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微皂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引发丙烯酰胺(AM)与α-甲基苯乙烯(α-MSt)自由基聚合制备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P(AM/α-MSt)。探讨单体浓度、引发剂及疏水单体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收率及表观黏度的影响。经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表观黏度计等对P(AM/α-MSt)的结构、疏水缔合作用及分子聚集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M/α-MSt)溶液的特性黏度η=1 175.1 mL/g,温度为90℃时表观黏度保留率为55.2%;在18 g/L的CaCl2溶液中P(AM/α-MSt)的表观黏度保留率可达82.8%。  相似文献   

2.
阴离子长链疏水缔合聚合物PAAO的合成及溶液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丙烯酸正辛酯(OA)合成了阴离子长链疏水缔合聚合物PAAO,考察了PAAO的合成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增黏、抗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AM)∶n(AMPS)=83∶17,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9%,反应温度为60℃,疏水单体摩尔分数为1.54%时聚合物PAAO的表观黏度最高。此外强阴离子(-SO2-3)和疏水单体的加入,使PAAO水溶液表现出良好的增黏性、抗盐性。  相似文献   

3.
将阳离子水溶性表面活性大单体二甲基十六烷基(2-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HAB)与丙烯酰胺通过自由基混合胶束聚合和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缔合强度的疏水聚合物,在80℃条件下用表观黏度法研究了疏水单体含量(0.05 mol%~0.15 mol%)不同的聚合物溶液的缔合强度和温度对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及流动活化能的影响.当疏水单体含量为0.15 mol%时,临界缔合浓度约为0.15wt%;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盐(NaCl、CaCl2)对该类型的聚合物具有明显的盐增黏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亲水性的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主链单体,通过引入一种新型具有两亲结构的非离子疏水单体EDP-10,与功能性抗盐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疏水缔合四元共聚物HPAE。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EDP-10的加量为1.2wt%,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水溶性偶氮复合引发体系进行引发,引发剂质量分数(占单体总量)为0.03wt%,p H为7.0~7.5,引发温度为5℃。对疏水单体EDP-10及HPAE进行了红外表征,并对HPAE进行了流变性能评价。黏弹性测试结果表明HPAE具有较好的增稠性能,其溶液存在较强的网络结构,由于缔合原因形成的结构强度所承受的应力范围及频率范围也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触变性测试结果表明HPAE具有明显的触变性。  相似文献   

5.
两亲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物从而引起溶液性质发生重大变化。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疏水单体为N-苄基-N-正丁基丙烯酰胺(BBAM)的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NaA-BBAM),并采用FT-I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探针法、黏度法、流变法研究P(AM-NaA-BBAM)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相互作用,分析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DS质量浓度较低时,P(AM-NaA-BBAM)与SDS通过形成混合胶束提高P(AM-NaA-BBAM)/SDS混合体系中疏水基团的缔合强度以及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和弹性;SDS质量浓度较高时,部分疏水基团单独增溶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中从而破坏溶液的空间网络结构,疏水基团的缔合强度降低,混合溶液表观黏度及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使苯乙烯(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单体共聚,得到疏水缔合三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影响,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为:单体浓度35%,氧化还原剂用量为0.017%,反应温度为75℃,m(AM):m(DMDAAC):m(ST)=5:3: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物特性粘度为7.2×102m L/g。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由N,N-丁基丙烯酰胺(DBA)与丙烯酰胺(AM)经自由基微乳液聚合制备了水溶性疏水缔合性DBA-AM共聚物.利用旋转流变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水溶性疏水缔合性DBA-AM共聚物的流变学特性及其疏水缔合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溶液有两个临界缔合浓度(CAC):0.4g/L与0.6g/L.当聚合物溶液浓度小于0.4g/L时,溶液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缔合,主要以分子内缔合为主,增粘幅度较小;当溶液浓度大于0.6g/L时,DBA-AM共聚物强极性基团与水分子间形成强烈的氢键而溶解,分子间形成大量疏水微区,进而形成超分子聚集体及空间网络结构,表现为溶液宏观粘度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丙烯酰胺(AM)与N-苄基-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BDAM)反应,采用自由基胶束共聚后加减水解法合成了双尾疏水缔合三元共聚物(AM-NaA-BDAM).用FTIR红外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并研究了共聚物溶液的流变性能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加,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表观黏度迅速增加,表现出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AM/AMPS/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娟  庄玉伟  王颖  赵根锁  张国宝 《河南科学》2009,27(10):1206-1208
采取水溶液聚合的方法,研制了油田上一种注酸时稠化能力强、返排时黏度低的新型酸液稠化剂,选用丙烯酰胺(AM)作为主单体,与阴离子单体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DMDAAC)、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扩链剂,合成了两性三元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0%,pH值为8时,在40~50℃反应8h可以得到特性黏数120MPa·s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C)为共聚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实验发现一定范围内减少引发剂用量、降低反应温度均能提高共聚物分子量,引发剂滴加完毕之后40min时产物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嵌段共聚水溶性高分子在空气/水界面吸附态的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用几种不同疏水/亲水单体比合成的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样品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运用Gibbs吸附方程求得在样品溶液临界胶束浓度时样品在气/液界面的分子吸附面积,以此推测其吸附态构象。结果表明,亲水单体单元在共聚物中含量多时,样品分子趋于在水中溶解;疏水单体单元多时,样品分子趋于在表面吸附。其吸附态构象为分子链上相邻的数个丁酯侧基吸附于水面,形成“薄煎饼状”疏水微区。  相似文献   

12.
研究共聚物电解质MA-Na2(顺丁烯二酸钠)/AA-Na(丙烯酸钠)水溶液粘度与浓度的关系,探讨前人所提出的聚电解质溶液粘度与浓度经验式的适用性,运用合理的方法求得各经验式中的常数,并确定了MA-Na2/AA-Na稀溶液体系中粘度与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共聚物电解质MA-Na2(顺丁烯二酸钠)/AA-Na(丙烯酸钠)水溶液粘度与浓度的关系,探讨前人所提出的聚电解质溶液粘度与浓度经验式的适用性,运用合理的方法求得各经验式中的常数,并确定了MA-Na2/AA-Na稀溶液体系中粘度与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CGAD水溶液的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盐酸盐共聚物(CGAD),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用浊度法测定了它的溶解性,实验发现CGAD具有两性聚合物的特征,有等电点存在,且与组成有关.用粘度法测定了其水溶液的粘度行为,发现温度升高或溶液老化都使溶液的特性粘度降低,外加盐浓度在一定浓度时特性粘度出现最大值.此外,CGAD水溶液在纤维素酶的存在下能够降解.  相似文献   

15.
利用锥板粘度计和旋滴界面表张力仪研究了丙烯酰胺 ( AM) - N-乙烯基 - 2 -吡咯烷酮 ( VP) -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 ( AMPS) ( AM- VP- AMPS)共聚物水溶液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C18H2 9Na O3 S)及中性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 OP- 1 0 )的相互作用以及该复配体系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 .研究结果表明 :AM- VP- AMPS共聚物水溶液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会降低水相 /油相界面张力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C18H2 9Na O3 S)会引起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的下降 ,而中性表面活性剂 ( OP- 1 0 )对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Polyester polyether block copolymer (PPBC) was synthesized by ester-exchange and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s using dimethyl terephthalate (DMT), ethylene glycol (EG)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s monomer. The effects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mol ratio of DMT to PEG (nDMT/nPEG),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and vacuum degree in the reaction system on the surface tension and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of PPBC aqueous solution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EG can affect PPBC's surface activity obviously, and 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 of PPBC used as surfactant is as follows: PEG molecular weight is 1 500, tool ratio of DMT to PEG is 3,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is 260℃ × 1 h, vacuum degree of condensation reaction is 0.03-0.05 MPa. It was proved by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 of PPBC aqueous solution that the PPBC synthesized in this condition is a good surfactant with excellent surf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侧链上含有两个苯环和长链烷基的氨酯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探讨了不同侧链链长的疏水聚合物及不同表面活性剂下共聚物溶液的增粘效果,当侧链上烷基碳原子数n=8及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表面活性剂时,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增粘性能。对聚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聚合物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引发剂浓度0.2%,疏水单体摩尔用量0.5%,丙烯酰胺(AM)浓度10%~15%,表面活性剂用量0.75%。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酸钠(AANa)的共聚物P(AM-DAC-AANa).考察了m(DAC+AANa)∶m(AM)、引发温度、单体(AM+DAC+AA)质量分数、反应液pH值、硫脲质量分数、偶氮类引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引发剂引发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在m(DAC+AANa)∶m(AM)=15∶85,引发温度20℃,单体质量分数32%,pH值6,硫脲质量分数1.0%,偶氮类引发剂质量分数0.010 0%的条件下,得到了溶解时间66 min,特性黏数为13.56 dL·g-1的聚合物,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大豆分离蛋白接枝甲基丙烯酸的溶液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2-巯基乙醇为蛋白质变性剂,在浓度为8mol/L的尿素溶液中进行了大豆分离蛋白接枝甲基丙烯酸的反应,并通过比较其^13C核磁共振谱图证明了甲基丙烯酸成功地接枝到大豆分离蛋白上,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接枝产物溶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尿素体系中表现为牛顿型流体,而其接枝产物在该体系中表现为典型的非牛顿型流体,外加盐以及调节pH值将影响溶液的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