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尿激酶亲和层析分离中吸附和洗脱过程的速率模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平衡层析速率模型,对尿激酶的亲和层析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利用亲和层析,可以将粗品原料净化为高纯度尿激酶产品;层析所用的亲和载体是采用对氨基苯甲脒作为配基,将琼脂糖凝胶进行活化制得的。通过问歇实验,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借助于VERSE—LC模拟软件,采用速率模型作为基本方程,对亲和层析的实验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速率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固定床中的亲和层析过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活性炭固定床吸附SO2的吸附穿透数据,使用Slogistic函数法,结合Bohart-Adams模型,对吸附穿透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几种粒度活性炭吸附层的饱和度、中位吸附浓度吸附时间、Bohart-Adams模型拟合的关键参数和数学属性,并在中位浓度吸附时间基础上,给出了固定床设计的吸附时间与床厚度间的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法合成了两种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和NaX型沸石,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这两种沸石对水溶液中亚甲蓝(MB)的吸附特性,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和pH值条件下,合成NaA和NaX型沸石对亚甲蓝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静态饱和吸附量(Qm)分别为37.81和43.02 mg.g-1;氢键作用是影响亚甲蓝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动边界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沸石对亚甲蓝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且亚甲蓝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方程.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虫草素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32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对虫草素的吸附热力学特性.在所考察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001×7对虫草素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且为优惠型吸附.测试了虫草素在001×7上的吸附焓、自由能和吸附熵,结果表明吸附是吸热过程;并对虫草素的吸附行为作了合理解释,进一步通过虫草素的穿透曲线验证了虫草素吸附热力学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超高交联树脂上负载不同的胺基,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胺基修饰的吸附树脂,研究了水体系中苯酚和苯胺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性质,考察了温度和起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酚吸附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进行,而树脂对苯胺的吸附氢键作用较弱,主要依靠物理吸附;随着吸附树脂中胺基质量摩尔浓度的增...  相似文献   

7.
沸石-水的吸附特性及其制冷/热泵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吸附理论,利用朗格缪尔模型和巴兰尼吸附位能理论模型对沸石13X-水的实测平衡数据进行等温吸附曲线拟合。计算出沸石13X对水的单层分子吸附能力以及等量吸附热。以朗格缪尔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沸石13X-水吸附对的lgp-1/T图。该图用以对吸附制冷或热泵过程进行热力分析,揭示出工作条件对吸附系统循环特性的影响,为吸附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制的一种由粗孔球形硅胶和氯化钙组成的新型复合吸附干燥剂SiO2.xH2O.yCaC l2与常用的干燥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吸水除湿性能.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传质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扩散过程是传质的主要阻力,增大风速、减小吸附剂颗粒直径是减少传质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120℃恒温条件下,在活性焦固定床上测定SO2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穿透曲线。采用Langmuir吸附方程拟合,得出饱和吸附量qm=0.072 g/g和Langmuir常数K=0.629 m3/g。根据穿透曲线的形状分析传质机制,建立了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其他条件下的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algon活性炭对醋酸甲酯的动态吸附行为,从穿透时间、穿透吸附量以及穿透曲线的形状等方面,考察了初始浓度、气速和温度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另外选择3种不同产地的国产活性炭在相接近的吸附条件下与Calgon活性炭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活性炭的微孔分布是与其吸附性能相关性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CO-N_2混合气为吸附气体,活性炭负载氯化亚铜为CO的吸附剂,在初始温度25℃,压力0.1033MPa;CO初始浓度0.2~0.6mol/mol下进行了文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料浓度和气速的变化虽然都对吸附操作有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更大;进料气体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操作的影响不大;床层初始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操作的影响显著。经过一定时间后,固定床内的浓度分布可以认为是定常型。  相似文献   

12.
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吸附甲烷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容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甲烷在无烟煤及其炭化样上的吸附量,提出了相应的动力学公式为Q(t)=Qo Qd∝√-1-e∧Bt。结果表明甲烷在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内的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3kJ/mol和26.3kJ/mol,其扩散过程则是甲烷通过微孔的流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和双常数模型对硅藻土吸附腐殖酸进行动力学拟合,利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和Koble-Corrigan模型对硅藻土吸附腐殖酸进行热力学研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线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硅藻土对腐殖酸的吸附,该吸附反应为化学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方程更加适合描述硅藻土对腐殖酸的吸附行为,ΔH0为正值,表明该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ΔG0为负值,表明该吸附过程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碱溶液浸泡及高温加热的方法对天然沸石进行活化,通过批实验考察了活化前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分析及脱附研究。结果表明:沸石粒径越小,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越强;较小粒径沸石(1.5 mm)经低浓度石灰水浸泡、150℃加热活化后,氨氮单位吸附量提高了11.2%和13.2%,但对较大粒径(3 mm)沸石的活化效果不明显;弱酸性条件最有利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氨氮平衡浓度的增大而增大,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适用于描述氨氮在沸石上的吸附行为;相比假一级动力学模型,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在10 mmol/L Ca(OH)2中,氨氮的解吸率是在相同浓度Na Cl溶液中的3.5倍,即利用碱溶液作为沸石的洗脱剂,可大大提高其再生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吸附性能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有机膨润土的吸附性能,采用微波合成法,以石墨烯对有机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备一种吸附效果好且回收效率高的新型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研究其结构和吸附性能,探讨新吸附材料的作用机理。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有机膨润土及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中腐殖酸的吸附。结果表明:石墨烯与有机膨润土均匀复合,有机膨润土的层间距由1.37 nm增大至2.68 nm;当温度为25℃、pH值为6、吸附剂的用量为5 g·L-1及吸附时间为1 h时,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率达到95.52%;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对腐殖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52.08 mg·g-1,且为放热反应。利用0.1 mol·L-1 NaOH溶液对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进行解吸再生,5次再生后其对腐殖酸的去除率为86.3%。  相似文献   

16.
17.
丙酮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穿透曲线数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测试在15℃下,丙酮以不同进样浓度通过活性炭(CAO/4)固定床的透出浓度(c)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绘制c—t穿透曲线图,通过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预测穿透曲线关于曲线上“半浓度”点对称,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用化学工程软件编写模型程序,模拟穿透曲线.本研究中采用相关性法和相对误差分析法分析模拟结果,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相关系数值远大于0.95,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描述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穿透曲线.本研究为有机蒸气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进水水质、运行条件、设备3个方面,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连续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氟质量浓度、进水pH对吸附柱穿透影响显著,进水氟质量浓度从5mg/L下降到2mg/L时,穿透体积提高1.9倍;进水pH从7.6降低到6.0时,穿透体积提高2.6倍以上,当进水pH在6.0~6.5时,穿透体积达到最大值1388倍体积。穿透体积随进水速率提高而下降,在空速1.3~2.0h-1时,穿透体积下降较小;当空速大于2.0h-1时,穿透体积随空速增加而快速下降。吸附柱直径及填充高度对穿透体积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霍林河褐煤吸附铬离子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霍林河褐煤吸附铬离子的吸附过程,通过动态吸附实验,采用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Elovich动力学方程对霍林河褐煤吸附铬(Ⅵ)离子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室温25℃,pH为2,铬(Ⅵ)离子质量浓度在10~90 mg/L时,霍林河褐煤吸附铬(Ⅵ)离子的实验数据与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较为吻合,相关系数R2在99%以上。在该质量浓度范围内,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比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Elovich动力学模型更能准确描述霍林河褐煤对铬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
TiO2/凹凸棒石对活性金黄BES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TiO2/凹凸棒石复合催化剂对活性金黄BES的吸附动力学,初始质量浓度为150~300 mg/L,转速为150 r/min,温度为298~328 K时,活性金黄BES在复合催化剂上吸附动力学数据能较好地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对活性金黄BES的吸附仅在外表面吸附,吸附表现活化能为25.25 kJ/mol,说明此吸附并不是由单一的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而是由化学吸附和液膜扩散共同控制其吸附过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