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田辋川锡水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辋川锡水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南侧的秦岭山区。经过初步试掘,从锡水洞内的堆积层中发现了许多石器、骨器、木炭屑和灰烬层,以及哺乳动物化石。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锡水洞是古人类曾经居住生息过的地方,而且这些古人类具有使用火的能力。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时代,可以确定锡水洞遗址属中更新世早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似乎与蓝田猿人有一定联系。这一发现,对蓝田人的文化、住所、用火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陕西蓝田锡水洞哺乳动物群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锡水洞化石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后,通过对该时期古人类分布及活动的推断,确定出该动物群的时代为中更新世,进而推算出了第四纪中期以来秦岭大约抬升了110m。  相似文献   

3.
对秦岭两侧谷地更新世文化遗址分布、时代、文化和地理环境综合分析,阐明匼河—丁村系文化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产生在山麓温暖湿润森林环境,人们主要从事采集劳动,开始狩猎;中期该文化得到发展,分布范围扩大,人类既采集又狩猎;晚期该文化扩展到华南、华北,随着玉木冰期环境恶化,为适应寒冷干旱草原环境,匼河—丁村系与周口店—峙峪系融合产生了许家窑文化。  相似文献   

4.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不仅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保护最好、种类最多、材料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动物群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进行了较详尽的鉴定,认为动物种类约有61种,其中猪、狗和圣水牛是河姆渡人饲养的家畜。那么,生活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是怎样利用这些动物资源的,以及他们的利用又体现了哪些特点呢? 河姆渡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所处地理环境为亚热带常绿落叶林植被,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与现海南岛、两广地区相近。由于气候湿热,森林茂盛,极适合动物和植物的繁衍生长,自然也为河姆渡人进行狩猎和采集,以及家畜饲养及水  相似文献   

5.
马跑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西南侧之秦岭北麓。黄土地层中发掘出大量的陶器碎片、石器及骨器、炭屑等文化遗物。根据这些文化遗物的性质及木炭屑的~(14)C年龄数据初步确认:马跑泉文化遗址在时代上当属全新世早期,即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这一发现丰富了该区新石器文化资料,并为黄土地层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辽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在辽宁境内发现了代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初步建立了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10余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存和生活状况、人类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古人类的迁移、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根据这些材料探讨与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科技》2011,(36):56-56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双权和高星研究团队通过对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动物属种分布及丰度、死亡年龄模式、骨骼表面改造痕迹与骨骼单元分布等动物群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灵井许昌人遗址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处狩猎-屠宰遗址,而非古人类的居址或中心  相似文献   

8.
全面报告了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截止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辽宁省凌原县牛河梁的两处遗址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炼铜遗物、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出土的铜器、内蒙古林西县大井夏家店上层文化古铜矿冶遗址、内蒙古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炼铜遗址的采矿、冶炼及铜器制作技术.牛河梁炼铜炉壁残片的检测显示当时使用结构独特的带双排鼓风孔的小型炼炉冶炼附近出产的氧化矿石,热释光年代测定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对大甸子墓地出土的57件铜器中41件进行了检测,发现所有铜器的材质皆为锡青铜并含有少量的铅,铸造制品与锻造制品的含锡量相差8%,表明当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技术来调配锡含量,锡料和铜料是分开使用的,锡料的来源很可能是赤峰北部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林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和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冶炼遗址使用大井出产的铜锡砷共生矿石经死焙烧后直接冶炼出高锡的铜锡砷三元合金并含有微量的银,这些迹象表明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早期在西拉沐伦河北岸地区以大井铜矿为中心展开过规模甚大的冶铸活动.上述成果对进一步探讨辽西地区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提供了新的冶金技术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广东乐昌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计有5目15属16种,主要属种有大熊猫洞穴亚种、东方剑齿象、中国犀、中国黑熊、水鹿和水牛等,这些都是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分子,与曲江马坝动物群、封开黄岩洞动物群比较接近,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动物群反映的当时的生态环境除了森林比较茂密外,水草也比较丰富,气候温凉而不很干燥.该动物群是广东粤北地区继曲江马坝动物群、罗坑动物群以及灵溪暗岩动物群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对研究华南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分布、变迁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报告了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截止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辽宁省凌原县牛河梁的两处遗址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炼铜遗物、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出土的铜器、内蒙古林西县大井夏家店上层文化古铜矿冶遗址、内蒙古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炼铜遗址的采矿、冶炼及铜器制作技术.牛河粱炼铜炉壁残片的检测显示当时使用结构独特的带双排鼓风孔的小型炼炉冶炼附近出产的氧化矿石,热释光年代测定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对大甸子墓地出土的57件铜器中41件进行了检测,发现所有铜器的材质皆为锡青铜并含有少量的铅,铸造制品与锻造制品的含锡量相差8%,表明当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技术来调配锡含量.锡料和铜料是分开使用的,锡料的来源很可能是赤峰北部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林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和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冶炼遗址使用大井出产的铜锡砷共生矿石经死焙烧后直接冶炼出高锡的铜锡砷三元合金并含有微量的银,这些迹象表明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早期在西拉沐伦河北岸地区以大井铜矿为中心展开过规模甚大的冶铸活动.上述成果对进一步探讨辽西地区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提供了新的冶金技术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张璞 《贵州科学》2007,25(4):8-12
本文报道毕节八儿崖洞穴堆积出产的巨猿化石和共生的石制品,是贵州第四纪研究和旧石器考古一项有突破性意义的新发现.该动物群含先东方剑齿象、小种大熊猫、桑氏粗壮鬣狗、山原貘、黄昏兽和裴氏猪等标志性成员,与重庆巫山龙骨坡等动物群非常相似,同属于早更新世早期.这一发现为重建贵州喀斯特发育史和复原古环境提供难得的时代坐标与内容丰富多彩的素材.八儿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含"原型手斧"和"原型手镐"等非洲同时代的早期手斧文化要素,对研究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柳州市西南十二公里处的白莲洞遗址,正在兴建一座洞穴博物馆.这处遗址是1953年发现的,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多次发掘出丰富的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以及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该洞穴堆积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文化性质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更晚一些.筹建中的洞穴博物馆将分  相似文献   

13.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亚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指距今300—200万年至30—2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文化遗址。这表明在很久以前原始人类就开始在中亚地区生息繁衍。在此期间,他们开始制作简单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兴义人”古文化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了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特征,是人类繁衍及扩展的第二个兴旺时期,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首屈一指,在全国也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江三峡库区范围已发现的28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点资料,应用系统分析法,对其形成时代反复论证后,通过性质比较,确认该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性质为热带-亚热带森林为主的东洋界大熊猫动物群,其演替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其演替原因是环境的变化,主导因素是造貌运动和气候变化,但到中晚全新世则为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南半岛的古文化,程度不同地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和中国文化渗透。其中,尤以中国南方的越文化为甚。由于半岛各部分发现的古遗存多寡不均,目前还难见到其文化及所含中国越文化因素的全貌。这里仅就中南半岛早期文化及所含越文化因素作一探讨。一、中南半岛的早期文化在中南半岛,已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迹。柬埔寨湄公河流域斯努和上丁间的一台地,存有50至70万年前打制的砾石石器;普农拉昂、坦杭两遗址,有更新世之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与世界遗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提名预选地贵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28 295 ha范围内的生物物种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该地区物种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 352种。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高等植物有70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1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26种。共有脊椎动物298种,还有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脊椎动物有243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2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41种。该研究区的区系具有古老残遗的特性,植物区系是温带与热带亚热带区系并重,而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则表现了亚热带特点。据初步统计,研究区的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8个森林植被型组、61个群系;根据动物适应白云岩喀斯特环境的特点,大致将研究区内的动物群落划分为溪河动物群、河谷芦竹与河滩灌丛动物群、森林动物群、竹林动物群、岩岸动物群、灌丛灌草丛动物群、农田村寨动物群和洞穴动物群等群落类型。施秉喀斯特提名预选地初步反映了陆地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包含了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和显著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的角度看具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基本满足世界自然遗产(ix)和(x)条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系统描述了陕西蓝田锡水洞遗址的洞穴堆积物中用筛洗法采集的鼠科化石的4属6种:M.musculus,Apcdemuschevrieri,A.agrarius,Apodemussp.,V,cfforamena,Leapodalmyscf.edwardsi,并分析了它们的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