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追肥是草坪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探讨草坪草生长期间是否需要追施磷肥及合理施肥量, 采用盆栽生长期追施磷肥的方法, 研究不同磷肥用量(0、30和60kg/hm2 P2O5)对结缕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0和60kg/hm2的磷肥均能使结缕草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增加;30kg/hm2的磷肥提高了结缕草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 而施用60kg/hm2磷肥则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及脯氨酸的含量;施用30和60kg/hm2的磷肥均使结缕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量子效率及表观光电子传递效率提高, 但降低了水分利用率.生长期间施用磷肥能促进结缕草的生长发育, 提高草坪质量.其中施肥量为30kg/hm2时结缕草各项指标均优于60kg/hm2处理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迅速发展,对磷肥的需要也日益增多。磷肥的生产虽然不断增长,但仍不能满足要求。为此,磷细菌肥科的生产和应用成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土壤中都含有大量的磷素成份,据测定,耕作层中每亩含磷量有上百斤,如果能充分利用,相当施过磷酸钙一吨以上。但是这些磷素绝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就是施用的磷肥,由于土壤的固定等其他原因,其利用率一般也不超过20%。磷细菌可以使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磷素分解或溶解成为有效磷素,磷细菌肥料和磷肥配合施用时,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大多数耕地土壤中磷素易与Ca2+、Fe3+、Fe2+、Al3+等结合成无效态磷,植物难以直接吸收利用.解磷微生物可活化难溶性磷,将其接种于堆肥,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磷素植物可利用程度.从鸡粪好氧堆肥中筛选获得高效解磷细菌,为生物强化富磷堆肥的制备提供菌种.利用NBRIY培养基初筛获得解磷菌,...  相似文献   

4.
 草地退化是吉林西部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以吉林西部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大安市姜家甸草场为典型区,经过野外样地调查,选取40个样地,采集160份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群落植被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各群落逆行演替的进行,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土壤的透水性变差、土壤逐步贫瘠化、盖度变小,植被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先升高再降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期间,从羊草群落(Leymus chinense)到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直至退化为盐碱地,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羊草群落的47.72t/hm2升高到羊草-虎尾草群落的48.46t/hm2,再减少至盐碱地的27.44t/hm2,与羊草群落相比减少约42%;草地退化所形成的逆行演替对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降低了8.45,5.72,3.68和1.74t/hm2。草地适度退化能增加草地碳储量,而过度退化则会加速草地碳库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磷素的固定现象严重,有效磷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解磷细菌能将基质中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通过玉米盆栽实验,比较不同菌株及其联合作用对土壤中难溶磷肥的释放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与解磷细菌联合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的生物量,能够高效地释放出沙土中添加的难溶性磷肥,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沙土的pH值被提高到接近中性,使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促进有机营养物质转化为无机物,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接种菌根可以显著提高根系的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能够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改善根际土壤的环境,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进行微生物复垦,对沙化贫瘠土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25°以上坡耕地现状及主要问题重庆市位于中国中、西部结合带,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中心点, 幅员面积为8.24万km2.东邻湖北省和湖南省, 南靠贵州省, 西面、北面与四川省相连, 东北角与陕西省交界, 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 总人口3042.91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2448.3万人, 占总人口的80.5%.重庆市有25°以上坡耕地33万hm2.据统计, 目前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9万km2,其中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25°以上陡坡地; 全市每年土壤流失量1.98亿吨, 60%以上来自陡坡耕地。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国玉米高产田(≧15000kg/hm2)的典型特征、内在规律,提出产量突破的途径与关键技术,并进行高产验证。结果表明,35°N~44°N可作为中国玉米高产带。收获穗数是产量构成因素中影响和决定产量的首要因素,按80%置信限计算,在目前生产水平下,产量实现15000kg/hm2的理想结构模式为:种植密度70755~101250株/hm2,穗数7.01×104~10.09×104穗/hm2,穗粒数453~642粒,千粒重323.0~414.9g,单穗粒重162.5~236.2g;高产田单株生产力以穗粒重200g左右的中穗型为主。选择耐密植、中晚熟品种,增密种植,保障水肥供应,精细管理,适时晚收,创建一个高质量群体,增加花后物质生产量和转移率,充分挖掘当地光热资源是当前中国玉米高产突破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及其循环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磷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特别是植物.本文阐述了磷素在土壤中的形态及分类,重点分析了磷素的植物营养学原理、对植物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磷在全球尺度和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循环机制;对于磷素的分级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磷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有机物料中磷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物料在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持续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有机物料中的磷素,对于深入了解土壤-植物系统中磷的养分循环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从有机物料中的磷素组成,植物的有效性及对土壤磷库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这部分磷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口两岸新围涂地(田),系石灰性盐土,土壤含全磷量较为丰富,一般在0.120~0.190%。但据分析,所含磷大部分是与土壤中的钙结合为磷酸钙的固定形态,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含量很低,一般仅3~5ppm。因此,施用各种磷肥对稻、棉、油料、绿肥等作物,均有增产效果,其增产幅度为5~125%不等。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昆阳磷矿粉三种主要矿质磷肥,用7斤等量磷素对早、晚稻进行试验,结果对早稻当季增产效果依次为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分别增产17%、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莲座期红花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及其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性,进行添加氮肥、磷肥、钾肥的田间独立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水平下土壤和植物各器官养分含量不同且差异显著。土壤速效氮随氮肥、钾肥水平增大而增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则降低,且随施磷水平增大变化不明显;各肥料对红花的作用总体表现为:叶和根元素含量受磷肥影响较大,钾肥较小;茎受氮肥影响较大,磷肥较小;2)生物量随施肥量增大而增大,而受钾肥影响不显著;N2、P2、K1水平下叶N/P最小,而生物量与叶N/P负相关,即在此水平下生物量最大。结果表明,施肥促进了土壤和植物各器官养分不均衡吸收和分配,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当施肥达到各器官吸收饱和点后,由各器官元素比值调节红花的生长。因此,建议选取N2、P2、K1水平进行红花莲座期施肥。  相似文献   

12.
寒地稻田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可以使不同磷素水平的处理增产2.5%~23.9%,改善土壤氮、磷化肥用量配比,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土壤磷素活化.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圭耳夫大学的土壤科学工作者Sheard利用放射性磷查明:由于条施的磷肥向旁侧移动了一英寸,因而播种15天后植物吸收的磷量甚微。他在苜蓿和雀麦分开的小区里,把一半磷肥条施在种子下面二英寸,另一寸则向旁侧水平移动一英寸。播种15天后,直接生长在磷肥上的幼苗,其所含磷的一半,是来自条施磷肥的,而在磷肥施放位置移侧了一英寸的小区里,幼苗中仅发现放射性磷的痕迹。播种后50天,两种处理的植物由肥料吸取的磷是相同的,但直接  相似文献   

14.
 云南德宏州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为种植和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州林地面积825464.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9%。我们在德宏期间先后到澳洲坚果基地和柠檬种植基地考察,以下对澳洲坚果产业和柠檬种植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6):883-886
为了系统研究豫南稻区土壤磷素丰缺指标及施磷推荐,多年来在豫南稻区布置水稻肥效田间试验,并用ASI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以缺磷素区(NK)与推荐施肥区(NPK)水稻相对产量55%、55%~68%、68%~78%、78%~95%和95%为标准,分别将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分成"极低"、"低"、"中"、"较高"和"高"5级.结果显示:豫南稻区水稻运用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与不施磷小区水稻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得出豫南稻区土壤有效磷"极低"指标为7.5 mg/L,"低"指标为7.5~13.5 mg/L,"中"指标为13.5~17.5 mg/L,"较高"指标为17.5~35.5 mg/L,"高"指标为35.5 mg/L.据此建立的豫南稻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磷量为:速效磷含量为7.5 mg/L、7.5~13.5 mg/L、13.5~17.5 mg/L和17.5~35.5 mg/L时,磷肥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35、105、90、75 kg/hm2,速效磷含量35.5 mg/L,建议不施磷肥.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复垦模式下改进后的Hedley磷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利用的磷素主要来自土壤.在不同的复垦模式下,土壤中磷的利用效率有所不同.本文采用改进后的Hedley磷分级方法,把矿区复垦土壤中的磷分为5种形态.在研究了不同复垦模式下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全磷的含量的基础上,为矿区土地复垦效果的评价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判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各形态的磷主要以盐酸态和残留态为主;复垦模式为沙枣×刺槐×柠条的土壤经过7年复垦后与复垦模式为云杉×油松×落叶松的土壤经过13年复垦后,全磷的含量最高,表明这两种复垦模式对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九龙江口南港段潮滩区土壤/沉积物的磷素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九龙江口南港河段潮滩区土壤和表层沉积物中的磷进行了连续提取和测定,同时对各土样中磷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样中总磷、有效磷及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草滩>沉积物>竹林,磷的有效性为25.9%~29.9%,潜在的能被生物所利用的磷约占总磷的47.8%~64.5%;无机态磷是竹林土壤和沉积物磷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有机磷的2~3倍,并呈现出以吸附态无机磷和铁结合态无机磷为主的特征,草滩土壤以有机磷形态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长白落叶松播种苗(1-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副区为水施比例,研究了磷肥量和水施比例对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织磷浓度、磷肥利用率在3个磷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各组织磷浓度在326 kg/hm2磷肥处理下达到最大,而磷肥利用率则在最小磷肥量163 kg/hm2处理下达到最大,平均值为43 %,并且随磷肥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各组织磷质量分数、磷含量以及磷肥利用率在5种水施比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在333 %水施比例处理下达到最大,其中全磷含量平均值为0079 g/株,磷肥利用率平均值为43 %。因此在326 kg/hm2磷肥施用量下,将2/3磷肥用做底肥,1/3磷肥用于水施追肥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磷肥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世界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粮食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矛盾不断加剧。FAO1985年报道全球有5.5亿饥民 ,每年有4000万人死于饥饿 ;1998年 ,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的人口已增至8.28亿。到2040年 ,全世界粮食需求量将为现在的3倍。农药是保证提高农业单产的重要物资。20世纪9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农业病虫害面积2.5亿hm2次 ,防治面积为2.7亿hm2,其中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占90 %以上。1995年 ,我国通过农药防治 ,挽回粮食5400万吨 ,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磷库的大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土壤磷库,揭示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土壤磷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土壤实际剖面深度的全磷和有效磷库分别为5.3Pg和3.0Tg,对应的磷密度为0.60kg/m2和3.4g/m2。土壤全磷密度自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自热带地区向温带、寒温带地区呈增加趋势。土壤全磷密度随着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不同的土壤地球化学类型中,硅铝型的有效磷密度明显高于石膏及碳酸盐型和铁铝及富铝型。上述结果表明气候和土壤的地球化学类型是中国土壤磷素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