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返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返流性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胸骨后灼热感与疼痛,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或狭窄.因该病疼痛时可出现放射痛,在临床诊断中,如不仔细询问病史可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现报告2例.  相似文献   

2.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肾脏慢性炎症疾病,临床少见,截止到92年国内文献仅报告40多例(1)。我院遇见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女,56岁,1个月前出现午后及晚上低热同时肩胛部及肩关节疼痛,无盗汗,食欲正常,未治疗,10天前出现腹部疼痛并向下腹部放射同时伴有右腰部隐痛酸胀感,无尿急尿频尿痛,无血尿及脓尿。突发高热达42℃,服扑热息痛无效,内科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既往史:ZO年前曾患肠系膜结核,15岁时做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近5-6年来有反复尿路感染症状。体检:右上腹部压痛明显,叩击痛,右肾区可触及一边缘光滑…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患者杨××,男,31岁,已婚,广东籍,工人。门诊号32188,住院号11560。因持续高热3天于1985年4月5日入院。入院前3天始畏寒、发热,曾服“速效伤风胶囊”等药无效,起病后曾有腰痛,但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前25天右下腹曾疼痛而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在我院外科行阑尾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阑尾切除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发作”(病理号5405)。术后曾有发热、牙龈肿胀,用灭滴灵0.4一日三次,共用8天后体温正常,乃于3月18日出院。出院后第2天又发热达39℃,次日体温恢复正常。既往二年来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4.
扬子鳄胚胎食管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2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胚胎中食管的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10天食管从前肠中出现形态分化,之后,中胚层间充质细胞逐渐向食管上皮周围聚集。第24天粘膜下层及环行肌层出现。第40天纵行肌层开始形成。第50天以后粘膜肌及固有膜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5.
红斑性肢痛病是较为少见的皮肤血管炎性疾病。其特点为下肢受热后出现阵发性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发红、灼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坏死,恰当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之一。1998年我科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因双下肢受热后红肿痛反复发作数年,近一月明显加重收住院,患者主诉6天前因疲劳过度,引起双足发红、发热,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曾在家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且疼痛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睡。精神差,既往患糖尿病10余年。2 护理体会红斑性肢痛病其特点是下肢皮肤温度显著增高,有阵发性疼痛,特别在受…  相似文献   

6.
Stretta射频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近、中期疗效.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Stretta射频治疗的336例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后随访分析患者的症状缓解率、症状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显示:2例病人在全麻插管下进行,其余都在深度镇静下进行,平均耗时(39.0±5.0) min.术后并发症非常轻微,包括短暂的胸骨后疼痛、轻度发烧、恶心呕吐、短暂吞咽梗阻感等,未出现穿孔、黏膜大片撕脱、大出血、死亡等.共320例(95.2%)患者得到了至少2 a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36.2月.其中102例(31.9%)症状基本消失,138例(43.1%)症状明显缓解,66例(20.6%)症状部分缓解,14例(4.4%)无效,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23例(7.2%)症状有不同程度复发,其中3例行再次射频治疗,6例改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结果表明: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是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讨应用湿性敷料治疗新生儿Ⅱ度烧伤的疗效。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新生儿Ⅱ度烧伤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湿性敷料换药治疗,对照组使用紫草油纱布敷料。两组均予以营养支持,并在入院后相同时间间隔按期换药。对比两组患儿治疗10天后的创面愈合率,换药第1天、第5天、第10天NIPS(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疼痛评分及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患儿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换药时NIPS疼痛评分比较,在时点维度上,两组第10天NIPS疼痛评分与第1天、第5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疼痛评分低于前两时点,在干预措施维度上,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给予湿性敷料治疗后10天患儿疼痛缓解效果相对最佳。在合理的营养支持下,湿性敷料能够显著减轻患儿疼痛,减少住院时间,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刘文芳,男性,76岁,横山居民,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一月余为主因于2006提7月3日入院。入院前半月患者不能进饮食,于6月27日在我院行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癌(IIB期),因年龄较大,家属拒绝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要求姑息治疗。于7月10日在内镜室行食管狭窄扩张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进食通畅,精神状况明显好转。7月13日,行食管金属支架置留术,  相似文献   

9.
中药灌肠治小儿急性肾衰、尿毒症1例耿延华(平凉市医院儿科744000)某男,2岁10月,入院前6天出现发热、咳嗽、精神差,曾在当地医疗站诊治(用药不详),烧退,但当日下午出现浓茶样血尿,颜面浮肿,尿量减少,即在当地县医院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4天,疗...  相似文献   

10.
96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的关系和出血情况。方法分析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及其与食管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均比非出血组增宽(P〈0.01)。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rs=0.332,P=0.001),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s=0.184,P=0.073)。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281,P=0.006),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也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330,P=0.001)。结论通过腹部B超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程度可判断门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的临床效果,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对本院4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食管裂孔疝游离后,应用腔内缝合器将补片钉合食管裂孔边缘,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同期给予部分胃底折叠术。4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Ⅰ型13例,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烧心返酸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夜间睡眠时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手术用时70~17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10~110mL,平均20mL,均无输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住院3~30d,中位平均住院日为5d。对40例患者术后进行3~2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未发现食管裂孔疝复发病例及有关补片并发症的发生。证明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的关系和出血情况.方法 分析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及其与食管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均比非出血组增宽(P<0.01).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rs=0.332,P=0.001),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s=0.184,P=0.073).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281,P=0.006),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也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330,P=0.001).结论 通过腹部B超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程度可判断门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高某某,男,76岁,因左上肢疼痛1个月,头痛,恶心、呕吐2天入院。该患缘于入院前1个月自觉左上肢、左肩部疼痛,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以左上肢内侧为著,逐渐向左胸部扩散,同时左上肢有蚁走感,7天后左上肢外侧及前胸部出现黄色“水包”,未经处理,2天后破渡并结痴。入院前2天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血压:20/13KPa,意识清楚,轻度构音障碍,双眼底动脉硬化样改变,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左上肢握痛阳性,双侧Babinski氏征(+),左侧霍夫曼征阳性。颈强二横指,克氏征明性。前…  相似文献   

14.
胃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治疗食管癌10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经食管床食管胃劲部单层吻合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间我院胃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102例,临床治愈率99%.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37例.其中颈、胸、腹3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77%(8/103)、18.45%(9/103)、9.71%(10/103),并发症发生率为18.45%(19/103).结论胃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严重并发症少,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有效地提高手术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经食管床食管胃劲部单层吻合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间我院胃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102例,临床治愈率99%.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37例.其中颈、胸、腹3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77%(8/103)、18.45%(9/103)、9.71%(10/103),并发症发生率为18.45%(19/103).结论胃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严重并发症少,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有效地提高手术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附院曾遇到较少见的腹膜上皮样型间皮瘤一例,特报导于下,供参考。病历简介:患者许××,男25岁,工人,住院号:9541,于1976年10月30日入院。主诉:右上腹持续性隐痛32天,近5天疼痛加剧,且有扩散感,但无肩部放射痛,伴呕吐,吐出物多为黄苦水(未吐蛔虫),食欲减退,周身无力,近来进食后常在夜晚吐出,腹  相似文献   

17.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近十多年来,由于女性绝育手术人数增加而发病数亦随之增多,容易误诊.笔者曾手术治疗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本组病例全系女性,都有绝育手术史,年龄在30—40岁之间.其临床表现是:1.便秘:一般7—10天排便一次,个别长达15天.2.上腹部不适或轻度牵扯样疼痛,尤以饭后为甚.3.尿频尿急:以饭后为明显,尿实验室检查阴性.4.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消瘦.5.有的病例偶有癔病样症状.  相似文献   

18.
FDP系1.6-二磷酸果糖钠盐,具有调节糖代谢中的若干酶活性的作用,为恢复、改善细胞代谢的分子水平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获得满意疗效。资料:本院于95年至98年收治顽固性心绞痛病人53例,男35例,女:18例、年龄在45岁一73岁,诊断条件,心电:以R波为主导联s段,压低0.1一或T波倒置;静急状态下,心前只疼痛时间超过10分钟;疼痛时含眼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病状无缓解。方法:将53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人,静点,硝酸甘油盆omg一日一次,疗程七天,治疗组:对人,静点,FDP10g一日一次,疗程七天。每日作心电一次,观察…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农民,因腹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再发4天,于2006年9月2日入院,患者缘于近两年反复发作腹痛,以脐周为主,偶有阵发性加剧,无恶性呕吐。多处诊治,诊断为“胃肠型感冒”,予以解痉,对症处理能缓解或自行缓解,未进一步检查,4天前再次感腹部疼痛,时有时无,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细胞角蛋4(CK4)和14(CK14)表达与小鼠食管上皮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CK4、CK14在胚胎第11天开始到胚胎第18天、小鼠出生后(生后)第1-7天、生后第2周、生后第4周以及成年小鼠食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K4和CK14在小鼠食管上皮均有表达,但是CK4在胚胎第15天开始表达,而CK14在胚胎第11天开始就有表达,二者表达的相同之处在于:在小鼠胚胎第16天开始表达明显,且定位明确,以后随着胚胎发育,表达逐渐增强,但在生后第7天表达最强,其中CK4主要在食管上皮基底层以上表达,而CK14在食管上皮的基底层表达,随后在生后第2周、第4周和成年的表达又逐渐降低。由此可知:CK14可以结合干细胞标记物,共同标记食管上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