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辉 《创新科技》2008,(5):48-50
"科学文化茶座"栏目从本期开始,将连续三期,刊登文章述评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天文学。在中国科学史乃至更宽泛的中国历史学科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困惑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像西方一样产生近代科学?天文学作为中国古代颇具规模的四大学科(天、算、农、医)之一,而明末清初又是中西交通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对这一段时间中国天文学的述评,我们期望可以大致说明当时中国科学发展的脉络和线索,也期望能从大尺度的范围内阐述一门学科的"创新"所要应对的"自主"、"外部冲击"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方方面面。这三篇文章分别是:"明末的中国天文学"、"耶稣会士来了"以及"中国天文学全盘西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60年代他和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合作,以<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蜚声国际天文学、科学史界.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他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重要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以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该文是为纪念薄树人先生逝世1周年而作,是一篇简略的学术传记.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顺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单单为了定季节,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就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也就不得不从事于数学的研究。”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这个顺序。不过,在我国,可能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也可能是由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的影响,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当初“单单为了定季节”而产生的历法,后来却是“附庸蔚为大国”了。从传说中的帝尧命羲和兄弟观星造历、“授民以时”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修订历法作为一件国家大事。我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重视测算,古代的数学也把测算天体位置与运行作为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4):382-382
北宋天文管理研究(董煜宇,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导师关增建)选取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高峰时期的北宋为个案,通过系统探讨北宋时期天文学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天文工作中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天文学文献管理的方方面面,不仅揭示出了北宋时期天文学与政治、军事、对外交往的密切关系,而且阐释了北宋天文工作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天文学文献管理的特征,这样把天文工作的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有机地关联到一体,不仅助于人们认识北宋时期天文学在皇权专制背景下发展进步的动因,也有助于人们认识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科学与社会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科技,特别是在医学、农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领域.科技知识的伦理化、历算学的工具化、科技著作的经学化,揭示出儒家文化中包含的科技因素以及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继承与创新:西方天文学发展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关系是天文学发展史中的古老而又重要的论题.该文简要地考察了西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过程,认为在天文学发展史中,日心说和地心说并非完全互斥,不论是在日心说与地心说之间,还是在各自体系之内,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理论和柏拉图问题贯穿于西方古代天文学发展历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每当我们仰望夜空,头顶灿烂而静谧的星空总能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心灵抚慰.事实上,除了绝大多数看似永恒不变、周而复始的恒星之外,宇宙中还充满了另一类出没无常、忽隐忽现、来去匆匆的所谓的暂现天体,只是人眼一般难以察觉.这类天象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客星".我国是最早观测和记录暂现天体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对公元1054年的"天关客星"的观测记录.这是一次壮观的银河系超新星爆发,其残骸形成了现在的蟹状星云(NGC1952);宋代天文学家的观测为现代天文学研究超新星遗迹和超新星提供了关键信息.作为时域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张富文 《科技信息》2009,(33):I0137-I0137,I0175
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高校中开设天文学公选课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天文学公选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天文学与其它多个学科紧密融合的学科优势和天文学独具魅力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构建合理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较早,取得了辉煌成就,自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天文仪器、天文机构传入日本的情况,说明中日两国的天文学方面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日本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更大成就.它也将同时促进我国信息学科、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发相关产业的生成。因为天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其研究员具备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诸多产业的通力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天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领头学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怡人 《少儿科技》2015,(4):38-39
<正>璀璨的星空是人类向往的地方。夏夜,你走在静谧的郊外;你在湖边散步,看到湖面的星光;你穿行于山林间,听到虫鸣声……在这些时刻,你是不是总不自觉地仰望星空?"从来没有任何人因为在观测星空上花去了时间而感到后悔过。""即使身处脏水沟和下水道,也要仰望星空。"那么,我们仰望星空,看什么呢?辨认星座是入门功课与头顶的星星从素不相识到成为"故交",这是多么令人惬意的过程——对于天文爱好者而言,辨认星座既有趣又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这门课的"教科书"是星图。星图是记录8恒星等天体位置的图,还标示了星星的形态、亮度,被称为"星星的地图"。在天文学上,它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是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门学科许多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未能落实,在师范专科学校各专业开设天文学选修课,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星座的真相     
美丽的夏夜,我们仰望星空看着点点繁星,编织着神话和诗歌,驶向未知的大陆,并揭示着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的真实图景。然而,与星空同在的还有占星术,一种过时的迷信。占星术与原始天文学共同产生,作为连体婴相处了几千年之久,它们在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天空的那个时代割裂开来,走向了神秘与实证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开普勒的<新天文学>问世400周年.就是在这部书中,开普勒首次阐释了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促成了天文学的大进步,也为科学发展的带头学科从天文学转变为力学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2005-2014年中国与世界天文学SCI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研究规模、学术影响、学科地位、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和分支学科布局等维度展开,旨在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科技国家的研究实力进行比较,揭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态势和国际竞争力,为科研管理部门制定天文学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学科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数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天文学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此外,也涉及地学史、农学史、气象学史和医学史等。数学史研究涉及中外数学史的诸多研究方向。明清数学史、数学交流史,特别是中日、中朝数学交流史的研究较为深入。天文学史主要有天文学家传记、古代天文仪器研究、中国古代天文与大地测量研究、考古年代学、少数民族天文历法和考古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学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学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它的任务是:主要反映山西大学理科各学院  相似文献   

18.
科技界声音     
正天文学是最纯粹的基础研究,以好奇心为出发点,只是想知道地球以外的东西。当你抬头看到一颗彗星,或者突然看到横跨天穹的银河时,会从内心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仰望星空,可以特别投入,特别忘我。——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中国青年报》[2014-06-23]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是当代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其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中美差距正逐渐缩小,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在稳步提升,但在天文学上的研究与投入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异。该文通过研究中美两国的天文学教育现状来对比两国之间在天文学教育方面的差异,从而发现问题,以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天文学从早期开始就与敬天的宗教崇拜密不可分.天文观测既是敬天的活动.也是"通天"的手段.历法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观象授时"成为帝王统治的首要政治任务.历法是"君权神授"的"天命"的象征.改革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从敬天和观天的宗教天文活动中产生了"法天"的思想.帝王只要按照历法规定的"月令"治理国家,社会就和谐有序.汉代的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宗教神学思想,把天文现象当作灾异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以观天象而占国家大事吉凶的中国占星术因此在中国古代宗教政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