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谈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由于当时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多见.而且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社会生活状况、立法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不能很好地予以规制,在层出不穷的新型的有违于竞争原则的但又界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效力明显的减损了,其效力已经脱离了其立法主旨。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本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局限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现行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数据库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借鉴欧盟1996年的《数据库保护指令》的内容,建议在版权法的体系之外,由国务院制定专门的《数据库保护条例》,同时探讨了其立法框架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至十五条列举了该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等11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呈现出新的形态,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对反向假冒、比较广告、新型混淆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等具有不正当竞争性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将这些行为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内加以规范,以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立法宗旨之一的同时实质上并未将消费者利益保护具体化。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会给消费者利益带来隐性损害,《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必要加强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其对策是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本文简称为《反不正当竞争法》颁行已历五年,该法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立法上的原因和其本身兼具市场行为法和市场秩序法的特点,使其与相关法之间难免出现适用条件难以分辨、竞合现象错综复杂的情况。本文以竞合现象的处理为核心,兼顾各相关法的适用条件,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功能协调。  相似文献   

7.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该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由于当时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多见.而且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社会生活状况、立法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不能很好地予以规制,在层出不穷的新型的有违于竞争原则的但又界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效力明显的减损了,其效力已经脱离了其立法主旨.  相似文献   

8.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不正当竞争,却是市场经济的大敌。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在这块方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的商业竞争场上,一套严明的“竞赛规则”和一支庞大的“黑衣执法人”队伍出现了。 1994年8月11日,国家工商局向社会宣布:《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贯彻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全国各地已对460件各不正当竞争事件责任者亮出“红牌”,进行了查处。 中国商业竞争领域亮出的这第一批“红牌”,向人们说明着什么? 红牌警告:“官商”将失去竞赛资格。  相似文献   

9.
王跃文案提出了作家是否属于"经营者"问题,虽然法院对个案已做了认定,但新型的不正当竞争却会不断出现,若一一对适用主体进行解释将增加司法成本。所以《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主体应从"经营者"扩展到"凡影响市场竞争活动之人"。另外,该案也反映了名人形象保护的必要性,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亦应增加一款专门规定予以保护,防止消费者对具备商业标识的名人形象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0.
杨玲  程月凤 《科技信息》2006,(2):237-238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行为十分普遍,形式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商业贿赂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本文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社会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反淡化的规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商标"淡化"的概念和保护对象不明确,法律救济措施不利等,都要求必须尽快完善其在商标反淡化方面的立法,以便更好地维护驰名商标在公众心中的声誉与形象。  相似文献   

12.
林香凤 《广东科技》2010,19(18):27-2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明确规定:企业有必要采取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第三人也不能以  相似文献   

13.
反向仿冒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的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的行为。对反向仿冒的法律规制在国外早已出现,不同国家基于对反向仿冒性质的不同认识,分别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范。新《商标法》将反向仿冒作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明确予以禁止,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反向仿冒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配合作用,才能有效规制反向仿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贿赂犯罪的特点、构成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与一般贿赂罪的区别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商业秘密”这一法律术语,“商业秘密”应当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详细的论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枕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5):9-10,13
反向仿冒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的行为。对反向仿冒的法律规制在国外早已出现,不同国家基于对反向仿冒性质的不同认识,分别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范。新《商标法》将反向仿冒作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明确予以禁止,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反向仿冒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配合作用,才能有效规制反向仿冒。  相似文献   

17.
禁止混淆是Trips协议和我国新《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所规制的商标权利范围底线,国外立法对“混淆的可能”的规定可资借鉴,通过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在制止混淆方面的对比,明确法律保护商标和商业标识权利人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张成立 《甘肃科技》2005,21(4):170-171,167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做出了详尽规定。我国已经通过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对地理标志予以保护,但与Trips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地理标志保护法》,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的执法和普法工作.切实保护地理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再次在一般条款上进行补充性立法,增加了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的"黑名单"条款。这不仅是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04年修改之后对消费者保护的又一次完善,更体现了德国立法者对一般条款具体化的努力。现在,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适用的具体化程度很高,大大降低了适用一般条款的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对商品生产者的反向假冒行为包括商标反向假冒和其他形式的反向假冒。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已对商标反向假冒作出了规定 ,商标反向假冒是指未经许可撤换他人商品上的注册商标后将该商品出售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其他形式的反向假冒则主要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