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公路的实际情况,分析水毁破坏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黄燕 《科技信息》2008,(9):138-138
结合公路的实际情况,分析水毁破坏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刘育东 《科技资讯》2009,(32):28-28
山区公路,由于地理因素,河沟窄小,水量集中,水毁频繁发生,且损失严重,轻者路基路面及构造物损坏、影响公路通行能力,重者路基桥涵冲毁、中断交通,每年都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本文结合山区公路水毁破坏的主要类型和成因,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提出一些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浅议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害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养护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颜智勇 《科技信息》2012,(29):371-372
通过对多雨地区公路排水系统水毁调查,发现排水系统中急流槽、排水渠排水出口、自然沟溪破坏较为严重。结合公路工程地质力学、水力学及局地水文学原理,分析了多雨地区公路排水系统中急流槽、排水出口及自然土沟溪破坏的主要成因,认为急流冲刷和重力滑移变形是主要原因。根据破坏成因总结出了8项工程防治措施。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多雨地区公路排水系统水毁治理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四川两省公路边坡水毁的调查分析,指出边坡水毁对公路交通的影响较大,是引发交通中断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塌方量及其对交通的影响,提出了边坡失稳灾害的快速等级划分方法,为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依据。将边坡灾害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间分布进行比较,认为公路边坡灾害与暴雨的关系密切。通过中长期天气预报预测区域公路边坡水毁时间、等级,通过短期降雨预报并结合公路边坡工况,可进行公路边坡的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8.
多雨土石山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水毁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对多雨土石山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水毁调查,发现排水系统中急流槽、排水渠排水出口、自然沟溪破坏较为严重。结合公路工程地质力学、水力学及局地水文学原理,分析了多雨土石山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中急流槽、排水出口及自然土沟溪破坏的主要成因,认为急流冲刷和重力滑移变形是主要原因。根据破坏成因总结出了8项工程防治措施。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多雨土石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水毁治理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广东省林业公路的基本情况和在省内的地位作用,介绍了林业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类型,提出了如何对水毁公路进行预防和抢修,希望能够引起广东省林业公路养护部门对水毁公路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路基沉陷、路基坍塌的主要原因及具体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要从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得当措施,公路水毁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省南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根据降雨强度、河流及沟道暴洪、地质灾害及损堵情况,将甘肃南部灾害范围划分为重度区、中度区和一般区.文章总结了该地区公路水毁病害主要类型(路基路面水毁、桥梁涵洞水毁、隧道洞口水毁)并分析了水毁成因,针对不同水毁类型,提出了水毁治理原则及对应防治措施,为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水毁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水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永军 《科技资讯》2012,(25):34-34
公路水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营运与安全,可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有效防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毁的特点、水毁常见四种类型:桥涵破坏、路基沉陷、路基坍塌、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的定义及成因做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期公路水毁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社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多年从事公路建设的经验,总结了水破坏的表观特征及破坏形式,分析了水破坏的成因,,并从设计、施工、管养三个环节提出沥青路面水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剑 《科技信息》2008,(19):112-112
本文分析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等防治水毁的一些措施,以促使山区公路的抗水毁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庞凡  钱璞 《甘肃科技》2011,27(19):140-141,153
小桥涵作为公路的主要排水设施之一,在山区公路水毁中,其水毁占很大比例,并且破坏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深入研究小桥涵冲刷防护及消能机理,对提高小桥涵抗水灾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现场调查研究了小桥涵冲刷水毁的原因及机理,为减轻公路小桥涵水毁灾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水毁不仅是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而且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与畅通。本文主要通过对彝良县沿河公路水毁防治的实际经历,分析山区沿河公路水毁成因及防治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红茹 《科技信息》2007,(27):270-270
本文根据山区公路水毁的成因,从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公路水毁的防治措施,论述了做好公路综合排水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孙海宗 《科技信息》2010,(20):I0279-I0279
本文主要通过对公路水毁的类型与成因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亮 《科技信息》2012,(3):504-504
山区公路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具有曲线半径较小,填挖方数量较大,桥涵密布,排水系统不完善和易发生水毁等不利于交通安全的特点,必然造成使用功能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其中公路水毁是危害公路使用寿命和安全的主要灾害。本文主要从山区公路水毁的结构型式和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入手,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利用日常实践经验就如何防治山区公路水毁提出了科学严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