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27):83-83
上文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十三:博士论文评审,本文谈谈其之十四:博士论文答辩。博士论文答辩对于一位在科研上已经取得不少成绩的博士生,不是一件难事。对其他人则不然。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白的——答辩是导师和每一位博士生都会十分重视且共同关注的大事。也许,你面对马上来临的博士论文答辩,着眼点只是"因为这是学校规定的","程序而已",否则,你"拿不到学位"。这当然不错,也可以理解,你毕竟第一次碰到博士论文答辩,想得不多。但仅仅这样想是很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9)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四:研究与创新,本文谈谈其之五:实验.今天我们从事科研跑不出3个大范畴:理论工作、实验工作以及数值模拟工作.有时这3类工作是混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11)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五:实验,本文谈谈其之六:汇报进展。在学期末、学年末或某项研究的阶段转换之间,以至于月末或周末临近之时,你有可能会被要求对研究进展向导师作汇报,不同的导师和不同的研究项目在汇报的时间上会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汇报的方式也会不同,但大致会是一篇研究进展,或者在有的时候会是一次几个人的会 相似文献
4.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23):83-83
"我知道你会很重视写好自己的博士论文."这是我在上一个系列"主编心语"讲到博士论文的撰写时的第一句话.那里已经讲了的,本文将少讲或不讲,但建议你看一看,当时这个话题是分两次讲的. 相似文献
5.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25):83-83
上文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十二:写博士论文,本文谈谈其之十三:博士论文评审.在撰写博士论文时你的确会遇到大大小小十分烦心的难处.如果要说值得提醒的是什么?还是上文所说的"尽早写,经常写",以及上文所归纳的博士论文4个要素.这4个要素的提法取自文献.这些要素少了一个也不能算完成了论文. 相似文献
6.
7.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3)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一:与导师见面,本文谈谈另一个场合:确定研究课题.
心急的博士生在第一次见到导师时,就会问:"我做什么课题?"其实.你选择了某位导师就等于选定了搞什么样的研究.我在前一个系列的一开始就讲到:"选择导师,实际上首先是在选择做什么研究课题."[2]闭化柏林[3]在发表于本刊的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导师与科研项目以及他们对于你成才的意义.你提问的真正含义.是指"具体做什么内容","从哪一个研究工作开始,一直干下去,走向什么样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7)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三:文献调研与阅读,本文谈谈其之四:研究与创新.在做完了初步的文献调研与阅读后,你当然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开展研究.这时你要记住文献调研与阅读的工作不能就此消失,在你攻博的任何一个重要时期(无论这个时期已经结束还是刚刚开始),你都要寻找新出现(新发表)的那些重要文献,这些论文无疑会大大增加你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我有一位博士生,在答辩的前一天还在查文献. 相似文献
9.
10.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1)
2010年,<科技导报>主编心语栏目一直谈的是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到第24期该系列写到第52篇,讲到如何全面指导自已的工作与发展.今年,将从博士生肯定要经历的,8个典型场合,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墓础.今天讲第一个:与导师见面.上一次讲这个系列题目,是从本刊2007年第9期开始,至2008年第19期,讲了34篇.本系列将讲18篇. 相似文献
11.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5)
在上文[1]中讲了有关确定研究课题的一些事,这之后的一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则是文献调研与阅读,今天谈谈此事.当课题确定后.你的导师会要求你查一查有关的文献,有时你从已往的做法(即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和硕士生期间遇到的同样要求),自己就会想到要做做文献的调研. 相似文献
12.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1):89-89
编辑来信经常会特别提示审稿人的一些特殊意见,为了使编辑部接收你的论文,你必须回应这些意见,并作出修改。编辑的特别揭示,似乎暗示着审稿人的其他意见不是决定性的——你千万不要这样想。试着回答所有这些意见,至少是极大部分的意见。友好又热情的审稿人常常把自己的意见用数字一条一条编一下.这就方便了作者在一个时间回答一务意见。有的意见十分冗长且不分条,这时你将要艰难地概括出一条一条意见、然后作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4.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15):89-89
在你从事一个新的专业研究时,得到该专业相关图像的另一个快捷的方法是从你手中已有的1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开始搜索。同时,你还可以从最近发表的 相似文献
15.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101
如何撰写博士论文?本刊上一期的"主编心语"实际上介绍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法.但要记住,也还有别的写法.上文介绍的方法隐含着一个缺陷,就是使人感到每一件事总好像没做完. 相似文献
16.
17.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3):89-89
当然,你遇到的会议会有不同的形式、规模和地方。你不太可能正好遇到与前面描述过的一模一样的场景。但是,不管你最初遇到的学术会议是怎样的情况,在你开会时,极有可能感到像一个局外人似地瞧着会议,这有时可能导致你在会议中寻找并联系那些重要学者时遇到一定的困难。记住,有机会 相似文献
18.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5):103
要找到一位合适的博士后导师。任何博士后基金(或资助)不会直接把奖学金交到博士后申请者那里。有些博士生不打算在做博士论文的实验室再做研究,这意味着要到另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找一找可能性。有的博士生愿意在自己的导师那里接着做博士后。通常,在另外一个大学找到博士后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7,(14)
要得到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你要有最坏的打算。但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最基本的那些事:吃好,睡好,锻炼锻炼,以及及时休闲。为了有良好的研究进展,你得保持充沛的精神、新鲜 相似文献
20.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1):103
在你从手中的清单上决定了让学生做哪一件事后,你还需要推销这个实验,以便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选择这个项目。撰写项目简介也是一种开创性的艺术工作,这其中唯一的目的是能够鼓励起多数有能力的学生到你面前来恳求让他们做这个项目。更实际一点说,你总希望至少有几位同学在大多数人对于你的研究连看两眼的兴趣都没有时,能够对你表明他们是真的对此产生了兴趣。这样的话,你当然有必要把你的实验描写得实实在在吸引人。认真看看你的研究,从你研究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