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用于认识中国的具体实际,用于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问题上,邓小平是比较成功的。本文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来看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时代的主要课题,创造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多样化模式的新风尚,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未来的发展拓宽了新的空间.邓小平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它不仅是20世纪中国的基本理论,也必然是指导21世纪中国发展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逻辑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是,开辟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和民族化,创立了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提供了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面对新的世纪,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论统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要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审时度势地转变党的工作重心,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问题上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和新的高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作指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应该注意把握哪些基本环节呢?我们提出如下意见,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论进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作为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是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需要;其可能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理论成果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共同目标,具有人民利益的共同的价值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结构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主题、理论基石和其他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几乎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界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和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共同结果.“现代实践转向”在中国奠定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美学,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现代实践转向”又打破了实践美学的唯我独尊的地位,形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多元共存的开放局面.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依然一枝独秀,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美学中的核心流派,并以“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发散性思维和多元共存的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其中,以中国传统美学的优秀遗产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西方美学发展为参照系,建设新实践美学,就是一个主要维度或多元共存中的主要“一元”.  相似文献   

10.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斗争中不断创造新的局面,这是贯串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这条思想路线,是从毛泽东思想那里继承下来的.毛泽东领导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是这条思想路线的开创者、奠基人.邓小平是坚持和发展这条思想路线的光辉典范,邓小平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指导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指引中国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8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艰辛探索中逐步摸清了中国的宗教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一般规律,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而且对做好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也具有重大指导价值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佳山 《科技资讯》2011,(14):237-237
"可持续发展"是实践思维方式的发展观,作为一个新的观念已被世界各国所肯定,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又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城镇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初步探讨了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战略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要从城镇做起,否则就会对城市,乃至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文中列举了城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要求,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进典型以引领人民前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推进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实践原则和执政理论。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现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邢敏界  陈金涛 《科技信息》2009,(9):147-147,85
马克思主义军事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军事学的发展始终,指导了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军事学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它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几个一脉相承的军事思想来体现和概括,那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胡锦涛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推进我们的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政治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哲学角度诠释了这一思想的内涵,旨在为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从理论上提供一个有益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一切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凡事为人民着想,从人民利益出发,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一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实践便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五四"前后,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特征,创造性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并提出和初步解决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陈独秀这种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无愧于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