪高速公路实测IRI数据为基础,对log istic回归、多元回归、时间序列这3种建模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并根据京沪高速公路平整度实测数据,建立了几个有不同数量滞后值的时间序列路面平整度预测模型,根据与实测值的比较,找出最优的时间序列路面平整度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log istic回归和多元回归方法难以建立准确预测路面平整度发展趋势的模型;时间序列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其易修正性是其他预测方法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医疗建筑内人群疏散规律,分析群组疏散模式对人群疏散的影响,通过Pathfinder疏散软件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栋5层医疗建筑内人员疏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群组成员间的最大距离(d)增加,人群疏散时间和人群的拥堵时间呈现减小的趋势。尤其是最大距离由1.0m改变到1.5m这个过程,疏散时间下降得最明显。在最大距离超过2m之后,人群的疏散时间变化不大。在d=0.5m和d=1.0m的情况下,人群在楼梯间的拥堵情况比平面拥堵更为严重。随着病患比例的增加,人群疏散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不论患者比例为多大,70%的行人拥堵时间在45s-65s。可见在医疗建筑疏散系统设计及疏散引导方面均需要考虑到群组运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